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秋艷 吳 疆
(1滄州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河北 滄州 061000;2滄州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河北 滄州 061000)
相對于戶外公園,居住區的兒童活動空間因距離近,從而使用的頻率最高。然而,經過調查發現,現代居住區中兒童活動空間中的植物種植設計存在很多的問題,不利于為兒童營造良好的戶外游戲環境。因此,有必要在現狀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改良。
2.1 未滿足兒童實際需求。植物景觀沒有從兒童使用的角度出發,沒有滿足他們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也就無法讓兒童看到是為他們設計的景致,兒童自然也欣賞不到植物帶給他們的驚喜。另外,有些兒童活動場地周圍栽種著一些對兒童具有潛在危險的植物(如月季、蘇鐵),使得兒童的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且對其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傷害。
2.2 植物種類少,缺少新意,景觀單調。在兒童活動空間游樂設施的周圍多是一些搭配比較單調的喬木和灌木,植物的種類非常少,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搭配與設計,沒有生機與活力,對兒童的吸引力較弱。活動場地中的游戲設施和植物搭配是相分離的狀態,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兒童也就沒有辦法走進植物景觀的設計當中,植物只體現了其遮擋陰涼、供人觀賞的單獨功能。
2.3 教育性意義不大,家長休息區考慮不完善。空間植物供兒童學習的功能缺乏,作為兒童游戲空間和直接接受教育的園林植物未得到合理利用[1]。家長休息區的坐凳處周圍沒有可遮擋的植物,直接暴露在陽光下,有的兒童活動場地甚至沒有設置家長可以休息的地方。
3.1 以兒童為本,注重安全性與趣味性。將兒童作為主要使用群體,應全面了解兒童的天性和需要,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設計出符合兒童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植物搭配。同時,出于安全性考慮,植物選擇時避免有毒、有刺和飛絮等高危險性的植物,如一品紅、滴水觀音等。與此同時,種植的植物也應該能夠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及求變的心理。多采用一些在味道、形狀、果實、顏色、枝干等方面具有特色和觀賞價值高的樹種,這些奇特的樹種可以激發兒童的好奇心,增強他們對大自然的興趣。
3.2 兼顧教育性與參與性。在兒童活動場地植物景觀設計中,可以選用具有積極象征意義的植物,使兒童在這種耳濡目染的環境中得到熏陶,培養他們積極向上、頑強拼搏的美好品德;參與性表現在通過植物設計一些有趣的空間,如:建立植物迷園等植物探索空間,兒童可以在其中自由的穿梭,盡情參與其中享受樂趣。亦可設計一塊踐踏草坪,兒童可以在此嬉戲玩耍、放風箏、進行交友等。
3.3 塑造主題性與創造性。在進行植物設計時,要遵循符合主題性的原則,想要打造什么樣的景觀,空間布局相應就要考慮對應的植物造景,讓兒童可以在不同的主題空間內各方面的思維和能力得到發展。創造性可體現在兒童通過自己動手感知周圍的事物,如各種植物的葉片、果實、花朵、枝干等都可以成為兒童手中變廢為寶的工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