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 波
作者為中國石化廣東石油肇慶分公司經理
肇慶石油緊抓鄉村振興發展機遇,努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奪得先機。

◇服務上門,農戶認可。 攝影/葛劍文
中國石化廣東石油肇慶分公司結合企業發展需要,把握地方“十四五”規劃綱要精神,重點關注經濟發展水平高的鄉鎮網點,主動融入鄉鎮規劃,積極搶占成品油市場空白點,爭取在城鎮整體規劃時同步推進網點建設和升級,提高優質網點占有率,增強鄉村市場的控制力。
一是著眼鄉鎮網點規劃,發展鄉鎮潛力網點。根據政府政策導向,結合各鄉鎮經濟、交通發展戰略規劃和目標,以扶貧項目為切入點,考慮道路車流、客戶出行習慣和競爭對手所處的位置,對加油站網絡空白且具有發展潛力的鄉鎮以拓為主,“一鎮一策”主動出擊,通過收購、租賃、合資、聯營等方式,爭取布點建站,搶占市場的空白點。
對自有加油站網點且市場控制力較強的鄉鎮以穩為主,通過升級改造等方式提升加油站內涵,完善服務配套設施,提高加油站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肇慶石油以精準扶貧方式,發展了具有市場增量潛力且位于網絡空白點的鄉鎮站點3座。
二是抓住基建規劃契機,盤活閑置網點。抓住“鄉村振興戰略”機遇,密切關注各縣區規劃發展情況,對鄉村閑置加油站資產發展潛力進行調研評估,對因路網變化帶來發展潛力的閑置網點,通過改造或重建啟動復營1座。
對因農村公路發展可能被征收的加油站,爭取通過置換、拆一補一等方式優選站址,盤活資產2座;對無復營潛力、無法征收置換的關停站,爭取政府成功收儲3座,多渠道擴大招租6座。
三是緊扣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美麗鄉村油站。肇慶石油緊扣“美麗鄉村建設”主題,對位于8個重點鎮的加油站,結合鄉鎮定位,“一站一策”科學合理制定加油站建設方案,運用鄉村特色文化、傳統文化和田園元素對加油站進行包裝,在空間條件允許的加油站多形式展示鄉村的歷史文脈和人文風俗,將質樸鄉村文化氣息與現代智慧加油站建設理念相融合,全力打造具有鄉村特色的美麗加油站8座,使之成為所在鄉鎮的地標性建筑,擴大了品牌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隨著鄉村基礎建設、產業發展和交通網絡的完善,鄉鎮油品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銷售企業應以市場和客戶為中心,升級完善加油站功能配套,優化加油站現場管理,有針對性開展差異化營銷活動,構建鄉鎮市場“一鎮一策”營銷體系,深挖鄉村成品油市場潛力。2018年以來,公司17座純鄉鎮站汽油銷量年均增長9%,其中2020年增長率達到11%。
一是完善功能性增值服務,打造高效現場。圍繞加油站“五率”目標,“一站一策”調整優化加油站油品結構、油槍布局和營業時間,升級完善洗車、換油、加水、自助設備、休閑等功能配置。
針對鄉村自駕游的快速發展,加強與當地旅游單位、住宿酒店合作,將加油站嵌入各類指引手冊,在景區附近、重點道路設置加油站路線指引牌,站內增加休息、地圖、應急維修、應急藥品等系列便利服務配套設施。
二是緊抓目標客戶,開發做大油品站外銷售。把握鄉村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契機,以重點工程項目和重點產業用油客戶為突破口,分級開展線上與線下多渠道、全覆蓋走訪,組織鄉鎮加油站對周邊5公里的客戶進行調研,全面摸清工程項目、廠礦等客戶的基本情況,建檔立冊,利用折讓、優惠、油非互動等方式,提供用油咨詢、送油上門等“一條龍”服務。
三是豐富專項營銷模式,做大零售。針對農村“三夏”“三秋”農業用油特點,鄉鎮加油站應主動調整優化油站營業時間,拓寬服務范圍,開辟農機綠色通道,提供“送油到田頭”服務,鎖定“田頭銷量”。
鄉村摩托車較多,鄉鎮加油站可以結合場地實際打造摩托車加油專區,改造摩托車專用加油槍,通過定點定人服務、優化結算方式、規范現場指引等方式提高摩托車的加油效率,減少車道堵塞,加快大車的進站率和通過率。
以加油卡為載體,加大“鎮村通”“村村通”公共交通項目的開發力度,加大營銷資源在鄉鎮重點站的投放力度,發揮洗車網點的引流作用,發展會員客戶。同時,把握鄉村地區“三日一圩”出行采買和春節、清明、中秋等傳統節日返鄉車流,細化用工和排班,打好服務質量牌,抓住銷售行情,做大加油站的油品零售。
肇慶公司積極推動鄉鎮便利店網點升級營銷,提升易捷便利店與當地民眾的關聯度,提升易捷便利店賣場展現力及商品的表現力,進一步擴展了便利店的消費空間。2018年以來,公司17座純鄉鎮站非油品營業額年均增長41%。
一是迎合鄉鎮消費需求,做實非油品零售。針對鄉村商品消費者更注重實用性、實惠性的特點,在培育客戶對主打商品消費習慣的同時,根據鄉鎮市場客戶群體及消費習慣、消費水平,升級商品配置體系,引進袋裝食品、大眾品牌的日化品等符合市場需求的商品,挖掘鄉村居民的日常消費潛力。
二是發揮品牌優勢,助力農產品拓展銷路。根據各鄉村地區產業發展特點,制定“一站一策”,加大與鄉村產業基地的合作,引進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市場競爭力的高品質農產品,開設“特色土特產”營銷專區,充分發揮線下便利店網點優勢和線上易捷商城平臺優勢,幫助農產品拓展銷路,延伸產業鏈。
三是打造綜合服務站,拓展非油促轉型發展。根據各鄉村經濟和旅游、養老產業發展情況,在經濟較好、旅游業較興旺的鄉村,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集合加油、日用百貨、餐飲、文化休閑、便民服務等多業態的綜合服務站。
主動融入鄉村特色經濟,搭建共贏發展平臺。試行與當地文化產業和旅游景點合作,打造旅游綜合服務站,在提供便民服務的同時開展景點門票、土特產銷售等產品銷售,滿足客戶“一站式”消費需求。
四是完善電商平臺,做大線上非油市場。近幾年,電商行業的交易規模每年保持著30%以上的增速,鄉村居民在電商市場的消費能力不斷提升。因此,公司要加大力度,有針對性做好電商平臺,做好線上非油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