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是稻漁綜合種養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光、熱、水、氣、土、肥等自然資源,最終生產出人們所需要的優質稻米和名優水產品等,取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第二個是智能漁場的智慧漁業模式。去年年初,我國首個針對水產養殖業的意見出臺,引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水產養殖生產深度融合。
第三個是休閑漁業。未來休閑漁業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和良好的發展機遇,我國將推動養殖、加工、流通、休閑服務等一二三產業相互融合、協調發展。
第四個是魚菜共生的新商業模式。“魚菜共生”是一種集蔬菜栽培與高密度魚養殖為一體的生態系統,魚產生的排泄廢棄物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富足的營養,經農作物凈化吸收的水又可作為養殖水返回。物種之間和諧共生,雙方之間形成生態互利關系,是一種可持續循環型的低碳生產模式,前景看好。
第五個是漁光互補的跨界漁業模式。漁業養殖與光伏發電相結合,形成“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發電新模式,對于農民來說,收益相當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