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 丹
石油精神、鐵人精神、奉獻精神,在友誼站匯聚成了“友誼精神”。
“我們代表的不光是自己,還是中國石油的品牌形象。”這是哈爾濱公司友誼加油站的晨訓和宣言。
“友誼站員工都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哈爾濱公司經理劉延奎說。
令友誼站自豪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獲得了很多榮譽——
2015年,中國石油黑龍江銷售公司“青年文明號”。
2016年,中國石油黑龍江銷售公司“2015年度先進集體”,中國石油“保后路、增份額、增純槍、增效益”勞動競賽“先進集體”,中國石油黑龍江銷售公司“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國石油“綠色基層加油站”榮譽稱號,中國石油“油品銷售百座示范站”。
2017年,黑龍江省總工會“工人先鋒號”、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鐵人先鋒號”。
2018年,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人先鋒號”、中國石油黑龍江銷售公司“2017年度先進集體”。
…………
“這些榮譽,充分肯定了友誼站具備的任勞任怨、不辭辛苦、敢于擔當的中國石油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奉獻精神。”劉延奎表示。
2020年,友誼站站經理魏春來給黨員們上了一次有意義的黨課。
在組織大家觀看大慶油田會戰紀錄片時,他讓每位黨員把一塊濕毛巾搭在自己的腿上。看完之后,大家把毛巾拿下來時都感覺到腿上濕漉漉的,關節很疼。
苦不苦,想想大慶石油會戰。“大家感受一下,大慶會戰的時候,人都天天泡在水里,趕上三年自然災害沒什么東西吃,有時餓了就喝點醬油……”魏春來說。
地處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石油精神的發源地的黑龍江省,友誼站不僅努力保持著全省銷售企業的龍頭位置,而且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石油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形成了“友誼精神”。
“友誼精神”的內涵,是舍我其誰,敢為人先。
“像我們道里片區19個加油站,每天油品銷量500多噸,友誼站就占了將近100噸。他們不斷提質增效,一個站每天10多位員工帶動了片區一年油品銷量達到20萬噸、非油銷售額超過2500萬元。這確實是一件足以讓人感到驕傲的事情。”哈爾濱公司道里片區經理于成龍表示。
6月,班組日常工作考核結果出來后,黑龍江省勞模、哈爾濱公司優秀共產黨員黃小亮發現自己的班組竟然被李楓班組超過了。問題出在哪里呢?原來是這個月李楓班組的加油班次比他們多了一個。“我們下月多一個班,一定要贏回來。”黃小亮心想。
每個組的加油量現在都已經達到滿負荷了,效率差不多。即使這樣,大家也憋著勁兒,你爭我趕。
7月,黃小亮帶領的尖刀班組重新奪回冠軍。兩個班組的油品加出量差不多,最終評分尖刀班組勝出是因為他們按照公司的要求增加了燃油添加劑銷售。兩個班組都完成了公司下達的目標任務,但黃小亮班組超額完成,最終在非油品銷售總額得分多于砥柱班組。
在友誼站,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成為油站經營的亮點。支部開展的“油品非油品流動紅旗評比”“比學趕幫超,油站相互看”“用業績讓黨徽更閃亮”等黨建+業務融合競賽,每位黨員積極樹立責任意識、競爭意識和效益意識,在你追我趕的競技狀態下更好地完成了經營指標。
用實際行動去奉獻,在自己的工作中體現鐵人精神,是友誼站每一位黨員和員工的畫像。
“作為一名黨員,我在前臺努力起到一個標桿的作用。每當為顧客解決了問題,我都感到挺榮幸的。這個時候,鐵人精神、奉獻精神在我的內心一下子升華了。”友誼站便利店營業員劉超說。
敢為人先,無私奉獻,匯聚成了“友誼精神”!
