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不少企業和家庭的財務狀況帶來重大沖擊。現在,人們比任何時候都關心自己的錢包。如果失去工作,你的存款能夠支撐幾個月的生活?
疫情不僅考驗了人們身體的免疫力,也考驗了家庭財務的抗風險能力。
疫情后要牢記的家庭理財關鍵詞:
現金管理,是家庭理財的首要內容,能夠保證家庭日常必要生活支出及應對緊急狀況。
考慮經濟下行及疫情影響的長期性,一定要重視家庭現金管理,梳理現金流入項目,量入為出,并提高家庭生活備用金額度,由3個月提高到6個月,如果可能,提高至2年,以便在遇到意外或緊急情況時,可以有充足的時間重新找工作、處置資產變現等。家庭生活備用金要放入銀行存款、貨幣基金等保本或低風險并隨時可以支取的金融賬戶。
保險,是家庭理財的必要配置,把未來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使損失得到補償,家庭財務狀況有基本的保障。
對于遇到風險的家庭,如果沒有提前采取風險防范措施,會給家庭經濟帶來重大打擊。所以還是要未雨綢繆,提前配置保險轉移風險。
疫情主要可以賠付的是醫療險和壽險。疫情發生后,主動咨詢和購買保險的人數在增加。一般來說,家庭需要配置的保險險品種主要包括:意外險、重疾險和壽險。

應對收入下降必須節流,理性消費很重要。
很多人在查看自己的信用卡、支付寶和微信賬單時,都會吃驚自己怎么花了那么多錢。很多人網購上癮、看直播購物上癮,不理性地購買了很多不需要的東西,浪費了很多金錢。
衣櫥里真正需要的衣服就那么幾件;買了各種大牌包包也是虛榮心作祟;永遠在追最新款的手機功能。這些現在看來都不是生活必需品。
克服網購癮、攀比風。信用卡留一張就好,盡量降低透支額度;非必要采購不要瀏覽購物網站,克制非理性購物沖動;改變攀比習慣,消費要量力而行。
金融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中國銀行的“原油寶”事件,對于6萬名“原油寶”投資人而言,是一段驚心動魄的經歷。原油寶的投資人除了虧光本金之外,還要倒欠銀行2-3倍投資本金的債務,遭遇嚴重的經濟損失。原油寶、P2P等充分說明了投資理財的風險。所以,投資者要提高投資風險意識,學習基本的理財知識,選擇正規的投資理財機構和與自己承受風險能力相匹配的理財產品,不要一味追求高收益。有句話說得好:“你看中他的收益,他看中你的本金”。
1.合理配置資產,穩健為上。投資者應該根據自己的年齡、家庭結構、財富程度以及需求來合理搭配理財產品,保證適宜的流動性和收益性。
2.明確風險與收益并存。沒有專業金融理財投資知識的人,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產品,以免不慎“踩雷”。
3.有效保障財富。除了利用閑置資金做投資外,最好挪出一部分資金來進行保障投資,就是購買保險。
4.具備駕馭財富的能力。投資者需要不斷進行學習,不斷為自己的大腦充值,才能具備駕馭財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