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長高,是很多朋友的美好愿望,市面上也有很多號稱能讓成年人“竄一竄”的“神奇操作”,比如有些用到生長激素的方法,號稱能夠讓人長高。
真相:實際上,對骨骺板已經骨化的成人來說,亂用激素除了讓自己內分泌失調,帶來健康問題外,沒有任何效果。而對青少年來說,生長激素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孩子本身身體健康并不缺乏生長激素,就可能引起骨骼、內臟異常生長,還可能造成肢端肥大癥等問題。所以即便是對青少年來說,也應當先去看醫生,充分評估身高曲線、骨齡、生長激素水平等條件,之后再決定是否使用激素,家長們可千萬別聽信小廣告,帶孩子去不正規的醫療機構注射激素,以免造成終生遺憾。
與其說我們想要長高,不如說我們想要自己看起來更美更健康。從改善體態方面,我們可以注意平時的坐姿,多多運動,進行一些鍛煉和拉伸等,還可以規律健身。體態、體型改善了,人看起來也就更“高”更精神了。
謠言:上網隨便一搜“易浮腫體質”,就會出現“濕氣重”的字樣,緊接著,祛濕消腫的最佳推薦里就會出現紅豆薏米水的配方,紅豆薏米水真的可以祛濕消腫嗎?
真相:如果單從營養成分上分析,紅豆和薏米二者單獨看或組合在一起,對于解決浮腫問題都沒有特殊的效果。造成浮腫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乏某些器質性病變。盡管通過某些食物可能會有些許的利尿消腫效果,但那也只是去除了浮腫的表象,深層次的病根可能并未就此消除。若病因不消,恐怕喝再多碗紅豆薏米水也無濟于事。容易出現浮腫的人究竟該怎么辦呢?首先,要找到病因,有針對性地解決。其次,就是保持作息的規律,減少熬夜,避免勞累,睡前不要過量飲水。再則,飲食方面要減少鹽、糖和脂肪的攝入。總之,靠吃食物達到消腫的方法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關鍵還是要積極尋找病因,以科學的方法加以解決,才能標本兼治、一勞永逸。
謠言:以椰子油為主要食用油的菲律賓人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遠低于美國等西方國家,因此有人認為該健康效應與大量食用椰子油有關,并給出了椰子油有助于心血管疾病預防的標簽。
真相:椰子油是提取自成熟椰子果肉中的食用油,在一些熱帶地區,椰子油是人們從飲食中攝取脂肪的主要來源。然而,關于椰子油的一些傳說,也需要消費者們擦亮眼睛,比如:以椰子油為主要食用油的菲律賓人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遠低于美國等西方國家,因此有人認為該健康效應與大量食用椰子油有關,并給出了椰子油有助于心血管疾病預防的標簽。
但事實上,目前仍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椰子油具有保護心腦血管的作用。相反的,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美國心臟協會等研究機構,都建議限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而椰子油中富含飽和脂肪酸,因此消費者在選擇含有椰子油的食品時,應當保持理性對待。短期、少量食用椰子油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但也不要因為迷信椰子油能帶來神奇的保健功效而長期大量食用,導致脂肪酸攝入不均衡。
謠言:網上有傳言稱,豆漿含有激素,會造成女孩性早熟,導致成年女性出現乳腺癌。
真相:豆漿本身并不含有任何激素,而且雌激素只有動物體內才會有。所謂的植物雌激素的說法,也并不是說等同于雌激素,而是植物內的某些化合物。豆漿中某些成分具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但是力度非常弱。如果和雌二醇比較,植物雌激素與雌激素受體的親和力要低上10-1000倍。
有人會說,即便再弱那也是有雌激素一樣的作用,只要量大了肯定就會有危害。但是,豆漿中的植物雌激素成分主要是大豆異黃酮,每百克大豆中的含量為128毫克,加工成豆漿時還要加水稀釋,并且加工方法也會降低食物中大豆異黃酮的含量。因此,到最后每百毫升豆漿中大豆異黃酮的含量已經很低了。以大豆異黃酮為例,正常食用并不會造成女孩性早熟,也不會造成成年女性出現乳腺癌。非但如此,還有研究發現,大豆異黃酮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乳腺癌的發病風險。
謠言:左撇子手反映了大腦的偏側化機制,很多人也的確會對它們產生興趣:左撇子是不是真的更聰明?這種習慣到底需不需要被糾正?
真相:天生左撇子無須刻意糾正,對其進行正常引導,順其自然即可。孩子的用手習慣在2-3歲就可以確認,左撇子的孩子學寫字一開始可能會慢些,經過練習孩子也是能寫好字的。可以在孩子接受的情況下,引導其用右手做一些事情,但不要強迫。
家長切忌強行糾正孩子的寫字習慣,強行糾正甚至可能會導致語言中樞混亂,造成孩子口吃、唱歌跑調等問題。如果用打罵的方式糾正孩子,還可能會讓孩子對使用左手產生罪惡感,引發不自信等心理障礙。真正決定人們成就之間差別的,不是簡單的左右手使用習慣,而是思維和觀念上的差異。大家要做的是,找到和自己不同特質的人所具有的優勢,然后學習、領悟這些優勢。這樣的話,不用改變自己或孩子的用手習慣,也能獲得進步和提高。
謠言:純凈水經常被吐槽啥營養都沒有,喝了沒有用。所以不少人認為純凈水沒有必要喝。
真相:大家不能指望靠喝水把營養補夠,喝水的主要目的就是補充水分,至于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靠食物補充就可以了,何必為難水呢?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飲水量建議每天喝到1500-1700毫升,以1500毫升為例,如果每天喝1500毫升的礦泉水,那么靠水將會攝入:鋅0.3毫克、硒0.015毫克,這分別是成年女性鋅、硒推薦攝入量的4%和25%。因此,靠喝水來補鋅,基本屬于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那礦物質硒呢?根據WHO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大約10億人面臨著硒營養不良的問題。我國成人日硒攝入量,也顯著低于中國居民的硒推薦攝入量。因此,如果要補硒,飲食上需要增加水產類和蛋乳類食物的攝入。至于水,更推薦選擇富硒礦泉水作為膳食硒的補充來源。
謠言: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電視,這個時候如果來幾份香辣鴨脖、鴨頭、雞脖、兔頭,再配上些冰鎮小飲料,簡直“爽”極了。也有人質疑了,這么吃確實開心,但不會有風險吧?尤其是這些可都是家禽的頭和脖子,那可是非常容易蓄積重金屬的高危部位,食物中的重金屬肯定會導致食物中毒的呀!
真相:擔心重金屬中毒,得先了解它是啥。這里所說的重金屬其實是金屬中的一類,其密度大于4.5克每立方厘米,我們經常聽到的金、銀、汞、鉛和鎘都屬于重金屬。這些金屬往往價值不菲,可為啥會對人體有害呢?因為它們中的一些成員,比如鉛和鎘,我們的身體不僅不需要,如果大量出現在體內反而還會對健康造成損傷。比如說,汞會沉積到肝臟,對大腦和神經破壞極大,而鎘則會損害骨骼的健康。當然,還有像鐵和錳這類的重金屬,雖然是身體所需,但多了同樣會導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