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忠 閩凱(珠海)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對于大體積混凝土而言,與一般形式的混凝土施工相比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1)如果是在大型高層建筑或者是大型設備中開展大體積混凝土澆筑作業的話,則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有著較高的要求,其使用范圍相對來說也比較廣泛,例如在對高層建筑的箱型結構進行設計時,要保證不會在施工過程中預設施工縫,并且要保證整個澆筑過程的連續性。
(2)由于大體積混凝土一次需要澆筑的混凝土體積非常大,在澆筑的過程中由于水泥的水化放熱會產生大量的熱,這些熱量聚集在混凝土的內部難以得到有效的散發,使得混凝土的內外部有著較大的溫度差,會形成較大的溫度應力,進而會對整個工程的質量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對具體的施工流程有著全面了解和掌握,并且要能夠正確使用施工技術,使工程項目的質量和進度得到可靠的保障。
伴隨著國內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城市化建設的速度越來越快,在這樣的前提基礎下,城市的規模也在這一流程下不斷擴大,人口的基數也不斷加大,房屋建設已經逐漸成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組成部分。不論對于房屋建設人員,還是對于房屋結構來講,都需要面對房屋建設的質量與規模等問題。
在此之后,在房屋建設過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是整項建設中的重中之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房屋穩定,和一些特定的性能上,發揮著極為重要的決定性作用。
舉個簡單的案例加以說明:某些高層建筑工程項目中,因為施工團隊沒有把握相應的施工要點,所以常常會導致房屋在建設完成后,出現明顯的震動、滲水等問題,該工程團隊在分析問題之后,最終將問題集中到了大體積混凝土技術的要點上,從而重新展開技術的應用與檢測,最終使得存在的問題得到較為理想的解決。
通過這一案例的分析,也就能夠了解到,注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要點,才能真正地提升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
相反,在《南方與北方》中,男主角桑頓的財富來自他個人的辛勤勞動。他的母親桑頓太太堅持住在嘈雜的工廠附近支持兒子,說:“我可沒有變得那么高雅,想把我兒子財富和力量的來源忘掉”[2]。雖然桑頓先生也出身富貴,年輕時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使他在忙于生意時仍不忘向瑪格麗特的父親——黑爾先生進行學習,但他的父親除了債務,什么財產也沒有留下。“他的父親瘋狂地做投機買賣,生意失敗便自殺了”[2],但桑頓先生憑借著自己的努力,“給自己掙得了這樣的一個地位”[2]。
本文從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過程進行分析,并以某工程中涉及的各技術為例做闡述說明。該工程位于建筑總面積約15000m2,地面部分的建筑約13萬平方米,地下空間約2萬平方米。其中底板混凝土等級為C45P8,建筑均為大體積混凝土進行澆灌。
4.1.1 要嚴格的控制好材料
凡是要應用到建筑中的鋼筋,都要確認有合格證書和試驗的報告單。此外,還要各類鋼筋進行分批取樣,將樣品送往實驗室進行試驗。如果鋼筋不滿足建筑的要求,就要堅決清退,禁止使用。
其次,要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翻樣處理。在翻樣的過程中,要考慮到一些綜合性質的問題。比如要在受力較小的位置布置接頭,而且要將接頭做錯開處理,其錯開的距離和長度應該要大于35倍的鋼筋直徑距離。翻樣過程中要注意縱向受力鋼筋在同一連接區段內的接頭面積要小于50%。
4.1.2 為保證質量進行檢查和驗收
嚴格做好自檢、交接檢和專職檢查的過程關。按批次檢查接頭,當施工條件確定,施工材料確定的時候,一定要使用同等級別和同等規格的接頭。一般以500個位單位進行驗收,隨機抽取3個試件進行單向拉伸的試驗。
只有當檢驗的試件其抗拉強度的數值超過1.1倍鋼筋的抗拉強度的標準值時或者相當于鋼筋母材的強度時,才能被認定為是合格的。如果有一個試件不能滿足強度的要求,則要繼續抽取6個試件加以復檢,復檢中仍舊存在不合格的試件,就認定為該批次不合格,由有關部門對不合格的接頭進行直接處理或者降級處理。
在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控制其澆筑程序,并且還需要按照具體程序來進行施工。在澆筑過程中,應該控制好澆筑高度和厚度,其澆筑的間隔時間也需要能合理控制。在澆筑柱子的時候,就應該先設置好鐵絲網。在對其梁、板進行澆筑過程中,就應該控制好角度,以此來進行澆筑。
