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西藏某機場,一男子點了一份餛飩,覺得58元的價格太貴,于是把桌上的辣椒油和醋全部倒進碗里吃,以求實現“吃虧最小化”。該視頻流出后,網友一邊倒吐槽——“傷敵800自損1000”“吃完再倒,折磨自己干啥”“為什么機場的東西能貴得那么離譜”……
近年來,交通場站的餐飲價格奇貴,已經不是新聞。對此,不只是普通人常常吐槽,一些名人明星也不乏抱怨,說“在機場吃的不是飯,是錢”。即便如此,似乎仍然撼不動類似高價餐飲。
主管部門也留意到了這種呼聲,并做出了一些反應。2018年,民航局出臺《關于進一步提升民航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要求“推動機場餐飲‘同城同質同價,發揮機場服務質量評估作用,創新機場特許經營管理模式,杜絕候機樓餐飲服務亂收費”。然而,如此“指導意見”應者寥寥、落實無果,全國除了少數幾個機場調整了餐飲價格外,其他地方的機場物價仍是高高在上。
上有所治、下有所應,已然成為擺在這些場所及餐飲店鋪面前的現實命題。近些年來,被吐槽的高鐵餐飲已經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改觀。這一次,消費者吐槽58元一碗的餛飩,或許不會對機場有多少觸動,但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用腳投票”,日積月累,這真是一件好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