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圖/新華
2021年11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簡稱《決議》),備受關注。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以“決議”命名的文件很少。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指出,此次全會通過的《決議》,是黨的歷史上第三個歷史決議。另外兩個歷史決議,分別是1945年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及1981年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中宣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王曉暉說,前兩個歷史決議產生的歷史條件、時代背景、所要解決的問題有所不同,但都是在重大歷史關頭作出的,都對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認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對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的奮斗歷程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既有客觀需要,也具備主觀條件。”
武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祝捷專門研究過黨內法規和黨內規范性文件。他說,“決議代表對這件事情的共識,它并不是行為規范,行為規范通常叫意見或者決定。決議的思想性、理論性、意識形態性非常強。”祝捷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討論歷史問題、形成共識,這本身就體現了中國共產黨解決歷史問題的制度思維。此次出臺的文件再用“決議”二字,一方面希望繼承此前兩個歷史決議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過決議來統一全黨的認識。
回看前兩個歷史決議,它們都形成于中國共產黨事業發展的重要節點,并且都用了相當長的時間廣泛征求意見,反復討論修改,也都起到了統一認識的效果。
《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是延安整風運動的重要成果。曲青山曾撰文指出,整風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對重要歷史問題的嚴重爭議、思想斗爭過火等問題,引起了毛澤東的高度重視。他意識到,如果不能解決好黨的歷史問題,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團結統一。為此,全黨用了一段時間集中而有針對性地學習討論,并且對錯誤路線進行深入批判,在大家有了比較統一的認識之后,第一個歷史決議的起草工作開始啟動。
起草過程中,黨的高級干部對此有多次討論,并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見,稿子重要的修改有七次。
30多年后,第二個歷史決議《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問世。曲青山指出,當時,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新時期解放思想、撥亂反正的歷史轉折之中,黨內外存在一些對新的路線方針政策、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問題的錯誤認識。特別是如何評價毛澤東的功過和毛澤東思想,成為黨內外、國內外高度關注的一個重要政治問題。因此,黨中央認為,要順利推進改革開放,全面完成撥亂反正,必須正確認識新中國成立以來黨所走過的道路,全面總結這一時期的歷史經驗,并對一些重大歷史問題作出結論,以分清是非,統一思想。
正如鄧小平所說:“過去的問題已經結束了,需要作個總結,不走這一步不行。”如同第一個歷史決議,這個決議也經歷了長期反復的修改。
時間又過了40年,中國共產黨的事業發展走到了一個新的歷史節點。祝捷指出,今年是建黨百年,我國正處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實現。全黨全國正走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趕考之路上,即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這個時刻,中國共產黨亟須對第一個百年的成果和經驗進行總結,為第二個百年提供智慧支持。
另一個時代背景是,我國正面臨著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尤其是后者,在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影響之下,變局加速演變,我國面臨的情況之嚴峻、問題之復雜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中國共產黨有必要去總結、鞏固自己的經驗,明確未來前進的方向。
除此之外,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在2022年召開,這構成了這個決議的第三個歷史背景。祝捷認為,在二十大這個面向第二個百年的第一次黨代會上,中共中央會提出新的路線圖、戰略謀劃和重大舉措,成為邁向第二個百年的宣言書。此時問世的第三個歷史決議,可以使全國人民形成統一思想,團結一致向前沖。
王曉暉在十九屆六中全會閉幕后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前兩個歷史決議主要總結黨的歷史教訓、分清歷史是非,而這次決議主要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
他說,從建黨到改革開放之初,黨的歷史上的重大是非問題,前兩個歷史決議基本都解決了,其基本論述和結論至今仍然是適用的。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鄢一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正是因為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需要更加明確地回答,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我的道路是什么、我為什么會成功、我接下來要怎樣繼續成功。
鄢一龍說,“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從歷史脈絡與歷史敘述中確立自我身份,真正明白我是誰,才不會迷失自己,才會更加清醒、自覺、主動地向前走。
決議對各個歷史時期重大成就、背后的原因、經驗、當時的時代背景等,都有深入的闡釋。受訪者都提到,前些年,學界對各個歷史時期的功過是非、彼此之間的關聯是存在爭議的,“把主流敘述和其他敘述混淆起來”。而此次決議則給出了明確的判斷,并回答了這個關聯性。
比如,決議指出,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以胡錦濤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則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以習近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鄢一龍指出,決議不僅對各個歷史時期作了深入闡釋,還重點論述了當前的新時代特征,進一步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像幾十年前中國的解放思想一樣,此次決議也將推動新的思想解放。“很多人身子上進入了新時代,但頭腦并沒有進入新時代,沒有實現認知的迭代升級。”他認為,這個決議確立的史觀,有助于破除一些人頭腦里的新型教條主義,更進一步理解新時代的深刻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