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健 中鐵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到2022年,我國當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將達到70%,星級綠色建筑持續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斷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斷完善,裝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穩步提升,綠色建材應用進一步擴大,綠色住宅使用者監督全面推廣,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綠色建筑創建活動,形成崇尚綠色生活的社會氛圍。
在建筑設計環節應用綠色建筑技術,需遵循能源節約這一項原則節省成本,而綠色建筑技術也能夠滿足結構設計的要求,所有材料都能夠回收再利用,滿足綠色設計要求。應用綠色建筑技術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特別是在建筑設計環節,可充分發揮出不同資源的優勢,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既能夠滿足建筑設計需求,也可以保護自然環境。例如建筑設計中增設雨水凈化裝置與水質監控設備,使水資源都能夠循環利用。另外,為了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現場灌溉植被通常會調整為噴灌、微灌的方法,通過綠色建筑技術資源循環利用的融合,有效優化建筑設計效果。
綠色建筑設計均是以人的角度為出發點,制訂的設計方案也是為了滿足人的使用需求,因此,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必然會遵循以人為本原則,從環境質量、空氣質量、通風設計等多個方面予以考慮。
建筑設計工作開展中采用不同種類的綠色建筑技術,可以獲取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使資源利用率得到提升。根據建筑工程項目所處地區選擇需要的自然資源,避免不可再生資源的浪費與大量消耗。例如房屋工程項目在皖南部分地區,該區域氣候濕潤,可應用蒸發冷卻技術,在建筑設計環節增設通風系統,優化現場局部環境,后期建筑投入使用、居住,其舒適度也顯著提升。憑借自然資源的優勢,有效減少了能源大量消耗。
采用綠色建筑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獲得了更為理想的效果,主要表現在環境設計與節地規劃這兩個層面。建筑設計環節優化空間結構,發揮綠色建筑技術優勢以保證整體設計質量,同時選擇環保類型的材料,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建筑規劃設計環節應用綠色建筑技術,要充分考慮到施工現場氣候特征,并且提前組織勘測,使規劃方案滿足綠色理念要求。通常會采用計算機設備,對勘測技術實踐應用過程進行模擬。一般這種模擬方法能夠清楚地了解建筑物朝向、建筑結構內部各項資源的情況,加強規劃設計的針對性與有效性,所有自然資源都能夠得到有效利用,既可以加強建筑項目和附近環境的協調性,又可以避免大量資源能源的消耗。例如創建計算機系統專門負責平面設計調整,結合建筑平面布局結構可以調整陰影,保證內部空間通風、光照效果。如此一來,便可以降低對空調這一類設備的依賴性,既提升了居住舒適度,又實現了綠色建筑技術和建筑規劃設計的優化。
建筑氣候設計主要考慮建筑工程所在地區的氣候環境會對建筑帶來的影響,確保能夠適應當地氣候,這是綠色建筑技術應用的關鍵點。為了實現綠色建筑技術和建筑氣候設計的優化,以免氣候因素影響建筑設計效果,要立足所在地區特征優化綠色建筑技術,使不同技術功能優勢得到有效發揮。建議制訂不同氣候條件的應對方案,例如建筑設計遇到暴風雨、暴雪等惡劣天氣環境,可以馬上做出應對。另外,采用綠色建筑技術優化建筑材料,使建筑工程性能得到提升。綠色建筑技術也可以體現在設計規范制度中,明確技術使用的要點,加強建筑物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適應性。
建筑節能設計環節通過量化分析法保證綠色建筑技術應用的實際效果,遵循量化分析法基礎理論,通過計算機設備、信息技術等展開能源資源使用、周圍環境影響等各項因素的分析,并且將分析結果作為建筑設計方案的優化依據,切實提高資源能源使用率,憑借綠色建筑技術實現節能降耗的目標。在建筑節能設計環節應用再生能源,已經成為當前建筑行業十分普遍的趨勢,例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在現場增設通風裝置,達到室內換風與制冷目的。建筑物外表面材料更換為太陽能板,白天積累的電能能夠用于建筑內部樓道、電梯間等不同部位的用電需求。除此之外,太陽能板這一材料可以節約現場的土地資源,其憑借這一優勢在我國建筑工程中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
