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磊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精神原點、思想基點和邏輯起點。在百年接續奮斗中,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團結帶領人民創造了一系列偉大成就,在不同歷史時期鑄就了一系列偉大精神。
2016 年5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指出:“加強干部作風建設,黑龍江有不少有利條件,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激勵了幾代人。今天,我們仍然要用這些精神來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引導他們發揚優良傳統,在全社會帶頭弘揚新風正氣。”東北抗聯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偉大建黨精神在龍江大地的具體呈現,是對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承和弘揚。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征程中,深刻把握偉大建黨精神與東北抗聯精神之間“源”與“流”、“綱”與“目”的內在聯系,在偉大建黨精神的統領下,傳承弘揚東北抗聯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基因,為實現現代化新龍江提供源源不竭的強大精神動力。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彰顯出中國共產黨思想先進、信仰堅定的鮮明特質,展現了黨的強大思想優勢。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不斷奮起,就在于始終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遠大理想和崇高的追求,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火不熄。回顧東北抗聯精神的形成和發展,正是因為抗聯將士有馬克思主義信仰、有共產主義理想;有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無數共產黨人的流血犧牲和風范感召;有白山黑水間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積淀,以及東北人民堅定地跟著共產黨翻身解放的革命意志。在東北抗戰中,抗聯戰士1935 年與黨中央失去了直接聯系,東北抗聯的將士們自覺學習、實踐馬克思主義,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忠貞不二、信念堅定。楊靖宇曾經講到:“一個忠貞的共產黨員——民族革命的戰士,為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為民族的解放事業,頭顱不惜拋掉,鮮血可以噴灑,而忠貞不二的意志是不會動搖的,最后勝利的信心是堅定的,日寇威脅利誘的無恥手段,只可以玩弄那些民族敗類。”趙一曼在獄中遍嘗各種酷刑,仍然堅定信念,保守黨的秘密,在獄中她怒斥敵人,“你們這些強盜,可以讓整座村莊變為瓦礫,可以把人剁成肉泥,可是,你們消滅不了共產黨人的信仰,打敗不了中國人的抗日決心!”東北抗聯精神蘊含的堅定執著的信仰信念,是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具體體現和生動實踐。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長征路上,就要繼承發揚偉大建黨精神思想先進、信仰堅定的強大思想理論優勢,傳承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堅定的理想信念,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前進之路,持續深化政治建設,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冰趟子戰斗 (資料圖)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彰顯出中國共產黨初心不改、本色依舊的鮮明特質,展現了黨的強大政治優勢。中國共產黨始終將自己的前途命運同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都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九一八事變爆發后,在民族危亡的時刻,廣大東北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拿起武器抵御外辱。九一八事變發生后的第二天,中共滿洲省委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確定滿洲省委的斗爭任務和策略,發表《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領滿洲宣言》,號召東北三省人民“罷工、罷課、罷市,反對帝國主義占據滿洲”“發動游擊戰爭”“驅逐日本帝國主義與一切帝國主義的海陸空軍”。1932 年初,在哈爾濱召開的滿洲地區高級干部會議上,羅登賢曾說:“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一定要與東北人民同患難共生死。敵人在哪里蹂躪我們的同胞,我們共產黨人就在哪里同日本帝國主義作斗爭。”東北抗聯將士們舍生忘死,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中華民族的鋼鐵長城,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東北抗聯精神詮釋的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偉大建黨精神“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具體體現和生動實踐。新時代繼承發揚偉大建黨精神,共產黨人就要具有用行動踐初心、以生命赴使命的情懷擔當。要進一步強化初心使命,增進人民福祉。始終堅守人民立場,緊緊依靠人民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始終保持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彰顯出中國共產黨人意志頑強、作風優良的鮮明特質,展現了黨的強大政治優勢。世界上沒有一個政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歷經如此多的生死考驗、艱難險阻,付出了如此多的慘烈犧牲。在東北抗聯這支部隊中,犧牲的軍級以上將領30 余人,犧牲的師級以上將領110 余人,在世界戰爭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以楊靖宇、趙尚志、魏拯民為代表的高級將領壯烈殉國,他們本可以轉移到蘇聯或藏在大山里,但是卻選擇戰斗,直到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流盡最后一滴血,他們以頑強的意志書寫了岔溝突圍、奇襲邵本良、木炮打賓州、激戰三岔河等英雄的故事,這就是不怕犧牲、血戰到底的英雄氣魄。除了犧牲在戰場上之外,還有以趙一曼為代表的一大批指戰員犧牲在日偽刑場上,這同樣是勇赴國難、英勇斗爭的具體體現。在抗戰中還涌現出抗聯母親梁樹林、東北人民革命之父李升等一大批先鋒模范人物,生動詮釋了東北人民“最后一粒糧食做軍糧,最后一尺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的犧牲奉獻精神。東北抗聯精神折射的黨和軍隊“甘將熱血沃中華”、東北人民無私奉獻的忘我境界,是偉大建黨精神“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具體體現和生動實踐。新時代要傳承弘揚東北抗聯精神敢于戰勝一切困難、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拼搏意志,從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出發,深刻認識新形勢、新矛盾、新挑戰、新任務,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敢于斗爭、敢于勝利,努力把各種復雜局面轉變為開啟新未來的機遇。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彰顯出中國共產黨品德高尚、心系人民的鮮明特質,展現了黨強大的道德優勢。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告訴我們:正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人民的無限熱愛。1933 年10 月,珠河反日游擊隊成立,趙尚志帶領全體隊員鳴槍宣誓:“我珠河東北反日游擊隊全體戰士,為收復東北失地,奪取祖國自由,哪怕槍林彈雨,萬死不辭,赴湯蹈火,千辛不避,誓必武裝東北3000 萬同胞,驅逐日寇海、陸、空軍滾出神州,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奮斗到底。”同年,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在磐石縣玻璃河套正式宣布成立,在成立大會上發表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獨立師成立宣言》,宣言中寫道:“為驅逐日本一切海陸空軍出滿洲,恢復東北而戰;為中國民族獨立解放與國土完整而戰;為推翻滿洲國統治建立民眾自己的政權而戰;為東北三千萬民眾的利益而戰”。上述兩則宣言體現出的是抗聯將士們對黨、對祖國的無限忠誠。“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楊靖宇曾講道:“沒有根據地,就像沒有家……我們好比是燈芯,人民好比是油,我們不要做沒有油的燈芯。”正是人民群眾的無私支援,才取得了抗戰的偉大勝利。東北抗聯精神展現的忠誠擔當為民的鮮明標識,是偉大建黨精神“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具體體現和生動實踐。新時代傳承弘揚東北抗聯精神的忠誠本色和為民情懷,把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扎實做好“三篇大文章”,實施“百千萬”工程,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六個強省”,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為統領,注重對偉大建黨精神及東北抗聯精神的研究闡釋,樹立大歷史觀,加深理論研究的深度、廣度;注重對偉大建黨精神及東北抗聯精神的宣傳普及,講好黨的故事及東北抗聯故事,讓紅色文化傾注人心;深化對偉大建黨精神及東北抗聯精神的傳承實踐,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結合起來,讓偉大建黨精神發揚光大,讓東北抗聯精神永放光芒,奮力譜寫黨的第二個百年征程的壯美龍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