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土壤與肥料》2021 年第2 期《不同種類生物菌肥及用量對獼猴桃果實品質的影響》(作者包昌艷等)報道,以3 年生貴長獼猴桃為供試品種,以不施肥為對照,菌肥Ⅰ(含解淀粉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桿菌)、菌肥Ⅱ(含枯草芽孢桿菌)和菌肥Ⅲ(含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桿菌)3 種生物菌肥,設3 個施肥量,株施3、6和9 kg,研究了不同生物菌肥及施肥量對獼猴桃果實品質的影響,對比分析不同生物菌肥及施肥量的效果差異,并提出最優處理。
結果表明,不同施肥處理下果實可溶性固形物、維生素C、還原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糖酸比顯著改善。3 種菌肥對果實品質影響效果綜合表現為菌肥Ⅰ>菌肥Ⅲ>菌肥Ⅱ,對果實品質的影響差異主要表現在影響果實糖、酸含量,以菌肥Ⅰ對果實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的影響最大,相比CK 分別顯著提高了63.41%、-27.11%、139.38%,相比菌肥Ⅱ和菌肥Ⅲ平均顯著增加了21.00%、-15.53%、51.23%。就施肥量而言,任何一種菌肥當施用量大于6 kg/株時均會對果實品質有顯著促進作用,各果品指標隨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肥9 與6 kg/株時果品指標無顯著差異。綜上所述,以施用菌肥Ⅰ6 kg/株(處理M2)品質最佳,施菌肥Ⅲ6 kg/株(處理K2)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