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招遠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丁翠娜
/ 招遠市農田水利服務中心 王曉鵬
招遠地處膠東低山丘陵地帶,山區、丘陵分別占總面積的32.9%和38.4%,屬暖溫帶季風區大陸性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優越的氣候、土壤、地理條件特別適宜蘋果生長。近年來,招遠市在原有蘋果優勢產業基礎上,通過要素驅動、園區帶動、主體拉動等方式,全力推動蘋果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一是強化培訓,提高勞動力素質。著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高果農素質。多層次、常態化推進煙臺市農科院與縣鄉地方合作交流,共建共享創新平臺,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與山東省農科院合力打造縣域科技支撐型鄉村振興齊魯樣板,2021年11月,“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科技示范園”在招遠揭牌。加強“懂技術、善經營、愛農村”新時代高素質果農隊伍建設,建立實訓基地、開設田間學校,先后建立三友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田間學校和農豐專業合作社、金水果電商等實訓基地,主動將服務滲透到果農生產活動中,共計下鄉培訓和技術指導農民2500余人次。二是抓土地流轉,促進規模發展。完善農村產權交易服務網絡,健全規范市、鎮、村三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鼓勵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合理流轉,提高土地流轉率,引導土地向龍頭企業、經濟強村、合作社適度集中,通過土地流轉促進高標準蘋果示范基地建設,目前共建成5000畝高標準蘋果示范基地,很好的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三是引導資金要素投入,助力產業發展。發揮財政資金杠桿和引導作用,堅持“多個渠道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籠頭放水”,制定出臺《2021年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并安排專項資金2000萬元,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方式,引導市屬企業、民間資本參與全市蘋果產業投資,截至目前共投資2億余元下鄉,參與老劣果園改造、示范園建設、產業鏈延伸。
一是打造蘋果標準化生產基地。優化樹體結構,突出成方連片,建設一批專業化、優質化、標準化的蘋果生產基地,打造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2021年建設適齡郁閉喬化栽培果園現代化改造示范基地50余處,示范帶動老齡果園更新改造共計6.1萬畝。其中,去大枝3.1萬畝,改良土壤2.1萬畝,伐老建新0.85萬畝,高接換頭600畝。二是提質升級基地示范工程。集成“畜-沼-果”生態循環、水肥一體化、酸化土壤改良、綠色防控、防災減災,數字果園建設等高效標準化生產技術,2021年打造200畝以上高質量現代蘋果提質升級綜合技術配套示范基地10處;整合高效特色農業發展平臺、高標準農田建設、節水灌溉等項目,實施矮砧建園、立架扶持、水肥一體化、果園機械配套等現代蘋果栽培技術模式,梯次推進“市、縣、鎮、村”四級矮砧蘋果示范基地創建,2021年高標準建設1個1000畝市級示范園、3個500畝縣級示范園、9個200畝鎮級示范園,以示范基地帶動現代蘋果栽培技術在全市范圍內推廣應用。
以蘋果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為契機,“內培外引”“壯大扶小”,打造一批規模適度、發展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蘋果產業經營主體集群。一是果業龍頭企業壯大培育工程。以產后商品化處理為重點,進一步壯大招遠市果業龍頭企業規模,支持果業龍頭企業研究新工藝,開發果品新產品,深化果品產后精深加工,增強果業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能力。聯蕾食品有限公司投資1000萬元在原有罐頭、果汁、果漿生產的基礎上,進行蘋果深加工生產線擴建;金潮果蔬公司投資500萬元進行濃縮果汁加工升級技術改造,并新增濁汁加工項目;寶龍凱姆斯葡萄酒莊投資576萬元,新增蘋果乳酸菌果汁、果酒加工生產線。全市新增蘋果加工能力3萬噸。二是開展果業農民合作社規范培育工程。結合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全國試點工作開展,堅持培育壯大和規范發展并重,培育國家級果業合作社1家、省級果業合作社12家、煙臺市級果業合作社15家,規范打造黨支部領辦果業合作社70個,建立果業社會化服務組織4家。三是打造果業品牌培育工程。堅持品牌興農戰略,強化蘋果品牌宣傳推介,培育打造聯蕾、靈峰、春竹等“煙臺蘋果”品牌10余個,在北京、上海、南京等15個大中城市果品市場、超市籌建煙臺蘋果品牌形象店14處,全面提高蘋果品牌的市場知名度。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精深加工技術、裝備、創新步伐,建立了蘋果產業從選育、種植、冷藏、保鮮全產業模式。一是聚焦前端收儲與后端加工,加大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力度,在全市推廣智能無損分選和包裝設備,全市氣調庫、冷風庫100余座,果品貯存能力達20萬噸以上。二是豐富蘋果脆片、蘋果粉、蘋果干、蘋果醬、蘋果罐頭、蘋果汁等產品種類;進一步開發果膠、果酒、蘋果醋等系列深加工食品,實現產品多層次、多環節轉化增值。截至目前,全市蘋果罐頭等加工企業加工能力達10萬噸以上。三是推動蘋果加工企業與果農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增加農民產業增值收益和就業機會,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帶動農民穩定增收,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