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典
摘要:一直以來,水資源是人類生活中一種重要且必需的資源,同時也是一種緊缺性資源。我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嚴重匱乏,處在世界平均水資源人均占有量之下,并且我國在水資源的地域分布上也存在著嚴重的不均問題。所以,合理利用水資源是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一項惠澤子孫后代的偉大功績。另外,隨著我國現代農業水平的不斷發展,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推動現代農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應用
引言
在農田水利建設過程中,節水灌溉技術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它能夠有效的節約水資源,減少了因灌溉而造成的浪費;同時還可以促進當地的生態環境發展,實現可持續化的可持續化的目標。所以,在進行農田水利工程的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究中,要充分的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灌溉方式,從而保證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
1關于節水灌溉技術的基本概述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型灌溉方式,節水灌溉技術就是其中之一。這一技術手段的全面開發和廣泛應用是在傳統灌溉方法的基礎上,致力于實施農業基本灌溉標準。同時也大大節約了水資源,符合當代農業發展的理念。要充分發揮這一技術手段的優勢,必須綜合考慮作物種植規劃、水文氣候條件等多種因素,保證理想灌溉效果的順利實現,同時使水資源的利用更為合理。應用節水灌溉技術的關鍵是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保證灌溉環節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為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增添動力,真正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而農田水利工程是為了保障農業種植活動有條不紊順利展開的關鍵性工程,也屬于民生工程的基本范疇,該類工程的建設使農業生產活動順利推進,全面考慮廣大農村區域農田水利設施的具體應用效果,無論是對農業活動本身還是對農村生活,都有著顯著的現實意義。分析我國農田水利工程的基本特征,表現如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速度加快,建設環節,將工程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等系統考慮在內,保障農業活動順利展開,使得人與社會呈現和諧發展的態勢。農田水利工程的主導者也轉變為廣大農民,全面掌握區域內農業用水狀況,各類作物的生長實際,就水利設施相關問題征集群眾方的建議,爭取政府資金支持等。
2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存在的問題
2.1節水灌溉工作缺乏合理性的規劃
農田水利工程中的節水灌溉技術非常重要,只有做好了前期的規劃設計,才能保障節水灌溉技術應用的有效性。但在實際應用中,往往缺乏全面的規劃設計,導致節水灌溉效率低。雖然當下很多農村地區都在積極推進節水灌溉工作,但因為農村地區的發展能力有限,節水灌溉理念落后,且節水灌溉的實施受技術、人才和資金等方面的約束,使得前期的規劃設計工作不足,造成節水灌溉技術規劃方案不符合農田水利工程的現實要求。
2.2管理職責不明確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使得區域與區域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程度減弱,但是減弱不代表消除,區域農業發展情況也參差不齊。部分經濟發展態勢良好的區域,在農業灌溉技術研究方面初具規模。但是,部分地區經濟發展仍然落后,從而導致節水灌溉技術在實際應用環節面臨著重重困境。管理工作開展不到位,管理職責不明確就是表現突出的問題。例如專業化人才欠缺,導致灌溉處于過于自由的狀態,管理工作開展環節沒有將具體的職責明確到個人,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分工、合作不明確,干擾水利工程的順利建設,出現無人管理的窘境,導致水利工程無法發揮其預期的功能。
3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應用分析
3.1噴灌技術
噴灌技術是利用噴頭和一些噴霧裝置對農作物進行大面積灌溉的技術。在采用噴灌技術時,由于灌區位置不同,灌溉技術人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設計噴灌裝置的各種設備參數,并將自動化技術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對于水資源連續、無障礙、可靠、動力設施齊全、占地面積大的作物區,可采用中心支撐井、平移式或卷揚機式噴灌裝置相結合的方式。另外,針對丘陵地區和農作物分布比較零散、分散、水源不足、沒有電力保障的農作物地區,需要使用小型和輕型的機組式噴灌系統,而這種小型和輕型的移動式噴灌機組在設置灌溉面積時,要按照每千瓦0.667公頃的參數進行設置。此外,噴灌系統設計時還要在滿足風速的情況下,按照噴灌強度、噴灑水利用系數、噴灌均勻系數、噴灌霧化指標的要求來實施;并且噴灌強度不能高于土壤允許噴灌的強度。在噴灌系統日運行的時間控制方面,每天的運行時間需要控制在12-18小時,最大不能超過21小時。一般情況下,噴灌技術的操作比較簡單,只要設置好相關的參數,即可進行自動化灌溉,與傳統漫灌方式相比,可以節約四成以上的水資源,大大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3.2微灌技術
微灌技術一般被當作輔助灌溉技術來應用,在應用過程中往往會與噴灌、滴灌等技術結合使用。微灌技術的應用,可以滿足不同農作物的用水需求,一般在大棚農作物的種植中有廣泛應用,能夠保證灌溉的科學性,還能借助小管道將肥料注入水中,讓水和肥料直接作用在農作物的根部,在補足水分的同時,還能為農作物補充所需養分,不僅可以實現節約水資源的目的,還能避免水分的蒸發和流失。
3.3渠道防滲透技術
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提高水資源的輸送效率和質量是整個工程的重要環節。在水資源運輸過程中,需要注意水的運輸效率和防滲。因此,相關科研人員應積極將防滲技術應用于水運工程的整個施工過程,以確保水資源的運輸質量,避免運輸過程中因滲漏造成水資源的浪費。采用科學的工程施工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這一問題,保證水資源能夠保質保量地輸送到農田灌區,這是提高灌溉效率和灌溉質量的基本前提。在水資源輸送設備的建設中,加強防滲漏技術的應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在傳統思想意識里,農田水利工程的輸送設施主要是由石頭和磚塊砌建而成的渠道,并利用混凝土對渠道表面進行處理,最終達到防滲漏的效果。這種工程技術需要建造U型的輸送渠道,對有效提高水的輸送效率、防止水資源的浪費和滲漏具有一定的作用。
3.4滴灌技術
與傳統灌溉技術相比,該技術節水率高達40%。滴灌技術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灌溉技術,通過專有的管網、出水管或滴頭,將一定壓力的水過濾后以水滴的形式直接滴入植物根系。不同作物的需水量不同,滴灌技術可以根據作物的需水量科學地控制水流。因此,滴灌技術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靈活調節水量。使用滴灌技術,水資源消耗非常少,水資源浪費的問題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因為滴頭的流道比較小,在灌溉的同時極易堵塞。隨著自動化技術在滴灌技術中的應用,滴灌技術必將迎來新的發展,節水效果將更為理想。
結束語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農田水利項目建設過程中,節水灌溉技術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它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還能促進農業的發展和農民的經濟收入。所以在進行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時,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灌溉方式,并對其實施科學的管理與控制。
參考文獻
[1]楊偉.試析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7):78+87.
[2]喬秀梅,陳宇,牟善軍.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與財富,2019,(33):315.
[3]王苗,吳玉秀,張曉煒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20,51(1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