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節能設計中使用,必須具備我國建筑行業領域的特色,從建筑設計需求、生態環境等各個方面著手進行優化,可以適應不同地區建筑設計對于綠色環保的要求。結合建筑行業發展現狀采用綠色建筑技術,也要具備動態性的特點,考慮到綠色建筑涉及諸多領域,在城市建設中也需與其他行業項目彼此映襯。因此,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要以城市發展為背景,確保建筑工程投入使用之后能夠為人們提供諸多便利,也可以拓寬我國建筑行業在綠色環保這一層面的發展空間。
要想真正實現綠色建筑技術和建筑設計的優化,需要提前確定基本思路,從建筑設計各個環節與內容著手滲透綠色環保觀念。立足建筑整體,考慮到氣候、資源能源等各項因素,既要體現出建筑具有的功能性特點,又要滿足綠色環保要求,節約資源能源。采用多元化設計方法,并且要在設計圖紙的內容中得到體現,使綠色建筑技術可行性不斷提升,以便在建筑設計環節可以真正實踐綠色建筑設計措施。為了明確綠色建筑技術的優化思路,可以組建專門的團隊,緊密聯系各個專業人員,通過協調配合,保證建筑綠色設計效果。
建筑設計中運用綠色建筑技術是以綠色發展理念為背景的一種現代化設計手段,開展建筑設計要明確節能環保這一目標。為了保證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成效,還可以搭配其他建筑技術。比如采用太陽能技術,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設計環節應用能夠規避因能源不足而面臨的問題,也可以杜絕建筑設計對自然環境帶來的影響。通過太陽能技術創建對應的系統,例如某房屋建筑工程設計了屋頂太陽墻系統,按照樓層高度將太陽墻高度設置為160m。對于該房屋建筑工程而言,可以為其提供所需要的空氣,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保護自然環境,避免環境污染。另外,該建筑設置太陽墻也具有隔熱的效果,可保證室內溫度,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保溫性,以免大量能量消耗。
地熱能技術、生物質能技術也是比較常用的綠色建筑技術。通過地熱能源在建筑設計環節創建資源循環系統,不僅保證能源使用滿足基本要求,也可以避免能源資源的浪費。生物智能技術的使用可以設計廢棄物排放系統,將建筑設計環節產生的所有廢棄物轉化為可以循環使用的資源,真正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
關于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設計環節的應用,必須有可行性高的綠色建筑設計方案。同時為了滿足綠色環保的要求,建議在制訂方案的過程中采取不同種類的綠色建筑設計方法。
第一,透水地面設計,針對建筑工程植被、植草磚與透水磚等展開優化設計,采用生態型道路材料,使呼吸、吸收熱量、滲透雨水性能得到提升。
第二,土建裝修一體化設計,在設計環節專門制訂精裝修與不同類型的裝修戶型設計方案,可以避免后期方案大規模調整導致的能源資源浪費。
第三,高效暖通設計,針對建筑暖通系統的設計,選擇高效能暖通設備,比如VRV(變制冷劑流量多聯式空調系統)。
第四,智能化設計,建筑設計全面實現智能化系統的應用,如門禁安全系統和通信網絡系統,既能夠節省能源資源,也可以為人們提供智能化服務。
4.4.1 進行空間設計優化
通過建筑設計優化建筑物空間的合理性和功能性,提高建筑物利用率,這對綠色建筑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在進行建筑設計師充分考慮建筑物周圍的生態地理環境。通過利用現有資源完善建筑布局,更加有效地保障建筑物的實用性和環保性。比如充分考慮建筑物周圍的其他建筑、山體或高大植被等,使建筑物與周圍高大建筑等保持相對合理的距離,以此降低建筑物對熱量的吸收,保證建筑物自身溫度的穩定。充分考慮建筑物的內部空間設計,對各功能區等進行合理劃分,提高建筑物的實際使用功能,防止因設計不合理造成的空間浪費。
4.4.2 合理規劃建筑用地。
建筑用地的使用合理性是綠色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對建筑用地進行規劃設計,要做到合理的開發利用,且對周圍環境的公共設施、交通工具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研究制訂相應的應對策略,達到提高建筑用地的利用率的目的。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建筑工程施工對周圍人們的生活及出行方面造成的不便,并制訂切實可行的臨時性措施,降低建筑施工造成的影響。實現建筑用地的合理規劃,可以更好地節約自然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是實現綠色建筑的原則之一。最后再對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物資材料的采購和選擇方面應盡量考慮當地現有材料的選用,減少因采購、運輸等環節造成的浪費。
綜上所述,建筑設計環節決定后續施工的展開,在設計工作中滲透綠色理念、應用綠色建筑技術,可以從建筑原材料、現場環境與設計方案等方面節約資源能源,避免因資源能源大量耗損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同時發揮綠色建筑技術作用,也可以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自然資源利用率,這是當下以及今后建筑行業創新發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