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經濟社會高度發達,現代環境設計的藝術水準也隨之發展和提高。如何在提高環境設計水準的同時,充分繼承和發揮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元素深度融入環境設計的每一個環節,展示本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蘊,就成了每個民族的重要使命和當務之急。本文主要闡述了如何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元素浸潤到環境的設計理念中去,彰顯出中華兒女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行業素質。
關鍵詞:裝飾藝術;藝術設計;融合
我國的傳統裝飾藝術就一直在全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其獨有的審美和工藝也表現出奇妙的色彩。但是隨著近代中國在國際當中的聲音逐漸減小,以及西方文化的不斷沖擊,傳統裝飾藝術逐漸在藝術舞臺當中成為邊緣化的角色,取而代之的則是歐美的裝飾藝術。當然,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國人對于傳統藝術回歸的聲音也越來越多。的確如此,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發揚好自身民族的傳統文化,才能夠為自身的不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傳統裝飾藝術的內涵
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發展歷程當中逐漸形成的傳統的審美藝術,這種審美藝術并不只是用作使精神得到愉悅,還有著非常突出的使用價值,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過去,傳統裝飾所蘊含的藝術意義非常有限,而在當下,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成熟,人們對于藝術的鑒賞能力和視角也在不斷完善,因此能夠引起更加深入的了解。
1.1裝飾的概念
裝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對于使用者來說,其不僅可以承擔一部分的實用功能,還可以美化生活,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感受。而對于創作者來說,其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出無數人喜愛的藝術佳品。隨著時代的發展,裝飾品逐漸剝離了自身的實用功能,開始向純審美價值靠近,進而發展成為一門藝術門類,作為發掘和展現美的一種重要形式而存在。
1.2中國傳統裝飾藝術概述
中國的傳統裝飾藝術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生產力并不發達的遠古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自發性的裝飾行為,例如使用天然的事物來對周圍的環境或者所使用的器物進行裝飾,有時其中蘊含著創作者的某些寓意,有的則單純是創作者的信手拈來之作。隨著漫長歷史的推移,逐漸形成了具有系統性特征的傳統裝飾藝術,創作的載體有的是陶瓷,有的是畫本,有的是門窗,有的則是剪紙,不一而足,并且逐漸開始成為一種風俗或者說與風俗緊密的捆綁在一起。比如,在中國人傳統的新年習俗當中,應當使用紅色的紙來制作剪紙和對聯,有的還會在門上貼上門神圖畫,這些本身是一種民俗,同時也是一種裝飾。在民眾當中大規模地進行普及。如今隨著技術的發展,完全可以使用高效的機器來生產同樣甚至更高質量的藝術品,為人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二、傳統裝飾藝術所具有的價值
傳統裝飾藝術所具有的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面。將傳統裝飾稱作為藝術,自然是其中蘊含著多重價值,能夠成為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工具,也能夠成為反映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在探討如何將傳統裝飾藝術與現代設計藝術相結合之前,應當首先明晰傳統裝飾藝術所具有的獨特價值。
2.1傳統裝飾藝術的生活價值
傳統裝飾在剛開始發明時具有非常濃厚的實用意味,不少原始民族都將裝飾藝術廣泛應用于傳統儀式活動當中,從古代到現代,不少裝飾品本身就是作為一項日用器具而存在的,比如說中國陶瓷,除了具有觀賞意味,也可以承擔一定的使用功能,具有非常濃厚的生活氣息。
2.2傳統裝飾藝術的人文價值
裝飾是生活當中的一部分,這就決定了傳統裝飾藝術有著非常明顯的人文氣息,最典型的代表便是與各種民俗相結合。比如在古代,會在粉墻上進行繪畫,繪畫的內容一般都是一些傳統美德的典型代表,有的是倡導孝順恭敬,有的是倡導用功讀書,有的是倡導尊重自然,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希望人們在觀看這些畫作時可以產生強烈的認同感,進而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形成自覺地遵守和約束,起到撥亂反正、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
2.3傳統裝飾藝術的美學價值
作為一門藝術,一門表現形式極為豐富的藝術,就繞不開對傳統裝飾藝術美學價值的探討。首先,傳統裝飾藝術具有非常豐富的意蘊之美。所謂意蘊之美,即其中蘊含有豐富多彩的內容,從中可以看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傳統文化所具有的獨特價值。其次就是形式之美,傳統裝飾藝術的流行并不是由外力強行推動所影響的,而是由于自身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受到了民眾的喜愛而產生的自發現象。觀察傳統裝飾藝術就可以發現,傳統裝飾與中國傳統審美之間的聯系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說,傳統裝飾的設計形式能夠很好地迎合中國人的審美情趣,與民族的精神特點相契合。在中國傳統裝飾藝術當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往往要由經驗最為豐富的匠人負責,技藝的不同也能夠看得出工匠的付出與努力,為此在漫長的歷史當中,誕生了許許多多的裝飾藝術名家,所傳世的作品無一不是精華的凝練,其往往能夠通過寥寥數筆就能使簡單事物活靈活現。
三、傳統裝飾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開始進入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社會階段,國際之間的文化交流也變得更加頻繁和深入。傳統裝飾文化并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逐漸逝去,而是隨著更多元文化的加入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正是因為與現代文化的融合而使其能夠在歷經數千年的發展以后煥發生機,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并喜愛傳統裝飾藝術,傳統裝飾藝術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應用空間。以下是對傳統裝飾藝術在現代設計當中應用情況的簡單介紹。
3.1構造傳承
在古代的裝飾藝術當中,布置和構型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理念,有時候并不是裝飾器物存在問題,而是構型并沒有做到完美的契合。時至今日,現代設計的一大原則便是講求構型,雖然所使用的裝飾物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但這種構型審美理念卻是亙古不變。
3.2精神傳承
傳統裝飾藝術當中的許多具體形式已經很難在現代社會當中進行廣泛應用,但是其作為一種精神卻原封不動地傳承了下來,成為代表中華文化的一種精神符號,在中國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東方文化。東方文化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和復雜的表現形式,但就是因為其不同,與西方文化存在差異,才使其具有了獨特的價值。通過中國文化影響力的不斷提高,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并接受了傳統裝飾藝術,反過來,通過裝飾藝術又能夠加深群眾對于中華文化的了解,二者相輔相成,為中華文化在國際上與西方文化進行競爭創造了條件,也成為保護中華文化免遭西方文化沖擊的有力護盾,在當前以及可預見的未來都會不斷地發揮作用。
四、結語
總的來說,傳統裝飾文化在歷經過時間的洗禮和技術的革新以后,能夠成為振興民族文化、提高國人文化信心的一個重要工具,同樣的,也能夠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個重要窗口。其不僅可以為創作者提供更為廣闊的發揮空間,也可以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為其帶來更多的審美體驗和精神愉悅。傳統裝飾文化不應當故步自封,而是要在保留自身獨有意味的前提下積極與現代設計進行結合。
參考文獻
[1]王勵勤.傳統文化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包裝工程,2019,38(06)
[2]張雨綺.中國民族裝飾圖案研究綜述[J].藝術研究,2020,46(22)
作者信息
潘賀,男(1983.3.8—),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