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1.110085),來自西班牙埃斯皮納多大學塞古拉水文生物學和應用生物學中心(CEBAS-CSIC)的研究人員研究了干旱和鹽水虧缺灌溉對釀酒用的莫納斯特雷爾葡萄釀成的葡萄酒酒色和多酚組成的影響。地中海氣候的特點是雨水稀少,導致經常使用劣質水進行灌溉,灌溉用水中通常含有高濃度的硫酸鹽和氯化物。該試驗在位于胡米亞(西班牙東南部)的商業葡萄園中進行了3 年,采用6 種澆水方式:雨養(不灌溉);在整個季節中均使用優質水灌溉(對照);分別采用兩種類型的鹽水(硫酸鹽和氯化物),分別于轉色前和轉色后進行灌溉。
灌溉方式對葡萄酒成分的影響大于生理鹽水灌溉的影響。通常,采用雨養處理的葡萄釀成的葡萄酒具有最高的多酚濃度和色澤強度。與在整個季節中灌溉處理相比,轉色后用鹽漬水處理的葡萄酒品質得到改善。鹽水灌溉本身不會影響葡萄酒的成分,而澆水方式則可以改善葡萄酒的品質,改善葡萄酒中的酚類成分,尤其是轉色前用水受限時。在任何情況下,雨養處理的葡萄釀成的葡萄酒的酚醛和色度成分最佳,是優化葡萄酒品質的首選澆水管理方法。如果必須進行鹽水灌溉以提高葡萄的生長性能,則最好在轉色后集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