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虎 湖南中盛工程有限公司
在建筑行業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支撐體系施工技術受到廣泛應用,作為施工項目的核心和關鍵,合理應用該技術能有效改善施工現狀。我國頒布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文件中對高支模施工明確提出了技術要求和操作規范,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仍存在一些隱患問題,影響施工質量和安全[1]。因此,本文著重探討M60盤扣支撐體系在物流倉儲區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中的應用價值,這對于強化技術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高支模作為一種施工支模作業形式,其高度主要是指支模高度超出5m及以上,且明確要求集中線荷載20kN/m及以上;模板施工技術的應用通過澆筑柱內徑變成模板,該施工技術涉及多項內容,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施工時需要從整體上把握各項施工準則?!段kU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對混凝土模板支撐工程提出了以下兩點具體要求:①具有一定危險系數的工程,模板搭設高度為5m及以上,搭設跨度應為10m及以上,施工總荷載和集中線荷載分別為10N/m2和15N/m及以上;②規模擴大或超出初建規模、危險系數相應提升的工程,模板搭設高度為8m及以上,搭設跨度為18m及以上,施工總荷載和集中線荷載分別為15N/m2和20N/m及以上,需要注意的是,超出規模的建設工程需要在專家論證、獲取資質后才能展開施工項目[2]。
湖南高星物流園倉儲物流區工程項目位于長沙市望城經開區,為5(B1~B5庫)棟獨立的建筑物。建筑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建筑層數為2層,建筑高度最大為23.2m,平面尺寸最大為184×93m,柱網尺寸最大柱距為12m,主梁最大尺寸為800×2700mm,支模最大高度為12.4m,樓板最大板厚為160mm。本工程框架梁支模架高度最大達到12.4m,屬于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需組織專家對專項方案進行論證。
本工程根據設計與實際相結合原則,綜合考慮了以往施工經驗,選取了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60系列內插式。盤扣式腳手架具有以下優點:①單根立桿承載力較大,安全性較高;②搭拆效率是普通腳手架的3~4倍,搭拆效率較高;③整體穩定性較好,架體變形較小,有利于質量控制;④盤扣式腳手架在7m及以上的高支模施工中能夠大量節約工期,降低施工成本;⑤搭拆簡單,方法易操作。
3.3.1 地基處理
支架基礎處理:①在建筑物范圍內素土回填夯實,采用工地無腐蝕質粘性土,每300mm分層夯實,壓實系數≥0.94;②回填200mm厚級配碎石,壓實系數≥0.95;③澆筑厚120mm C25混凝土墊層。
3.3.2 架體桿件規格及材質的選擇
立桿:D60.3×3.2mm,材質Q345B;
橫桿:D48.3×2.5mm,材質Q345B;
豎向斜桿:D42.5×2.5mm,材質Q235B;
可調絲桿頂、底拖;D48×5.0mm,材質Q235B;
槽鋼:〔10mm,材質Q235B;
矩管:50×100×3.0mm,材質Q345B。
