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彬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左家林場 甘肅 隴南 742400)
松材線蟲病是對松樹危害性很大的傳染性疾病,被稱為松樹的“癌癥”,引起此病的病原為松材線蟲,松樹感染后經過2~3 個月就會死亡,而且松樹感染后很難防治,松材線蟲已經被列為重點檢疫對象。到目前為止,中國、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都有松材線蟲病的分布區。1982 年,我國首次在南京發現松材線蟲病,隨后,江蘇、廣東、山東、安徽、陜西等省市地區也相繼發生,對林業的發展威脅很大。小隴山林區雖然還沒有發現此病,但是也要充分認識到該病的危害,并做好防范工作。
松材線蟲是從國外傳入的一種有害生物,屬側尾腺口綱滑刃目滑刃科傘滑刃屬,其成蟲形態呈細長線狀,主要感染松樹。松材線蟲的感染性因環境、樹齡、種源的不同稍有差異。松材線蟲主要依靠昆蟲來傳播,松褐天牛是主要的傳播媒介。在北方地區,松褐天牛每年發生1 代,松褐天牛的羽化時間一般在5月中旬~6 月上旬,從患病樹中羽化出來的天牛,幾乎都攜帶大量的松材線蟲,每頭攜帶數量可達上萬條,主要存在于天牛的氣管中,當松褐天牛啃食松樹的時候,就把此害蟲接種到了健康的松樹上,松材線蟲就會從傷口侵襲松樹,對松樹造成損害,使松樹干枯死亡。第2 年,松褐天牛以同樣的方式傳播松材線蟲,導致病害逐漸加重、擴散、蔓延。
松樹被松材線蟲侵襲后,樹皮上會出現天牛產卵的刻槽,而且受害部位的樹皮刮去后,不會流出樹脂。受害松樹的針葉顏色也會發生變化,初期顏色變黃,后逐漸變為紅褐色。受侵襲的松樹如果病情嚴重,常會于次年4~6 月份枯死。被松材線蟲侵襲的原木重量變輕,剛砍伐的含水量會降低到50% ~60%,病材的樹皮上有天牛的侵入孔,木質部出現藍變,沒有松脂分泌等。
3.1 防治松材線蟲
3.1.1 化學防治。對于患病的松樹,利用機械鉆孔將殺蟲藥注入松樹,藥劑會在松樹體內擴散,從而達到滅害的目的。常用的殺蟲藥劑有涕滅威、阿維菌素乳油等,如將2%阿維菌素乳油注入發病的松樹內,藥劑可以擴散到樹頂,能有2 年的有效期,第1 年松材線蟲的致死率可達100%,第2 年致死率可達80%。
3.1.2 生物防治。利用松材線蟲的天敵進行防治,常見的天敵有捕食性真菌和螨類。捕食性真菌可以捕食聚集在松褐天牛蛹室周圍的處于越冬期的分散型3 齡幼蟲以及越冬后耐久型松材線蟲的幼蟲。還有一些捕食螨可以附著在松褐天牛身體的某些部位,天牛附著的捕食螨類數量越多,其體內攜帶的松材線蟲越少。
3.2 防治傳播媒介松褐天牛
3.2.1 化學藥物防治。當林區大面積發病,利用飛機噴灑農藥,噴灑速度快、噴藥均勻,也不受樹高度的限制,對防治松褐天牛有明顯的效果。常用的藥物有倍硫磷、殺螟松、噻蟲啉等。保松靈是根據松褐天牛的生物學特性設計的針對成蟲羽化期的一種特效藥,主要成分為噻嗪酮、有機磷類殺螟松,此藥噴灑45 min后,對成蟲的殺蟲率高達100%。噴灑農藥17 d 后的枝條被松褐天牛采食后,死亡率也高達100%[1]。
3.2.2 利用誘餌誘殺。將引誘劑或餌木分散到林區引誘松褐天牛成蟲,然后運用農藥誘殺,降低森林中蟲口密度,從而降低松材線蟲的攜帶率,以達到控制松材線蟲病的目的。常用的誘殺劑主要有乙醇、丙酮、殺螟松等。在發病的林區,將噴灑誘殺劑的樹木、枝條成捆搭架,一般每2 畝搭1 個誘殺架,松褐天牛飛到誘殺架后就會被毒殺。
3.2.3 生物防治。利用病原微生物、天敵昆蟲進行防治是常見的生物防治方法。經常采用的控制松褐天牛的病原微生物為真菌類,如卵孢白僵菌、球孢白僵菌、黃曲霉、枝頂孢霉等。能夠控制松褐天牛的昆蟲主要有2 類,一類為寄生性天敵,常見的有花絨堅甲、腫腿蜂、姬蜂等;另一類為捕食性天敵,常見的有小步甲、蚊態郭公蟲、赤背齒爪步甲、叩頭蟲等[2]。
3.3 病材處理。對于受到蟲害的病材,要根據受蟲害的程度和部位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處理。對于大量的病材可以利用電熱恒溫庫、蒸汽烘房等烘烤設備進行烘烤;還可以利用溴甲烷熏蒸的方式處理病材,來達到殺死松材線蟲的目的;對于林區內的病死樹要及時進行清理,要連根挖除病死木伐樁,運用溴甲烷熏蒸或者統一燒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