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攀 湖南志鵬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綠色施工技術,就是將可持續發展觀念貫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整個過程,以可持續發展作為工程建設的指導思想,不斷創新工程施工管理方式,采用科學規范的操作方法進行建筑工程施工,從而有效解決傳統施工過程中破壞環境、噪聲污染、浪費資源等問題,形成一套文明施工的現代施工模式。現在綠色施工技術已然成為企業發展競爭的核心所在,一方面能有效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另一方面能使施工能耗得到有效控制,施工質量能得到切實的保證,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所謂綠色施工,是指在堅持現代建筑環境保護理念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相協調的基礎上,針對綠色工程的研究開發和設計實施,而研究建立的一種完全具有綜合現代型和環保型工程性質的建筑施工工藝理論體系。綠色建筑技術管理是指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管理方法和先進精湛的工程技術管理手段,以有效和綜合利用自然資源為工作重點,把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作為重點[1]。
首先,減少各種建筑對自然環境的直接污染,將這些負面影響最小化,將高效率、低消耗和環境保護相結合,并最大程度地節約和再利用資源,例如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性;水電資源和建材。同時,減少影響物質和文化資源的生產,對可再生資源進行合理利用,清潔生產以及自然環境的可持續保護,以及減少可持續經濟發展的其他關鍵方面的環境污染。綠色施工技術理論是在促進現代人類建筑施工技術相關理論研究發展的重要基礎上,不斷延伸發展出來的部分,可以為現代人類營造和諧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適宜現代人類居住,是有效改善現代人類的自然動態生活環境的一種極其重要的技術手段。
首先,綠色施工技術能夠為整個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生產所需的各種自然資源,使整個人類社會經濟實現均衡健康發展,為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達成,提供人力資源和技術思想上的保證。其次,綠色施工工程技術發展能夠有效減少建筑資源的利用浪費,制約其他人類在工業建筑施工過程中的資源浪費利用行為,提高人類建筑施工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減少建筑資源上的損耗,有利于人們保持自然生態平衡[2]。第三,綠色施工工程技術對于經濟社會生態系統的持續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綠色工程施工建筑技術在切實保護社會生態系統完整與平衡的重要基礎之上,也直接促進了整個社會經濟系統的不斷豐富性與不斷完善性,使整個社會系統歷史上的文化遺產,能夠真正得以很好傳承,并將這種歷史文化很好地通過綠色藝術,進行科學詮釋與藝術表達,使整個人類社會能夠牢固樹立正確的綠色社會觀,實現推動人類經濟社會的不斷優化發展進步。第四,綠色建筑的最終結果,即對生態環境沒有重大影響的建筑,特別是大型民用建筑,是人類自然生存和社會發展的根本基礎和重要載體。人類使用正確的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宏觀視野,重新審視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生活的生態環境,也是人類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與健康進步的重要體現。人類大力開發了無環境污染的新一代能源和各種自然實現方法。資源的綠色循環經濟被用來有效地保護環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改善人類的自然生存環境,解決人類環境污染問題,從而有效打破制約人類經濟社會進一步健康發展的重大環境問題。
第一,綠色施工原則。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要想充分發揮綠色施工技術的作用,需要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施工設計人員要先對建筑工程的相關特點進行全面的調查,以建筑的實際應用作為出發點,科學地選擇建筑材料,同時要確定科學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方法。這樣才能使綠色建筑材料與工程質量的要求相滿足,從而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工程竣工時,相關部門要嚴格落實驗收工作,更加合理地應用綠色施工技術。
第二,有效區分綠色施工和綠色建筑。綠色施工建筑具備一定的節能效果和環保性能,綠色施工技術在具體應用過程中主要強調的是對綠色建筑的構建,二者在本質上存在一定的差別。
