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雅蕓 勞曉梅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農業種植業推廣總站,嘉興 314000)
農藥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生產資料,在農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農藥的廣泛使用,農藥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危害日益突出[1-2]。為此,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和集中處置,降低農藥廢棄物及其包裝物內殘留的農藥對土壤、水源的污染,就顯得意義重大[3]。在此背景下,筆者擬對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農業生產中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現狀和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依此提出推進秀洲區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的對策與建議,以期保護秀州區生態環境,促進秀洲區農業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秀洲區區域總面積為547.7 km2,耕地面積為2.4×104hm2;2019年,秀洲區糧食播種面積為2.1×104hm2,油菜播種面積為594 hm2,蔬菜播種面積為8 925 hm2,桑樹栽植面積為1 274 hm2,果樹栽植面積為2 207 hm2,農藥使用量達358 t。
自2016年以來,秀洲區始終堅持“保本土、保安全、保生態”的原則,通過“統一標識、統一價格、統一回收、統一管理、統一處置”,以及健全的工作機制,實現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全覆蓋。其中,2020年秀洲區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115 t,進行無害化處置182.87 t(含往年庫存),有效降低了殘留農藥對土壤、水源的污染,著力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助力了農業農村全域秀美,實現了農業綠色發展。
目前,嘉興市具有專業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置能力的企業只有1家,秀洲區以及其他縣(區)收集的農藥包裝廢棄物都需要集中轉運至此處進行處置,但由于企業的處置能力受限,造成了回收點、收儲單位的農藥包裝廢棄物積壓,從而給倉儲地及其周邊區域的環境衛生和消防安全帶來了很大壓力。
在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中,嘉興市各縣(區)間由于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價格和補助標準制定不統一,導致回收價格低的地區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流向回收價格高的地區,從而影響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秩序。
很多農業主體的環保意識薄弱,不僅在糧油作物、果蔬上使用較多農藥,還在林業、水產中也使用較多農藥,且沒有深刻認識到農藥包裝廢棄物對環境危害的嚴重性,對產生的大量農藥包裝廢棄物不進行回收處置。與此同時,一些散戶不僅對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置意識不足,還存在隨意丟棄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現象。
具體措施:(1)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列入秀洲區的各項考核工作中[如各鎮(街道)黨政工作目標、鄉村振興、平安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并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2)根據相關文件精神和限用農藥退市工作的要求,進一步推進農藥許可、高毒農藥定點經營、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3)根據上級文件要求,制定有關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辦法、操作制度、審計制度、處置制度等,確保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落到實處。
具體措施:(1)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歸集中心,提高儲存周轉量。(2)將秀州區持有“農藥經營許可證”的農資經營單位作為回收網點,委托第三方企業將回收網點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收集運輸至歸集中心,并按要求運送至嘉興市或寧波市進行集中處置。(3)在回收處置過程中,建立統一的回收價格標準和補助標準,并明確具體要求。例如,各農資經營店向農戶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包裝瓶(罐)容量在200 mL以下的按0.3元/個回收,容量在200 mL(含)以上的按0.5/個元回收;包裝袋容量在50 g以下的按0.1元/只回收,容量在50 g(含)以上的按0.2元/只回收。
結合“三聯三送三服務”活動,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作為“聯村達戶”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并圍繞環境治理的相關目標,把田園清潔指標作為其中的一項“硬約束”。同時,通過微信公眾號、電視臺、報紙等,加強對農藥包裝廢棄物亂丟亂棄的危害性和安全處理的重要性進行宣傳,廣泛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安全處理的知識培訓,切實提高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調動農民參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的積極性。
目前,農藥包裝廢棄物對農業生態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故做好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對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發展循環經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4]。今后,秀洲區應積極動員各方力量,增強農民對農藥包裝廢棄物進行回收處置的意識,并通過切實有效的保障措施,科學合理地回收處置農藥包裝廢棄物,以保護秀州區生態環境,促進秀洲區農業高質量發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