3.3.3 支撐體系的設計
(1)200mm樓板支撐體系。垂直立桿縱向方向按主梁布置方向,立桿縱、橫向最大間距為1800mm,水平拉桿步距為1500mm,頂層水平桿步距為1000mm,支架可調托座支撐點至頂層水平桿中心線距離為450mm,小梁間距120mm,小梁最大懸挑長度200mm,主梁最大懸挑長度600mm。
主梁(托梁)采用矩管,次梁采用@120mm 50mm×70mm方木。
(2)800mm×2700mm梁支撐體系。梁下支架布置最大間距900mm×1500mm,梁底支撐采用梁板立桿不共用形式,梁底采用三層龍骨形式,從上至下依次為@100mm 50mm×70mm木方作為次梁,矩管作為主梁,雙拼[10mm槽鋼做托梁。
(3)500mm×2300mm梁支撐體系。垂直立桿縱向方向按主梁跨度方向,立桿縱向最大間距為1800mm,立桿橫向最大間距為1200mm,水平拉桿步距為1500mm,頂層水平桿步距為1000mm,支架可調托座支撐點至頂層水平桿中心線距離為450mm,小梁間距120mm,主梁最大懸挑長度500mm。
主梁(托梁)采用矩管,雙拼〔10mm槽鋼做托梁,次梁采用@120mm 50mm×70mm方木。
(4)500mm×1700mm梁支撐體系。垂直立桿縱向方向按主梁跨度方向,立桿縱向最大間距為1800mm,立桿橫向最大間距為1500mm,水平拉桿步距為1500mm,頂層水平桿步距為1000mm,支架可調托座支撐點至頂層水平桿中心線距離為450mm,小梁間距150mm,主梁最大懸挑長度500mm。
主梁(托梁)采用矩管,雙拼〔10mm槽鋼做托梁,次梁采用@150mm 50mm×70mm方木。
(5)500mm×1000mm梁支撐體系。垂直立桿縱向方向按主梁跨度方向,立桿縱向最大間距為1800mm,立桿橫向最大間距為1800mm,水平拉桿步距為1500mm,頂層水平桿步距為1000mm,支架可調托座支撐點至頂層水平桿中心線距離為450mm,小梁間距150mm,主梁最大懸挑長度500mm。
主梁(托梁)采用矩管,雙拼〔10mm槽鋼做托梁,次梁采用@150mm 50mm×70mm方木。
3.3.4 支撐體系的搭設
縱橫立桿搭設間距,根據柱間距以及主梁、次梁間距進行搭配組合,按1200mm+1500mm+1800mm組合,確保主梁、次梁在步距居中。搭設步驟及注意事項如下。
步驟一:定位、放樣,排放可調底座。①地基基礎必須滿足承載力要求;②根據結構標高,確定可調底座螺母初始高度;③作為掃地桿的水平桿離地應小于550mm;④承載力較大時,宜采用墊板合理分散上部傳力,墊板應平整、無翹曲,不得采用已開裂的墊板;⑤作為高大模板支架時,可調底座應進行加勁處理。步驟二:首層立桿安裝。①安裝時,應明確立桿連接套管位置(在上或在下);②相鄰兩支立桿宜采取相同同長度規格,以保證立桿承插對接接頭在同一水平面;③應做好安全防護,防止立桿傾倒傷人。步驟三:首層橫桿安裝。①根據施工設計方案,明確橫桿步距、規格和安裝位置;②首層安裝時,橫桿插銷不宜先敲緊;③應做好安全防護,防止立桿傾倒傷人。步驟四:首層架體向四周擴展安裝。①按照步驟二和步驟三,向四周擴展安裝;②首層安裝時,橫桿插銷不宜先敲緊;③應做好安全防護,防止立桿傾倒傷人。步驟五:組成獨立單元體。①按照步驟二、步驟三和步驟四形組成獨立單元體,并保證單元體方正,并以此向四周擴展安裝;②首層安裝時,橫桿插銷不宜先敲緊;③應做好安全防護,防止立桿傾倒傷人。步驟六:首層架體水平調節。①選擇某一立桿,將控制標高引測到立桿,并以此標高為首層架體水平控制基準標高;②采用水準儀、水平尺、水平管等,旋轉可調底座螺母,對各立桿標高進行逐一調節控制。步驟七:首層斜桿安裝。①首層架體水平調節完成后,方可進行首層斜桿安裝;②斜桿安裝時,應與立桿、橫桿形成三角形幾何不變體系。步驟八:銷緊首層橫桿、斜桿插銷。