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艷
【摘要】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是采用具有開放性和可議性的“議題”,在充分發揮個人智慧的基礎上,師生共同合作,理解群文的閱讀教學模式。在山區縣高中學校開展古詩詞群文教學,有一定的難度,教師不妨綜合課內外古詩詞,系統地推進群文閱讀教學實踐,讓學生在多文本閱讀中學會閱讀,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山區縣高中;古詩詞;群文教學;探究
在山區縣高中學校開展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進展緩慢,收效甚微。那么,山區縣高中學校應當如何實施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呢?
一、確定議題,認真選擇群文文本
山區縣學生由于成長環境與學校資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閱讀量相對較小,因為“讀不多”,所以“讀不懂”“不愛讀”。在群文閱讀初級階段,大量新知識的涌入,讓他們無所適從,這就要慎重選擇群文閱讀的文本,確定適宜的議題。
比如,李清照是著名的婉約派女詞人,也是學生最熟悉的女詞人,但學生對李清照的普遍認識,只是一個閨怨女子。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李清照,我擬定“一樣愁字別樣情”的議題,選擇了李清照的四首詞作為范本,分別是前期的《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蝶戀花·離情》,后期的《聲聲慢·尋尋覓覓》《武陵春·春晚》。在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對幾首詞進行比較閱讀,并猜測詞中的情景以及詞人的感受,讓學生對作品有初步的了解。再結合詞人經歷與詞中景物,深層次探討李清照“愁”的不同內涵,從而明確李清照的“愁”在南渡前后期的不同之處。
二、注重方法,指導解讀群文文本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重指引,降低古詩詞群文閱讀的難度,使學生學會閱讀。
“豪放派”是宋詞的重要流派,作品有相同之處,但不同的作者,情感與詞風定有所不同。在探究“豪放詞”的特點時,我確定了“各具豪放,別樣詞風”的議題,選了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辛棄疾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陸游的《水調歌頭·江左占形勝》作為文本,以“知人論世”“舉一反三”的方法,解讀四首詞。學生通過分析意象與意境、遣詞與練句的方式,深入解讀文本,從而明確“豪放詞”的特點。
三、合作探究,共同構建群文閱讀模式
在以“蘇軾——吾心安處是吾鄉”為議題展開的古詩詞群文閱讀教學中,我整理了蘇軾的眾多資料,讓學生對東坡的仕途、詩和美食有了全面的了解,初步認識“朝廷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的蘇軾。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把學生分成了三大組,分別就蘇軾被貶謫期間所寫詩詞中的三大意象“明月、孤鴻、風雨”進行群文閱讀。這三大組又分為若干小組,讓他們收集詩詞,小組內部討論后,到小組間進行交流,最后,以學生的群文閱讀優秀成果作展示性總結。
教師要對群文閱讀有更為深入的研究,并有序有法地將其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從而使山區縣高中生也能掌握群文閱讀的方法,同時提高對古詩詞的學習和探索興趣,感受中華文化詩詞之美。
參考文獻:
[1]孫利蘭.《淺談蘇軾詞中的意象》.[DB/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64ce6a0690c69ec3d5bb7572.html
[2]]群文閱讀.搜狗百科.[DB/OL].
https://baike.sogou.com/v75964806.htm?fromTitle=%E7%
BE%A4%E6%96%87%E9%98%85%E8%AF%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