“前兩天我一走進站里,看到地上放了幾個滑板,好像還挺貴的,員工說是剛才有幾個小孩放在這兒的。第二天來了幾個孩子把滑板取走了。這些孩子知道,放我們這兒的東西丟不了。”魏春來笑著說。
“小孩子們都知道,只要看到中國石油的牌子,走丟的時候就去找穿藍制服的,保證會幫你找到家長。”于成龍說。
于成龍表示:“作為中國石油的銷售企業,我們承擔著履行社會責任的義務。”
冰城哈爾濱,冬天特別漫長。友誼站員工在義務為街道清雪的同時,會到市區主要街道為辛勞的環衛工人、清雪車司機、交警、巡警等人員送上準備好的熱姜紅糖水,為他們驅寒。友誼站的站房內還設立了愛心驛站,隨時為出租車司機、環衛工人、交警和巡警、路面維護人員以及偶爾迷路的老人和身體突感不適的行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為他們提供衛生間、飲用水和臨時休息場所。
愛心服務,為友誼站贏得了口碑。友誼站代表哈爾濱公司的64座愛心驛站接受了龍廣廣播的采訪,向廣大市民展示了國企的擔當和良好形象。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友誼站同樣站排頭、勇擔當。黨員沖鋒在抗疫保供一線,充分彰顯了黨員的責任擔當。

◇歡迎來友誼站領略冰城哈爾濱的風情萬種。 攝影/魏春來 趙 赫
2020年年初,黑龍江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魏春來首先組織員工做好防疫工作。每當有防疫或運送病人的車輛來到油站時,他都會第一時間為車輛加油。他和醫護人員隔空揮手、互相鼓勵的畫面,深深地鼓舞了身邊的員工。魏春來的事跡,也被當地媒體和行業媒體爭相報道。
讓于成龍非常感動的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友誼站一線員工沒有一位請假,全部24小時堅守油站。“魏春來對我說,那段時間,員工們真的很辛苦,但一個都沒有掉鏈子。”
為了把疫情給油品銷售的影響降到最低,友誼站的員工把客戶拉到微信群里,及時和他們互通信息。他們會經常問顧客:我們便利店的商品非常豐富,看看您需要什么?
有些被隔離小區的居民購物十分困難,友誼站黨員就積極帶頭開展送貨上門服務。“他們把顧客購買的商品用一個漂亮的包裝袋裝好并且做好消毒,送到顧客的小區外面告訴他們來取,非常溫馨。”哈爾濱公司人力資源部副主任遲紅說。
不忘初心,奉獻不止,共同擦亮寶石花!
迎朝陽、伴晚霞。
每當夜深人靜時,友誼加油站才能開啟安靜模式。便利店內辛苦工作了一天的員工已下班回家休息,養精蓄銳準備下一天的工作。晚班加油員在晚高峰后,也可以趁著車少時輪換著休息。
一槍一油總關情,友誼站里友誼深。
友誼站導入阿米巴經營管理模式后,員工的加油量直接與收入掛鉤。員工每天可以從系統中看到自己賺了多少錢,從而更加意識到“我做的每件工作都是與自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每一項工作都不白做”。在這樣的氛圍下,友誼站全員時刻把效率放在心上,真正做到了提效創優、服務鎖客。
為了幫助班組員工提量創效,黃小亮每天在加油的同時不斷觀察加油現場和客戶狀態,總結出經驗傳授給大家。他告訴員工,對待不同的顧客要有不同的方式方法,見機行事。例如,每次趕上下雨天,站里車少,來加油的客戶好幾個都是跑空了才不得已來加油,來了說就加100塊或者50塊,等天氣好時再來加油。遇到這種情況,不妨勸顧客一句“加滿吧”,一天下來能多提高10噸的銷量。
作為友誼站3個加油班組長之一,黃小亮每次午飯總是最后一個吃。因為他要給班組內所有的加油員替班,讓他們先把午飯吃了。在加油員們輪流吃飯的時候,黃小亮為不斷進入站內的車輛加油。
“我為提質增效出點子”,是友誼站在阿米巴模式下持續開展的一項活動。
“我當加油員前做過電工。站里有些電器線路損壞,我要通過自己的能力將它修好,為站里節約維修費。”加油員郭念尊把自己的點子寫在一張小小的便簽上。他的點子和許多員工的一起,貼在了友誼站的“學習園地”內。
“年初疫情嚴重的時候,快遞和郵遞業務暫停,站內自助售卡機的IC卡讀卡器卻出故障了,聯系廠家后得知零件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郵寄過來。”魏春來說。這時,他突然想起了那張便簽紙,便叫來了郭念尊。郭念尊利用午飯時間,拿著小電筆和錫焊刷刷點點,竟然把設備修好了。此舉不僅節省了費用,維持了現場設備的正常運行,而且提升了客戶的感受度。
大家開動腦筋,思想碰撞,果真形成了油站提質增效的動力。
截至目前,友誼站的單日最高銷量達到了116噸。雖然受到前期疫情的影響,但這個成績讓魏春來感到特別高興。“6月12日,為什么我記得這么清楚。因為那一天是我結婚的日子,晚上一看報表116噸!我覺得這是員工們給我的最好的禮物。即使我沒在現場,他們依然做得這么好!”
互幫互助,共促銷量,同為萬噸站添磚加瓦!友誼站,誓爭第一。友誼站,樣樣爭第一。友誼站,永遠行進在第一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