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 山西博豐工程造價事務所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經濟市場的發展,建筑行業中出現大量的違規、違法等超出規范的行為,建筑工程因為價款出現越來越多的糾紛,而因為糾紛而引發的案件不斷出現。據統計,我國建設行業中80%的工程價款問題都需要通過司法鑒定部門來解決。建筑工程存在的糾紛案件具有非常復雜的特性,并且牽涉到的問題較多,再加之工程造價與合同類型的不一致,以及司法鑒定存在可裁性不足、程序不規范等問題,導致司法鑒定權威性以及科學性的不足。
工程造價司法鑒定指的是訴訟以及仲裁環節中對仲裁機構與人民法院的委托予以接受,并指派專業的司法鑒定人員根據工程的造價知識與專業技術進行工程糾紛以及仲裁案件中工程造價的問題進行判決,以及分析、評定。在司法鑒定工作開展中,主要包含以下工程的鑒定。
①竣工驗收期間的造價鑒定。
②合同有效期內因主觀或客觀因素終止合同的糾紛鑒定。
③專項工程的鑒定。
④工程質量修復鑒定。
⑤對罰沒財產進行鑒定。
工程造價的司法鑒定具有較為復雜的特征,例如涉及當事人較多,其中包含發包人以及承包人,在規模較大的工程中還會牽涉到專業分包以及勞務分包等機構,所以工程造價鑒定具有涉及利益復雜的問題,牽涉人員也較多;鑒定難度大,主要是因為工程建設通常存在施工周期長、范圍廣、規模大等特點,所以計價的方式也很多樣,再加之使用時間過久并且造價中包含水、暖、電等。并且因為工程存在層層轉包以及墊資施工、承包價格低等問題,所以造價鑒定工作難以開展;同時,還存在司法鑒定的開展程序較復雜的特征,因為需要對工程相關大量內容進行收集,所以需要較為復雜并長時間的工作,導致計價工作開展困難。
建筑工程的造價司法鑒定工作需要結合工程實際內容與相關法律文獻,在符合原則的前提下進行鑒定。而工程造價的司法鑒定原則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①合法原則,司法鑒定的合法性原則是工程造價鑒定的基礎,也是機構鑒定的依據與標準,必須依據法律相關的標準,按照法律規定以及鑒定程序來完成工程造價的審核與鑒定。
②獨立性原則,鑒定機構本質上屬于第三方機構,必須堅持獨立性的原則,通過機構或人員在形式或者實質上經過委托人以及主管部門來確保鑒定的真實性,從而發表意見。
③公正性原則,在進行鑒定時,必須站在客觀角度用辯證的眼光對待問題,不能出現傾斜于任何一方的現象。
④客觀性原則,在進行鑒定時,所收集的信息需要與真實情況相匹配,材料包含現場勘察以及調查而得出的結論,借助先進、科學的技術來進行勘驗與分析。在進行工程造價的鑒定時需要具備檢驗性與可靠性。
⑤鑒定特別的原則,在進行合同招標期間,需要遵循根據合同工雙方約定進行鑒定,即使合同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還是需要按照合同的規定進行鑒定。
⑥取舍原則,在進行委托鑒定期間,鑒定機構可以按照標準備案合同以及實際履行合同作出兩種鑒定的結論,并提交審判機關,并經由審判機關對雙方的舉證以及辯論來斷定信任哪一方的意見。
司法鑒定在進行判定期間,需要依據我國相關法律規范執行,但是結合我國當前司法鑒定相關規范來看,所呈現的是碎片化的問題,不僅內容較為籠統,而且對于司法鑒定的明確規定說明較少。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所包含的工程鑒定內容只有簡單的三條。而工程鑒定所呈現的特點是特殊性以及技術性的規范較多,所以司法鑒定在實踐中存在不同的做法,并且還存在同一案件,鑒定結果不同的問題。雖然在司法鑒定工作發展中不斷完善相關規范,但是針對鑒定來講,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需要更加規范、高級的鑒定工作來管理工程造價的法律相關問題。
鑒定管理是關系工程造價鑒定環節公正性、合理性的關鍵問題。就當前來看,我國的鑒定管理分為兩大弊端。
①鑒定機構不完善。
②管理不集中,監督力度不夠。雖然在鑒定執行期間具備一定的法律支撐,但是在落實期間得到的成果較小。就工程造價鑒定來說,司法鑒定在國家的管理中呈現管理分散以及混亂等特點,而工程造價的鑒定并不屬于司法范圍內,這就導致鑒定機構缺乏對人員管制的權限。
其中,造價鑒定資格主要由住建部門進行辦法,費用則由物價部門以及發改委進行制定,并且工程造價的質量主要通過行業委會進行管理,在這種環境中活動,就會造成部門發展不一致的現象,直接導致鑒定結論缺乏一定的公正性以及合法性。
