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強 四川君逸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綠色建筑中對暖通空調進行綠色設計,聚焦“創新綠色融合”發展,使其實現資源與能耗節約,符合暖通空調行業發展的趨勢,是適應新形勢下國家節能減排要求的重要舉措。綠色建筑有助于健康人居環境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其主要表現于資源節約、能源再利用、環保保護等方面,能夠促進建筑的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形成崇尚綠色生活社會氛圍。
暖通空調是一種集中冷熱源的舒適性空調系統,具有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功能,對其進行綠色化設計,能夠提高建筑能源的利用率,減少暖通空調運行中的能源消耗與環境污染。具體而言,可從蓄能系統運行方案、暖通空調系統選擇、可再生能源運用三方面進行優化設計。
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綠色建筑是整個建筑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它實現了建筑工程以及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相處,同時有效地降低了對能源的損耗,提高了整個資源的使用效率。在建筑工程中其施工材料一般都是自然資源,這樣會給自然環境帶來一定的破壞,很難實現對原有自然環境的保護。
而綠色建筑則是充分的結合人的美學自然享受加強對自然環境的合理保護,通過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壽命,有效地節約工程對于土地、木材、水資源的使用,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在建筑工程的選址、前期規劃以及設計、施工、使用的過程中都會對自然生態環境帶來影響,所以在建筑工程設計階段需要結合相應的生態學、環境學以及建筑工程力學等相關知識,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有效地降低對能源的損耗,提高對能源的使用效率,保證我國建筑行業以及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還要減少對環境的負荷,確保整個生態循環系統的健康。
結合當前我國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發展將綠色理念合理的應用到建筑工程中,可以有效地減少制冷和制冷過程中對于能源的損耗。通過對水、照明系統中新技術的應用,減少室內氣體排放對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確保整個建筑行業的綠色健康發展。在綠色建筑結構設計理念中要承擔相應的環境保護責任,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壓力和破壞,遵循自然規律、創造和諧的發展環境。
針對建筑工程的結構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因此將綠色節能理念應用到建筑工程結構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堅持節約性的原則。一項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設會使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機械設備,為了有效地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才可以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減少對周圍環境的破壞。最終實現整個工程節能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其中建筑工程結構對于綠色環保性的重視,加強對整個空間的資源使用效率,保證工程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另外還要堅持對能耗的合理控制,有效地減少建筑工程結構空間的能源損耗。所以,綠色節能理念在整個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需要注重節能原則,從降低資源使用、減少環境破壞為出發點,實現綠色節能型建筑結構設計工程的全面實施。
在綠色建筑暖通空調的設計,要積極選擇綠色高效智慧建筑解決方案,以先進的行業技術為依托,從軟件與硬件兩方面出發,助推綠色建筑空間進入新時代。以“標準化+技術創新”為引領,可以促使暖通空調與AI·E+E·OS系統、云能效大數據分析系統、可變制冷劑流量(VRF)技術、物聯網(IoT)技術等技術的融合,選擇暖通空調智能化系統,在實現暖通空調的智能控制的前提下,持續監控、優化暖通空調系統,實現智能控溫、智能啟停等,用智能化科技賦能,提升暖通空調的制冷、制熱總體能效水平等,降低能耗、提高經濟效益;采用高壓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具有節能效果的變容量控制系統、天然綠色的制冷劑、環保過濾器等節能設備與綠色材料,進而對能源消耗的速度進行控制,提升運行效率,減少能源消耗。
除此以外,也可從使用水冰蓄冷裝置交換、合理地控制太陽輻射量、熱回收裝置等方面進行綠色設計。由此可見,在綠色建筑中暖通空調的設計,要暖通空調節能創新出發,對暖通空調的能耗、產出進行綠色設計。
