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艷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府國際生物城內某永安鎮新建的住宅、商業用房及附屬設施項目為框剪結構,地下一層(局部二層),地上部分共15棟,1#~9#樓為洋房,7層~11層,10#樓地上16層,11#~13#樓地上33層,其余為商業及附屬設施。該工程11#~13#樓從2F~33F均采用天棚輻射管采暖系統,在成都地區尚屬首次運用,且12層~33層為疊合樓板,疊合板上部現澆部分僅60mm厚多種管線交錯,施工條件復雜。
天棚輻射采暖系統是將PE-RT盤管預埋設于混凝土樓板內,通過中央機房地源熱泵機組不斷對載體循環加熱,以輻射為主進行熱交換的新方法對室內進行供暖,為住戶創造舒適環境。
3.1.1 現澆樓板施工工序流程
現澆樓板:樓板模板支設、驗收→彈鋼筋位置線→綁扎樓板底筋→清理現場雜物→盤管安裝圖紙路由與底層鋼筋固定→對管路進行裁剪,預留足夠長度→盤管上方施工電氣以及其他預埋管線→盤管打壓并保壓直至混凝土施工完畢→綁扎樓板面筋→管線驗收→鋼筋工程隱蔽驗收→混凝土澆筑。
疊合樓板:疊合樓板:樓板模板支設、驗收→疊合板安裝→清理現場雜物→盤管安裝圖紙路由與鋼筋網片固定→對管路進行裁剪,預留足夠長度→盤管上方施工電氣以及其他預埋管線→盤管打壓并保壓直至混凝土施工完畢→疊合板上部鋼筋綁扎→管線驗收→鋼筋工程隱蔽驗收→混凝土澆筑。
3.1.2 主要施工方法
(1)劃線:根據設計圖紙標出PE-RT管敷設的位置線路,然后引至分水器的供水、回水管。
(2)套管安裝:當供水和回水管穿樓板、墻及穿梁處引至分集水器時,該段PE-RT管路需套上塑料波紋套管保護,以保證PE-RT管完好,無破損及其事故發生。
(3)盤管安裝與固定: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上的盤管布置施工,以相應的間距按劃好的線將PE-RT管用綁帶固定在樓板底層鋼筋上。疊合樓板的天棚管固定在鋼筋網片上,鋼筋網片須根據疊合樓板尺寸和桁架筋間距進行專項設計,并在疊合板工廠即綁扎在桁架筋之間。注意PE-RT管邊緣與墻的距離應為300mm,以提供裝飾布置。盤管時不得將管扭曲或折疊,盤管綁扎時,應避開鋼筋接頭,盤管間距直段按不應大于500mm,彎曲段不應大于250mm,彎曲半徑不小于8倍管外徑。天棚管在經過燈盒附近時,布管應做偏移預留出燈具布置位置,盤管距離燈盒中心大于25cm。
每個環路的管道應為完整的一根,中間不應有接頭。疊合樓板和純現澆樓板相接處,加波紋套管保護,套管兩端距梁150mm~200mm,套管兩端用防水膠帶封堵,落差部位天棚輻射管彎曲半徑大于管外徑10倍。
(4)預留、標記與封堵
和分/集水器相連的采暖盤管必須預留足夠長度,高處結構板1.5m;與分/集水器相連的各采暖盤管支路必須在盤管上做好標記,各天棚采暖盤管頭必須用專業管套封堵嚴實,離開樓板的管路根部添加柔性保護套管進行保護,安裝接分集水器管序排好并做好固定。
(5)天棚輻射采暖管試壓檢驗
盤管固定安裝完畢后,應進行試壓,結構施工期間盤管壓力需保持0.8MPa,試驗壓力需保持為1.2MPa,水壓試驗前,應對天棚盤管與鋼筋網格采取有效的固定和保護措施。
(6)帶壓澆筑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時,澆筑混凝土時系統應帶有0.8MPa壓力,隨時觀察PE-RT管及壓力表,確保PERT管完好,管材的無破損對系統運行至關重要。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天棚盤管系統進行升壓,升壓至規定的1.0MPa試驗壓力在10min內壓降不超過20kPa,且不滲不漏為合格,混凝土凝固后應繼續保持0.5MPa壓力,直至分集水器安裝完畢。
(7)管線標記
現澆樓板天棚輻射采暖盤管輻射完成后、澆筑混凝土樓板前,應使用油漆沿天棚輻射管的位置和走向在本層樓板的底部模板上畫出天棚輻射管的位置和走向。
輻射管的施工質量應按照GB 50242—2017《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T 50243—2016《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及JGJ 142—2012《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的相關要求嚴格的質量控制項目。
3.2.1 質量主控項目
(1)盤管時施工現場氣溫必須在5℃以上。
(2)混凝土內盤管部分不得有接頭。
(3)盤管彎曲部分不得出現硬折彎現象,曲率半徑不應小于管道外徑的8倍。
(4)系統安裝完畢,管道應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注明時,熱水供應系統水壓試驗壓力應為系統定點工作壓力的1.5倍,且不小于0.6MPa。系統在試驗壓力下穩壓1h內壓力降不大于0.05MPa,且各連接處不滲不漏。