在某項目中是利用薄層、斜坡等澆筑方法。在施工過程中是在混凝土出現初凝前,然后利用新混凝土來進行覆蓋,其角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保證能全方位地覆蓋混凝土。在這其中每一層的混凝土厚度都應該控制在50cm左右,盡量是一次性完成覆蓋,這樣就能夠很好的提高混凝土的散熱效果,進而更好地保證混凝土質量,讓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能夠達到滿意的效果。
在布料過程中,也應該使用多臺設備來同時進行,在超厚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初凝的時候,要保證時間超過8h,其具體的攤鋪情況要根據現場情況來決定。
在混凝土施工的時候使用振搗技術,可以促進混凝土中的水泥和石子和其他的材料進行充分的結合,使它們之間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避免其內部出現氣泡、空腔的現象,可以有效地提高大體積混凝土的強度。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振搗技術的使用可以促使混凝土充分地填滿整個模具,包括一些細小狹窄的地方,使制作出來的混凝土外觀和質量完全符合相關要求,為建筑工程的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具體的振搗施工過程中,振搗技術要選擇合理的時機使用,一般情況下,當混凝土的沉降速度逐漸平緩,外表不再出現氣泡的時候使用振搗技術效果最為明顯。另外,對振搗速度需要特別控制,如果振搗速度太快就會造成混凝土中的材料下沉,出現分層的現象,最后還會導致漿體流失,致使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得不到保障。
在對基礎底板的混凝土進行澆筑時,需要派遣專業的工作人員對埋設一定數量的測溫管,測溫線的埋設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上的要求進行,在埋設的過程中要將測溫管和鋼筋綁扎牢固,防止在后期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導致測溫管損壞和移位。
為了更好地區分,需要在測溫線的兩根線上都做好相應的標記,并且要利用塑料袋將測溫線綁扎牢固,防止測溫端頭出現損壞或受潮問題。同時還要結合實際的澆筑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在現場配置專業的測溫人員,并采取兩班倒的測溫原則。在測溫人員上崗之前,需要對其開展針對性地培訓和技術交底,要保證實操過程不能出現漏測或作假情況,對于每一組的測溫數據都應該詳細地記錄。
除此之外,要能夠保證整個測溫過程的連續性,只有在得到技術部門停止測溫的指令后,方可停止測溫工作,如果在測溫過程中發現溫度差值超過25℃,需要立即通知有關部門采取措施。
為了確保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在施工的時候要制作相應的施工方案。首先,對混凝土的澆筑過程,要把握好分層澆筑的溫度以及相關操作,保證分層澆筑的質量。
其次,在澆筑的時候還要把握好澆筑的距離,把每層的澆筑距離都控制在相關要求內,在最后一層的澆筑過程中可以使用斜面分層法進行澆筑。
最后,在混凝土的澆筑的時候,要根據當時的溫度,對其做好保溫和降溫控制,使混凝土的溫度保持在相關要求內,減少混凝土水汽的蒸發,防止出現裂縫。
針對大體積混凝土的內部測溫問題來說,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在承臺內埋設四根垂直的測桿,同時每根測桿還要能夠在沿著混凝土的厚度方向設置3個不同的測點,也就是說4根測桿總共需要設置12個測點。
在測點設置好之后,測溫的頭3d每間隔1h就需要測溫一次,3d之后每間隔4h測溫一次,測量人員要能夠對每次測量的數據都詳細地記錄,并結合溫度變化情況繪制相應的曲線圖,并且要能夠在圖中將不同測點存在的問題標注出來,只有做好大體積混凝土的內部測溫工作,才能夠使溫度裂縫得到很好的控制。
混凝土的養護實際上就是對其溫度和濕度進行把控,有自然養護和蒸汽養護兩種方式。為了使水泥能夠充分地進行水化,要對混凝土進行覆蓋保護,盡量不讓其暴露在外面,減少表面的水汽流失。
在混凝土最外面的一層凝固前,用刷子對其表面進行搓壓,等到表面光滑之后再次進行覆蓋。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進行覆蓋的時候覆蓋物不要和混凝土外表接觸,避免混凝土在凝固的過程中和覆蓋物粘連在一起。
綜上所述,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一些獨特的特點。因此要對施工技術加以分析和應用,確保能夠達到項目的要求。在施工過程中,要對混凝土進行的原材料加以把控,并嚴格地進行施工和澆筑,澆筑完畢之后要加強養護,確保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