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霞
(甘肅省莊浪縣水務局,甘肅莊浪 744699)
莊浪縣地處甘肅省中東部,境內海拔1 405~2 857 m,地形地貌復雜,溝壑縱橫,資源匱乏,人多地少,干旱多災,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農業生產。莊浪縣人民為求發展,經過多年修造梯田,在1998年被國家水利部命名為第一個“中國梯田化模范縣”,為農業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2000年開始,莊浪縣開始引進田間灌技術,但由于莊浪縣多年來干旱少雨、河流徑流量減小、地下水位下降、老舊的農田水利工程上水管道損壞、田間管道毀壞,目前此類工程均已停用,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
近年來,雖然莊浪縣在水利事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水利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山區干旱地區面積大,受地形條件所限,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仍然薄弱。大部分工程設計標準低,設施老化,運行狀況差,甚至出現系統癱瘓的現象。水利工程基礎設施配套困難,特別是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嚴重缺乏,人均水澆地較少,水資源利用率低,嚴重制約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和質量效益的提高。
近年來,隨著國家一系列鼓勵發展農田水利政策的出臺,農田水利在區內得到推廣,農田水利灌溉面積不斷增加,但是先進灌溉技術所占比重較低。項目區雖然水源充沛,但是當地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完善,田間工程配套差,水利設施配套困難,水利工程設施嚴重缺乏。灌溉面積少,田間水利用率偏低,水資源的浪費問題比較突出,一部分農民利用大水漫灌方式灌溉,造成水資源浪費較嚴重,工程的田間維護管理工作做的還不夠到位。
水資源的日益緊缺與農業用水需求的不斷加大面臨著嚴重矛盾,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節約水資源是莊浪縣當前農田水利工程急需解決的當務之急。
莊浪縣是農業大縣,近年來大力發展蘋果優勢產業,果園灌溉需求比重將加大,其耗水量將越來越大,建立節水型農業發展格局已成為發展趨勢,為此在農業灌溉上實行農田水利設施勢在必行。
莊浪縣是甘肅省較為干旱的地區,全縣灌溉水利用系數僅為0.5左右,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水的浪費現象較為嚴重。通過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配套,改善了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灌溉條件[1],也改變了傳統粗放的農田灌溉模式,同時改善和豐富了項目區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種類和種植模式。
農田水利設施工程是解決農業灌溉用水量的關鍵,通過發展農田水利設施,綜合應用工程節水措施擴大灌溉面積,使群眾充分認識到農田水利設施的可靠性和優越性,使其重新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達到高效用水,保障了以后發展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業產業的可行性,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大量農田水利工程效益表明,發展農田水利設施是做好農業發展的“先行官”。對于莊浪縣這樣一個農業大縣來說,經濟相對落后,要想實現“富民強縣”,首先必須做好農業這一主動脈,而發展農業必須抓好水利工程建設。
通過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和配套,改善了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農田灌溉條件,同時也改善和推動了莊浪縣農業產業結構的發展。
莊浪縣水資源較豐富,但農田水利設施比較落后,當地群眾采用柴油機泵抽水,大水漫灌,灌溉水無法保證,灌水成本高。農作物缺乏灌溉條件,產量不穩。建設農田水利設施工程,可大大完善農田灌排設施,節約農業用水,提高農田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灌溉用水保障水平,提高引水能力。
實施農田水利工程不僅在于建設水利工程,而是通過節約用水,穩定了農作物產量,使群眾認識到農田灌溉的可靠性和優越性,重新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增加農民收入,帶動整個項目區經濟的發展,為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經濟發展奠定可靠的基礎。
發展農田水利工程,可優化農業生產模式,實現農業節水,保障全社會各行業用水增長需要,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是緩解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徑[2]。骨干壩蓄水量豐富,山丘地區梯田果園面積相對也大,可以用來大力發展農田水利設施,可通過新建水源,發展農田水利設施工程,不僅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還可提高農產品質量,也是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需求。
莊浪縣良好的水利條件、豐富的工程建設管理實踐、健全的管護運行機制和良好的群眾基礎為開展農田水利設施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國家加大水利投入和支持甘肅加快發展,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為莊浪縣水利事業大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莊浪縣農田水利設施項目區供水水源保證率較高,項目區群眾對農田水利工程的期盼值高,有利于縣區內特色農業種植規模化發展和示范項目規模效益的發揮,可為今后莊浪縣特色農業提供堅實的基礎設施條件。
莊浪縣農田水利工程現狀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還很不適應,具體表現在:有效的農田水利工程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田間配套工程差,導致灌溉定額高,水資源利用率低下,作物不能及時得到灌溉,易遭受旱災影響,既影響了作物的產量,又影響了作物的品質,達不到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標準,所以加快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建設,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縣水務局為保證項目的順利申報實施,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院對農田水利工程進行設計。同時,在多年實施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培養了一大批懂專業、懂管理、實踐經驗強的技術隊伍,實施農田水利工程富有經驗,管理水平高,技術力量強,從施工、管理、技術、工程運行管理方面完全能勝任項目建設、管理的需要。
對建成的各類農田水利工程克服“重建輕管”的錯誤傾向,組建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站,農田水利工程的管護人員由各鄉(鎮)村民組織參與,群眾節水自覺性高,積極參與農田水利項目管護,具備良好的群眾基礎。田間管理、施肥及病蟲害防治等綜合管理的試驗及觀測數據的記載等,為農田水利工程在全縣推廣提供科學依據及田間管理經驗,使項目發揮其應有的經濟效益和示范效果。
綜合以上各方面實際,在莊浪縣實施農田水利設施工程,發展水源工程及田間水利工程建設,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農田水利設施工程的實施,主要表現在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將對水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減緩水土資源供需平衡的矛盾。可節省灌溉用工,改善灌溉條件,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大大改善農業供水條件,使以往的澆地變成了現在的澆作物,大大減少了作物灌水量,提高了作物水分生產率,水澆地能得到保灌,作物適時灌溉可以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保灌面積顯著提高。實現大面積的機械化管理,提高農機作業效率,做到統一耕作、統一播種、統一灌溉、統一管理,提高了農業機械化水平和集約化程度,為莊浪縣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特色農業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及科學化發展創造條件,增加農民收益,對村級及基層組織建設和社會穩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