第三,正確理解綠色施工技術?,F階段,我國綠色建筑的構建和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都在積極的推進過程中,無論是設計人員、管理人員還是施工人員,都需要全面掌握綠色施工技術,這樣才能促使綠色施工技術得到更好的落實[3]。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為進一步突出現代化綠色、節能、可持續施工理念,就需要積極應用綠色施工技術,其中節材技術就是當前綠色施工技術中的重要部分。通過科學合理的應用節材技術,能夠有效提升施工方對于建筑材料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強化材料質量控制管理,對于保障施工質量也有著積極作用。此外節材技術還是控制材料用量的有效手段,在節約資源、控制成本方面也有著十分突出地表現。
在應用節材技術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需要確保施工方案科學合理,并結合施工方案確定工程量,在此基礎之上,合理進行材料采購,在保障材料供應充足、及時的同時,控制好材料采購量,減少浪費;另一方面,為減少材料變質浪費等情況,還需要做好運輸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不僅要采取相應的防水、防潮以及防火措施,還需要在材料保存管理的過程中,進行分類堆放,并做好相應標記。科學合理的應用節材技術,不僅能夠實現資源的節約,而且也能夠充分體現可持續發展理念,對于施工的順利推進和有序進行都十分重要[4]。
應準確掌握保護施工現場及場地周邊環境的主要基礎排水設施以及排水管線的合理分布情況,保護施工場地內保存現有的極具地方歷史特色文化資源和歷史文物古跡。如園區需規劃設置臨時遠期施工建設用地,應嚴格遵循施工用地建筑面積控制最小化的基本原則,合理進行規劃設計,使園區平面建筑布局路線規劃得緊湊、合理,提高施工用地的綜合利用效率。在設計鋪設臨時施工現場專用道路時,應盡量采用臨時施工道路與永久施工道路相交叉結合的鋪設方式,可以考慮采用基于環形隧道通路的整體鋪設設計方案,減少臨時道路的建筑占地面積。
建筑工程項目通常工程量較大,施工內容以及施工技術相對較多,導致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噪聲問題,多年來,建筑施工噪聲干擾嚴重影響著周圍人們的生活和健康,也是建筑行業始終關注的重點問題,而合理應用綠色施工技術,能夠對噪聲干擾進行有效控制。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不同的施工環節有著不同的噪聲干擾,因此很難實現對于噪聲的全面消除,但是可以應用相應技術措施,對噪聲進行調整。
首先,可以在建筑施工現場使用先進的噪聲監控技術,然后對其進行分析和處理,進而采取相應控制措施,例如在施工現場設置隔音設施。
其次,為避免由于設備老化引起的噪聲問題,還需要加強對于施工設備的養護和維修,避免由于設備老化而產生更加嚴重的噪聲。
再次,對于一些容易產生高強度噪聲的施工作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盡量在封閉環境下施工,例如攪拌機、砂輪機等[5]。
最后,在施工現場周圍需要建立相應的降噪設施,盡量避免夜間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盡量將噪聲施工集中在統一時間,以此減少對于周圍環境的影響。
揚塵是建筑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重要影響之一,不僅會降低空氣環境質量,而且在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影響人類身體健康,因此,有效的揚塵控制技術也是綠色施工的重要部分。揚塵控制技術主要有覆蓋法和灑水作業,針對一些土方作業區域以及砂石材料等,十分容易引起揚塵問題,需要使用薄膜進行覆蓋,并且在進行部分材料運輸的過程中,也需要做好材料管理工作,避免出現材料灑落、揚塵等情況,在天氣環境較為惡劣的情況下,例如大風天氣,還需要進行適當的灑水作業,預防揚塵情況的發生。最后,還需要定期對材料運輸車進行沖洗,避免運輸過程中出現沖擊性揚塵[6]。
應用綠色施工技術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保護環境,減少施工過程中對于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因此固體廢棄物的處理也是其中的重點內容。對于施工所產生的各種固定廢棄物需要先進行分類集中處理,如果為可回收材料,可以將其用于后續施工當中,例如混凝土余料或邊角料等,能夠作為基礎墊料,如果是金屬等材料,需要進行集中收集和統一處理,防止污染環境。合理應用綠色施工技術進行固體廢棄物的處理,不僅能夠提升施工的節能性和資源利用效率,還能夠減少對于環境地污染和破壞[7]。
利用現代科學合理的節能綠色施工管理技術,做到最大限度地有效節約各項建筑資源,降低對城市環境的負面影響的施工行為,以利于實現城市建筑施工的節能綠色化,實現風能節水、節約用地、節能和有效保護環境。綠色施工的設計理念,不僅符合了建筑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要求,通過統籌規劃,節約了大量建筑施工資源,更重要的一點是減少了建筑施工進行過程中,對建筑環境的不利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