洪 瑰
(杭州市濱江區白金海岸幼兒園,浙江 杭州 310051)
幼兒對游戲的熱愛是天生的,幼兒的各項能力都是在游戲的邊玩邊學中得以發展的。幼兒喜歡玩角色游戲,且隨著游戲能力的提升,幼兒有了選擇角色、安排情節的意識,喜歡集體游戲。在角色游戲順利推進的過程中,角色游戲材料的有效投放對幼兒角色游戲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幼兒園材料環境的創設都應該基于有利于幼兒能力的發展,要以提升幼兒的能力為出發點,合理創設環境。幼兒在游戲中會借助各種幼兒材料,這就要求幼兒園優化材料投放,合理分配游戲材料,讓幼兒喜歡玩,滿足幼兒對游戲的渴望。游戲材料是開展角色游戲的物質基礎,教師在角色游戲中合理投放游戲材料,不僅可以豐富游戲形式,提高幼兒對游戲的興趣,激發對游戲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幼兒自主投入游戲活動,在材料的操作中發揮自主性和創造力。同時,教師應定期更換游戲材料、拓展游戲的情節,給幼兒帶來新鮮感,在材料的投放中循序漸進地提升游戲的質量。因此,角色游戲中的材料投放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了吸引幼兒積極參與角色游戲,我們最初都會投放一些精美的材料,而不考慮材料的實用性、耐用性。幼兒天生就喜歡鮮明、具體、生動的形象和新奇多變的物品。在這個認知的推動下,教師就會覺得投放一些現成的精美玩具,加班加點制作一些逼真的玩具投放到游戲區,幼兒一定會愛不釋手,從而推進游戲的開展。
然而,我們不能忽略這些精美的材料在角色游戲中的實用性,是否能促進幼兒自主探究。如在“理發店”里為幼兒準備了許多形象的理發用具,吹風機、小梳子、刮胡刀等,投放初期幼兒都愛往“理發店”跑,但沒過多久,就很少有人愿意擔任“理發店”里的工作人員,也很少有“顧客”去光顧。因為面對這些材料,幼兒不需要協商、討論、創造,只能簡單地按照材料固有的功能完成假裝理發的過程。由此可見,材料的外觀精美并不能衡量它在游戲中起到的作用,有價值的材料不是越美越好,角色游戲材料投放過于“美”反而會導致幼兒忽視材料的真正用途。
各種渠道的信息總是一再強調投放的材料要豐富,一種材料還要具有多種教育因素,以保證幼兒通過對材料的充分操作,獲得某些感知和認知的積累,從而促進其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教師為了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有時會把能看到、能想到的材料,傾盡所有、竭盡所能地都投放到游戲中,并時常更換或添加,導致角色區同質化的玩具特別多,讓幼兒難以選擇。這就導致幼兒花較多的時間在材料的選擇上,對游戲內容的討論和游戲過程的關注時間就相應減少了。有時幼兒選好了玩具開始游戲后,會出現對已選的玩具不滿意而回去重新挑選的情況,從而影響了其他幼兒的游戲熱情。
材料具有導向性,材料的投放要盡量與教育目標一致,以引導幼兒的游戲行為朝著教師預設的目標發展。然而,在具體實踐中,教師很少考慮這種關聯性,往往根據自己的想法和現成的材料進行投放。在角色游戲的組織中,教師只要發現一些美的、好的、有創意的材料,就不假思索地投放到自己班級里的游戲中,而不考慮游戲材料與游戲本身的關聯性和幼兒能力的適應性,結果造成角色游戲材料“大雜燴”。
不同的角色區對幼兒的吸引力不同,教師要隨時關注不同角色區的幼兒參與狀況,并根據人員數量適時增加或減少游戲材料。當材料過多時,可以根據游戲情節發展需要分配必要的材料;當材料過少時,可以規定每個游戲場景的人數,避免同一場景下過多幼兒同時玩游戲出現爭搶材料的現象或盲目等待的現象。
“理發店”游戲中,教師一次性投放了大量精美的材料,如小梳子、梳妝臺、小鏡子、小剪刀、吹風機、卷發棒等玩具,幼兒們看到新材料的投入,紛紛涌入并要當理發師而不愿意當客人。看到大家搶玩具、搶場地,理發店的秩序非常混亂后,教師只能將理發店的游戲材料進行分類、刪減,分為理發用具和美發工具,并留下必需的幾樣工具,按照分類設置兩名發型師,按照先來后到的順序扮演發型師,后面想當發型師的幼兒需先扮演客人。這樣,“理發店”游戲才有序地開展起來。
因此,材料在投放的過程中并不是越多越好、越新越好,教師循序漸進地把材料呈獻給幼兒,既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滿足游戲的需要,又能讓幼兒有適應、習慣的過程,保證游戲活動有序、正常開展。
隨著年齡的增長,經驗的積累,精細化動作的發展,幼兒的游戲能力也在提高。因此,針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投放的游戲材料也應有所差別,以適應幼兒發展的需要和興趣維持的需要。不同階段的幼兒有不同的游戲需求,如小班階段的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更多的是需要用現成的材料來降低游戲難度,厘清角色分配,做好角色分工,因此投放的游戲材料需要有較明顯的指示性。但隨著幼兒角色游戲能力的提升、角色意識的提高,教師需要投放些半成品材料、低結構材料來增加游戲的難度和趣味性。
投放的每種操作材料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特點,但都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適合幼兒操作。有時教師提供的操作材料,顏色鮮艷、形象逼真、包裝完美,游戲時害怕幼兒弄壞,就設置過多的要求,結果束縛了幼兒,使幼兒失去了動手操作及探索的欲望,同時削弱了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所以,教師投放的操作材料要耐用、耐玩,對幼兒不要有過多限制,給他們一個真正動手操作的機會。
教師可以設定游戲主題和目標,讓幼兒的游戲行為圍繞主題開展。在主題性角色游戲中,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有選擇地投放與主題內容相適應的游戲材料,以協助幼兒順利開展游戲。
比如,以“環保”為主題的角色游戲中,教師就要在不同的角色區投放各種環保材料。如在“醫院”里,教師可以投放小紐扣、小珠子當藥丸,用廢棄的藥盒來裝藥丸;在“娃娃家”可以投放果凍盒、牛奶盒當各種容器、餐具;在“服裝店”里,可以投放廢棄的塑料袋用來制作衣服,用五彩的糖紙做裝飾物等。如果在“環保”主題活動中,教師仍投放幼兒園購買的各種游戲材料,就無法體現主題,實現主題活動目標。
游戲材料是游戲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對游戲的開展起到了多樣化的作用。如何有效地投放游戲材料,優化材料投放的策略,是促進幼兒角色游戲開展的關鍵。游戲材料的投放不能一味追求精美、豐富,更要從幼兒的實際情況考慮,做到材料投放按需適量,符合幼兒水平,突出游戲主題。教師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探索角色游戲材料的有效投放策略,只有投放符合幼兒需要的游戲材料,才能激發幼兒游戲興趣,使其在游戲中收獲快樂、獲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