①首層斜桿安裝完成后,使用錘子將橫桿、斜桿插銷逐一錘實;②插銷銷緊后,方可進入上層架體安裝施工;③插銷銷緊后,并對可調底座進行逐一檢查,旋緊調節螺母,保證立桿確實至于調節螺母限位凹槽內,且立桿無懸空。步驟九:立桿接長安裝。①立桿之間以承插的方式,往上接長搭設;②當作業高度超過2m時,必須穿防滑鞋和佩戴安全帶。安全帶直接掛扣在立桿或橫桿上,不得直接掛扣在斜桿上;③當遇霧、雨、雪或6級風力天氣時,嚴禁2m高度以上架體搭設。步驟十:橫桿安裝。①根據施工設計方案,明確橫桿步距;②安裝前應先掛好安全帶;③安裝時,架體宜由中間向四周擴展安裝。步驟十一:斜桿安裝。①斜桿安裝時,應與立桿、橫桿形成三角形受力體系;②上層斜桿安裝時,應保證與對應的下層斜桿同向且相對橫桿異側(上下層斜桿相對橫桿內外側相間);③斜桿安裝完成且插銷銷緊后,方可進入上層架體安裝施工。步驟十二:可調托座安裝。①根據結構標高,確定可調托座螺母初始高度,并略低于精確標高2㎝左右;②立桿頂端應確實置于可調托座調節螺母限位凹槽內;③根據施工方案,應嚴格控制立桿可調托座的頂層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不超過650mm,并明確可調托座開口方向;④作為高大支架時,可調托座應進行加筋處理。步驟十三:主、次龍骨安裝。①根據施工方案,明確主龍骨設置方向;②主龍骨搭接長度不宜小于30cm,且不得小于15cm,否則應采取一定措施進行搭接連接;③主龍骨安裝完畢后,垂直主龍骨方向設置次龍骨,主、次龍骨應有可靠連接。步驟十四:過程檢查與驗收。①地基基礎是否有不利變形或裂縫等;②架體是否出現桿件受力變形;③架體垂直度,控制立桿的垂直偏差不應大于H/500,且不得大于50mm;④插銷銷緊度;⑤掛鉤安全銷是否處于工作狀態;⑥可調底座調節螺母是否旋緊;⑦頂、底層懸臂長度是否符合設計限定要求;⑧形成施工記錄和質量檢查記錄。
3.3.5 支撐架體設計構造
(1)搭設高度超過8m,水平鋼管剪刀撐布置2層,架體從底部到梁底采用φ48鋼管及扣件間隔4~6個標準步距搭設水平剪刀撐,靠近柱子處用φ48鋼管搭設抱柱增強架體穩定性。水平安全網布置兩層,第一層布置在離地面3m高位置橫桿上,第二層布置在梁底。豎向斜桿間隔2個步距搭設,按螺旋式由底至頂連續布置。(2)安全通道根據現場實際及項目需求設置在上下樓梯口處,安全通道外側滿布密目網。(3)支架四周設置防護架,防護架外側滿布密目網。(4)模板支架立桿可調托座地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嚴禁超過650mm,可調托座插入立桿長度不得小于150mm。(5)模板支架應設置掃地水平桿,可調底座調節螺母離地高度不得大于300mm,作為掃地桿的水平桿離地高度應小于550mm。(6)可調底座應準確地放置在定位線上,并保持水平,墊板應平整、無翹曲。(7)支架在柱子位置使用φ48鋼管間隔3.0m做鋼管抱柱。
最終M60盤扣支撐體系在湖南高星物流園倉儲物流區工程項目中得以成功應用,整個施工過程嚴格按照專項施工方案進行備料,搭設,驗收,分區域組織流水施工作業,合理地配置資源,不僅進度上滿足合同要求,經濟上也節約了,分區域分段驗收,確保搭設質量,存在問題能及時進行反饋與整改。最終架體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趨于穩定,無變形。
現階段,在廠房的施工上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取得的成效尤為顯著,但隨著該技術的利用和普及,也凸顯出一些問題和不足,從而滯后了施工進度。因此,建筑企業和施工單位應加強對高支模施工技術的認知和學習,不斷創新施工技術和方法,這既能促進施工流程的良好開展,又能提升施工質量,還能提高施工人員技術水平,對于推動建筑工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