(1)分、集水器型號、規格、公稱壓力及安裝位置、高度等應符合設計要求。
(2)輻射盤管管徑、間距和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間距偏差不大于±10mm。
(3)防潮層、防水層、隔熱層及伸縮縫應符合設計要求。(4)填充層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由于在現澆樓板(疊合板)上安裝輻射管在成都尚數先例,此類施工經驗不足,公司對首開樓棟安裝質量進行現場檢查,共檢查300個點,合格點數為244,不合格點數為56,質量驗收僅合格率為81.3%,于是成立了QC小組,開展QC活動。并針對該工程的創優目標,確立了安裝輻射管一次合格率≥90%的目標。
通過查閱文獻、現場調查和專題會議,集思廣益,針對癥結問題,召開原因分析會,找出影響天棚輻射管安裝質量的主要問題,大家集思廣益,對影響目前天棚輻射管安裝質量的主要因素用關聯圖進行了分析,確定了以下五個造成天棚輻射管施工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①盤管受壓破損;②盤管彎曲半徑錯誤;③輻射管安裝位置偏差;④盤管錯誤綁扎材料;⑤套管安裝錯誤。
在施工過程中為防止鋼筋或電管等對塑料管道的劃傷,重物的短距離運輸應采用抬放的方式且應墊支撐,禁止在塑料管上直接進行重物的拖動;上層鋼筋綁扎時,采用存物托架,工作面上搭馬凳跳板作為施工人員馬道。馬凳擺放位置保證離PE-RT管100mm以上,并固定牢固,不允許踩踏PERT管道,電線管采用支架支護,避免任何情況下出現擠壓其下部PE-RT管的現象,支架應綁在下鐵鋼筋的交叉點上,支撐一個構件。
另外,由于電管設計在輻射管上方,且輻射管管壁較薄,強度較低,容易造成天棚輻射管的變形受損,在施工過程中,采取在交叉部位的金屬線管下用管徑比盤管稍大一些的電管廢料作支撐,使盤管不受線管的壓迫。
評價指標單一,只進行基礎理論知識考核,忽視實踐操作能力評價,忽略獨立思考判斷能力、責任心、創新精神等多方面的考量。評價方式不合理,高校往往把考試分數作為唯一的標準來衡量評價學生,一考定“終身”,強調終極結果,忽視過程成長評價,不能全面、全方位地對學生的發展成長狀況進行動態跟蹤評價。[3]評價中缺乏約束監督機制,存在評價不認真、走過場、敷衍了事等情況,致使學生的創新能力測評工作流于形式。
通過增設支撐和施工馬道,有效解決了盤管受壓問題,降低了輻射管癟管,漏氣現象,提升了試壓試驗的通過率。有效地避免了盤管被壓扁變形的現象,符合目標質量要求。
在施工時在同一標高樓板使用DN32專用彈簧彎管器,同時針對設計間距較小時采用回字形布管方式,增大彎曲半徑;在升降板處采用S型彎曲施工方法對角進行,增加彎曲半徑,滿足管道彎曲半徑大于等于8倍管徑的要求。
疊合板和純現澆樓板相接處,加波紋套管保護,套管梁端距梁150mm~200mm,套管兩端用防水膠帶封堵,落差部位天棚輻射管彎曲半徑需大于管外徑10倍。
通過采用盤管器和S型彎曲施工方法,有效控制了管道彎曲半徑,符合目標質量要求。
作業前進行技術交底,嚴禁使用金屬材質綁帶固定盤管,要求使用尼龍拉扣扎帶綁扎,同時規定塑料綁扎帶長度不應小于25cm,寬度不小于8mm。
通過加強對工人的管理,有效杜絕使用金屬綁絲造成盤管管壁被劃傷,塑料綁扎帶過短、綁扎不牢靠,混凝土搗震時候容易松脫,偏離盤管標識線區域的現象。
本工程開間較多,管線布置復雜,容易導致輻射管安裝位置偏差?,F場采用標記定位畫線的方法來確保輻射管安裝位置的準確性。
現澆樓板天棚輻射管敷設完成后、澆筑混凝土樓板前,用油漆沿天棚輻射管的位置和走向在本層樓板的底部模板上畫出其位置和走向,在油漆變干前澆筑樓板混凝土,待拆除底部模板后,沿著樓板下表面的印記再次用油漆描清天棚盤管的具體位置和走向。由于模板會重復使用,項目上使用紅、藍兩種顏色的油漆交叉標記,以避免殘留在模板上的紅油漆印記造成混淆。
疊合樓板天棚管由于布置在預制板上,因此不再要求板下畫線。
通過在現場繪制模板定位線后,輻射管安裝位置偏差≤10mm,符合目標質量要求。
在施工中,發現有個別輻射管直接穿梁的現象,項目部逐一排查,確保天棚管在穿越梁時必須增加保護措施,不得和梁鋼筋直接接觸:在施工中針對戶內部分穿梁處采用DE32PVC套管保護;公共區域穿波紋套管,穿過梁進戶10cm,管井內高出結構板80cm;在公共區域或入戶管道集中處,均勻排布天棚管道,使之不影響澆筑。套管在出梁兩端最少保留150mm~200mm,且應用防水膠帶封堵。
通過嚴格排查,實現所有天棚管穿梁均有套管保護,有效避免料穿梁位置癟管現象,打壓實驗壓力得到提高。
2020年11月20日~2020年12月15日項目QC小組對完成的施工樓棟天棚輻射管安裝質量進行全面復核驗證,隨機抽查186個點,合格點數達到178個,合格率達到95.7%,現場天棚輻射管安裝質量優良,通過打壓試驗,所有壓力滿足規范要求,圓滿完成設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