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紀50 年代,根據黨中央的決策和部署,黑龍江開啟了北大荒、大慶油田和大小興安嶺的大規模開發和建設。在全國各地的支援和幫助下,全省人民克服重重困難,勝利完成了艱巨任務,鑄就了光耀千秋、彪炳史冊的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
黑龍江省的三江平原和完達山南北兩麓地域遼闊,有大面積尚未開墾的荒原,曾被稱為北大荒。新中國成立后,黨中央作出了開發北大荒的戰略決策。從20 世紀50 年代中后期開始,十萬轉業官兵及隨軍家屬和部分知識青年奔赴黑龍江墾區,開啟了北大荒的大規模開發和建設。北大荒的建設者們以“艱苦奮斗、勇于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精神,將一片片荒原開墾為一片片良田,為新中國農業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1 王震親手點燃第一把荒火

2 1955年8月,以楊華同志為代表的北京市青年志愿墾荒隊到蘿北縣開荒建點,拉開了全國青年志愿墾荒的序幕。1955年9月8日,北京莊舉行開荒典禮

3 1955 年6 月14 日,友誼農場在集賢縣三道崗地區奠基。12月21日,第一任場長王操犁在農場升起國旗

4 1958年4月13日,預六師轉業官兵徒步行軍,奔向八五八農場

5 1958年4月,“歡迎參加開發北大荒官兵大會”在密山召開,王震在會上講話

6 轉業官兵拉犁開荒翻地

7 北大荒建設者們居住在馬架子里

8 北大荒建設者們建成的第一座人工湖泊——云山水庫

9 北大荒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

10 兵團戰士在曬麥勞動
大慶是全國工業戰線的一面旗幟。大慶油田從1958 年3 月開始勘探,1959年9月在肇州縣大同鎮發現石油,1960年2月3萬余人奔赴大慶,揭開了大慶油田會戰的序幕。大慶油田的開發,不僅為國家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使大慶一躍成為國家的重要石油工業基地,并鑄就了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主要內涵的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

2 1960年初,大慶石油大會戰誓師大會

3 鉆井隊拉運采油設備

4 王進喜用撬杠撬動鉆機

5 1963年12月26日,《人民日報》刊發報道《我國石油產品基本自給》,中國人依賴“洋油”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6 鉆井隊用盆和桶運水確保開鉆

7 大慶原油首次出口日本慶祝大會
黑龍江具有豐富的森林資源,被譽為天然的“綠色寶庫”。為支援新中國的經濟建設,根據黨中央的決策和部署,黑龍江省先后進行了大小興安嶺的開發和建設。1964 年,10 萬會戰大軍分三路挺進茫茫林海。建設者們在雪嶺上行進,在冰河中架橋,歷盡艱辛把大小興安嶺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木材基地。

2 滿載原木的小火車駛出深山密林

3 伐木工人馬永順(右一)和孟昭貴(右二)在交流使用油鋸經驗

4 1964 年7 月,鐵道兵部隊在嚴寒中進駐大興安嶺林區

5 伐木工人在林區伐木

6 鐵道兵指戰員在林區安營扎寨

7 大量優質木材運往祖國各地,支援社會主義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