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針對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應用的過程中,其主要是通過合理的設計保證建筑結構空間的科學性,同時使用節能環保的施工材料,減少對施工材料的浪費。另外,還可以有效地節約工程的施工成本。同時,通過嚴格的建筑材料控制,降低有毒氣體的排放,減少對人體造成的危害,為居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第三,促使建筑物與自然環境更融合。在傳統的建筑工程中,空氣以及自然風都被現代化的照明、空調系統所取代。因此會導致人們出現亞健康的情況。
通過使用綠色設計理念,采取合理的施工結構設計方法,保證實現對環境的保護以及能源的節約,為城市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建設基礎,確保建筑物與自然之間的有效結合。
首先,在水應用方面,為了盡可能地避免產生揚塵等污染源,要求合理采集雨水,這才能夠做到水能順利凈化,不僅如此,還應該積極地強化建設人員對于專業知識以及實踐技能的掌握程度,全面地調動起他們工作的積極活力,大力推行一系列基于綠色節能層面的建筑施工工藝展開的比賽等。
其次,在應用風能方面,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風能儲量在全世界占有量較高,但實際的應用轉化率還很低,此時就應該強化對風能利用的認知程度,讓風能進一步轉變成電能,如此盡可能少地采用不可再生能源。
再次,在應用太陽能方面,我國的太陽能資源相對豐富,其不要求進行長距離地傳輸,就可以有效地達成近距離供電目的,同時采用太陽能光伏進行發電,還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規模,值得注意的是,太陽能光伏發電工藝具備穩定安全且無噪聲的優點,因而值得進一步推廣及應用。
首先,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以及環保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心,為節能環保技術的發展,注入了全新的力量。實際上,水源、空氣源等各種可再生的能源系統,已經在我國暖通空調節能環保技術方面,獲得了非常大的發展以及進步。同時,傳統模式下對新風的處理,一般是通過表面冷卻器進行冷卻和除濕,然后將空氣處理到機器的露點溫度之后,使空氣溫度就會變得很低,這時再應用再熱相關技術,提升送風的溫度。這種冷卻再加熱的整個過程,會出現大量的冷熱抵消情況,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因此,開發出了溶液除濕這種全新的節能環保技術,該項技術的技術要點為:將需要進行除濕處理空氣的整個過程,由等焓變成等溫,這樣就能夠有效提升制冷的效率和實際效果。該項技術是我國當前制冷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創新之處,與傳統的空調模式相對比,該方式能夠節約更多的能源,起到很好的環保作用,同時也提升了我國在相關行業的技術水平和能力。
其次,節能環保技術新型技術主要體現在循環再利用和持續使用兩個方面。想要實現環保、對人體傷害小的制冷系統,需要具備原料環保性能優質的特點,因此在研究制冷系統節能環保技術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制作原料的節能、環保效果。如當前我國已經研發出了原生污水源熱泵空調系統,該系統能夠非常高效的應用熱泵機組內壓縮機,將城市中的污水內包含熱能進行合理轉換,節約熱能,起到一定環保作用。
同時,由于城市污水本身就具備冬熱夏冷的特性,因此,在夏季的時候可以將熱量進行提取,降低室內的溫度,在冬季的時候,則需要利用其中包含的熱能進行供熱。或者是可以使用天然氣這種局內排污低、對人體損傷小的能源,保證制冷系統在具備良好的節能環保效果同時,將其可再生的優勢體現出來,實現更好的環保功能。
在建筑工程設計的過程中,中央空調節能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節能建筑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國能源儲備糧的逐漸減少,相關節能技術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斷地增加,在綠色建筑電氣節能技術的應用中,中央空調節能技術是非常關鍵的一種。
通過水溫度調節控制能有助于節約水資源。而冷凍水系統變頻調速技術水栗自動調節主要是運用采集分析冷凍主機以及冷凍栗進出水兩端溫差以及壓差實現。溫差信號是對冷凍主機回出水溫差進行反映,壓差信號是壓力差的反映,室內溫度發生變化的時候會反映在溫差信號上,通過變頻器進行調節冷凍栗的轉速,這樣就能有效控制溫度。
對于不同施工環節需要采用相應的環保技術,保證工程按照規定的程序展開,環保技術應用到位。具體施工環節中,應強化環保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施工單位可以聘請專家參與這項工作中,與外部工作人員合作制定環保策略,從客觀角度分析問題,從環保的角度對施工技術作出調整,避免工程施工對居民生活造成不良影響。
當前暖通空調的制冷系統,已經實現了質的飛躍,不僅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同時也具備良好的節能環保功能。如通過研究新型的制冷劑,替代傳統制冷系統中的氟利昂,有效保護了大氣環境,降低了污染環境的幾率。
但是制冷系統節能環保技術作用遠遠不止這些,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需要人們不斷地進行深入研究,為建筑行業真正實現節能環保提供一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