司法鑒定的啟動程序需要根據當事人意愿向法院遞交申請,然后經由法院的委托經由鑒定機構采取司法鑒定;如果當事人不申請,法院需要根據案件來進行鑒定,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職權來鑒定。但是在實際鑒定中,需要根據實際問題來進行案件的審查與判定,如果當事人不發起申請,法院需要依職權來判定情形,然后經由法院的裁定來駁回其訴訟的請求,導致糾紛無法解決。結合當前情況來看,做決定與否完全取決于法院,并且對于工程造價選擇鑒定機構的標準上,并沒有明確的要求與說明。在實際過程中通常會選擇搖號與抽簽的方式來決定,這種方法缺乏一定的公正性。
我國的司法鑒定有明確規定造價鑒定的工作期限,就目前情況來看,因為司法鑒定工作涉及較多的施工環節,所以呈現效率較低、周期過長的問題。結合大部分司法鑒定工作來看,普遍存在鑒定周期按照60d期限執行的只占據整體鑒定事件總數的6%,而超過60d、低于6個月內的約占55%,并且還存在更久的鑒定周期,不僅降低了鑒定工作的效率,還影響了鑒定工作的質量。雖然有明確的規定在鑒定期間的內容不能納入審判標準參考范圍,但對當事人來說還是缺乏一定的公正性。
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在社會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造價鑒定機構,但是因為缺乏專業的監管部門與標準,所以在市面上呈現發展混亂、素養不同、水平不一致等問題。主要體現在鑒定機構內出現業務外包以及替代身份的問題,在進行鑒定協議簽字時,出席的是外包機構以及替代人員,而造價師或者真正的鑒定人員存在缺席的問題。同時,鑒定市場人員水平不一,導致市場出現造假、拖延時間等現象,極大地擾亂了鑒定市場的穩定,并且所提供的鑒定結果質量較低,缺乏一定的理論性與邏輯性,導致無法為判定提供一定的依據。
建筑工程造價的司法鑒定,需要根據在符合鑒定原則的基礎上,充分明確當前司法鑒定在我國工程造價鑒定環節中存在監管制度、體系以及力度等問題,從而明確改善方向,并通過對司法鑒定制度的統一、建立管理體制,并提升監管的力度等方法,來掌握改善工程造價司法監管工作的優化方向,并進行實際的改良,從而為建筑工程提供更加有效的監管措施。
完善工程造價司法鑒定需要依據統一的鑒定制度,通過完善制度,來合法要求、規范鑒定工作。制度的建立需要由常委會進行統一制定,經過最高人民法院來基于合法、合理的解釋。在進行解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同一性,并針對司法鑒定的相關操作制定統一并規范的制度。同時,對于國家的住房以及城鄉建設部門,造價協會以及司法部門等規定進行廢除。
統一進行司法鑒定管理的體制,需要把工程造價的鑒定納入司法鑒定的范圍內,經過規劃、計劃等方式經由司法部門進行統一的監督與管理。把工程造價的鑒定機構以及人員統一包含在司法部門的范圍內,而鑒定機構以及人員的資質需要由司法的專業部門來頒布,而經過鑒定產生的費用收取應當全部有物價管理部門進行標準的制定,并由司法部門全部管理,質量方面的鑒定需要司法行政部門統一進行監管。
提高對司法鑒定機構的監管力度,需要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統一的機構鑒定以及人員的標準制定。并且,需要充分明確司法鑒定業務需要以行政部門所監管,建立監督的制度與機構,從而建立推出的機制。
充分明確鑒定的機構以及人員操作出現違規所擔任的法律責任;對人員準入的標準進行明確的制定,針對違反專業鑒定機構人員職業道德的行為,及時進行監管,為了杜絕這類事情的發生,可以勒令其退出并不再進入鑒定市場;加強司法機構的監管力度,除需要把司法鑒定的程度進行細化外,在實際工作中也要加強理論方面的說明,從實際情況的角度出發,根據事實來陳述并認定鑒定工作,同時在進行鑒定期間還要掌握一定的法律依據,深入做到有法可依,并且要求最后的鑒定結論,需要具有嚴謹的邏輯性,能夠禁得住考量。
工程造價司法鑒定是進行工程造價糾紛判定的關鍵因素,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實際工作中,司法鑒定工作需要符合一定的原則性,例如公正性、客觀性以及獨立性等原則,并堅守服從約定以及取舍等具有特殊性的原則。來提升司法鑒定工作的專業質量與專業水平。結合我國當前建設工程造價司法鑒定工作來看,普遍存在司法鑒定立法較為碎片化,沒有統一的管理體制等問題。導致司法鑒定市場存在混亂、缺乏公正性等特點,所以通過加強市場監管力度、提升監管力度,來促進監管工作專業水平與人員素養的提升,從而為建筑工程提供更加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