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術共同體是指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價值取向、文化生活、內在精神和具有特殊專業技能的人所構成的一個群體,其在實際中能夠有效地提升學術期刊的水平并調動相關專業領域科研水平的發展,因此在實際中需要重視通過學術共同體來使學術期刊的質量得到提升,并通過學術期刊來提高學術共同體的品質。本文通過對學術共同體與學術期刊的特點進行研究來探討二者之間在實際中所存有的關系,并以推進學術共同體建設與學術期刊發展為目的,提出在實際中可以采用的創新機制,以此來為學術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學術共同體;學術期刊;發展;創新
以我國現今學術期刊的發展情況來看,其整體的投稿量呈現出上升狀態,而這也加大了投稿競爭壓力,雖然許多稿件的質量也在提升,但從整體上來看其仍然存有一定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學術共同體的建設能夠有效地優化科學、文化的研究生態環境,在具有共同價值理念及共識目標的群體中通過互動交流獲取更多的學術觀點,其有利于研究目標的實現,從而為學術期刊提供更為優秀的學術論著,有利于學術期刊的持續發展及刊物質量的提升。
一、學術共同體的概念分析
英國科學家、哲學家米切爾·波蘭尼認為不同專業的科學家們將基于一定的范式組成一個群體而開展研究,這個群體就是科學共同體,而范式即成員所擁有的共同的信念、價值與規范?!皩W術共同體”的概念由此發展而來,涵蓋的范圍更廣,二者為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就組成主體的職業身份來看,學術共同體不再局限于科學家,可以包含研究人員如專家、學者、教授、學生等,也可以包含從業人員如記者、編輯等。
組成主體的表現形式也不僅僅只能是人,還可以以組織,甚至是媒介的形態呈現,如學術期刊、學術數據庫等。目前,“學術共同體”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本文認為其內涵主要包含二個層面。一是作為共同體,其核心在于合作與共享的現代精神,這就決定了共同體內部的成員之間應當是資源共享、信息開放、友好交流、互幫互助的。此外,自覺遵循規章制度以維系組織的運作,保障各成員以及集體的利益也必不可少。二是作為學術共同體,學術價值是最高的奮斗目標,這意味著共同體的活動要以學術為中心,為繁榮學術而服務。
二、學術共同體建設下的學術期刊發展原則分析
(一)求同存異原則
在學術共同體中需要將求同存異作為其核心內容,在自由的環境下有利于學術的發展及創新,同時在不同聲音的背景下能夠做到相互傾聽、觀察、學習。而這也是學術期刊需要遵循的基礎原則之一,在保證學術端正的同時,以此來對不同的研究成果進行展示,從而使大眾能夠通過學術期刊獲取資源,實現對其自我認知進行拓展的效果。
例如,光明日報《文學遺產》??趯W術共同體的建立上,提出怎么樣去看世界地圖,有賴于我們對自己的歷史文化地圖的看法。從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當中能不能尋找到既能代表中華文化又能對世界有意義的內容?“和而不同”的理念是我們最先提出的,而“和”并不意味著都“和”西方一致,都用西方的標準去“和”,要講究“和而不同”?;谶@樣的情懷,在《文學遺產》??木庉嫻ぷ髦蟹e極推進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將文學遺產和文化遺產發揚光大,服務于全人類,實現學術共同體的建設。
(二)兼容并包原則
兼容并包是促進學術發展的重要內容,其也是現今在學術共同體建設中所需重視的價值標準。在現代科學中批判是推動其發展的因素之一,這也促使學術期刊在批判中完善,在此過程中對知識、文化的吸收也是兼容并包的體現。由此在學術期刊中也應實現兼容并包的原則,對學術資源進行匯總,從中選出優秀的學術論文進行發表展示,使學術期刊的發展更具活力。
例如,《東京文學》雜志在內容與選題上就表現出了兼容并包的原則特征,在文史、民俗、民族、文化等的研究上,對于論文的基本思維方法、問題意識、價值取向、學術標準等沒有固定的標準,以此來實現學術論文從不同方向進行交流。
(三)模范引領原則
模范引領是要求在學術共同體的建設中對相關專業領域進行領導來實現個體與學術的發展精進,這也是其所需貫徹的建設原則模式。學術期刊其所具備的媒介優勢能夠為學術的傳播提供途徑及平臺,從而實現打造規范、系統、專業的學術體系,使學術共同體的建設得到良好推行。因此學術期刊在發展中需要發揮其組織功能,通過學術期刊媒介進行學術內容、觀點的傳播,并與官方及權威機構建立良好的學術交流關系,以此來提升學術期刊的權威性、專業性,使各界可以對學術共同體下的學術期刊有更高的認可。
三、學術共同體建設與學術期刊發展的聯系分析
(一)為學術共同體連接提供平臺
學術共同體作為社會群體的表現,其在實際中由多方參與,因此在共同體的建設中需要具備有效的溝通途徑,這樣才能夠使學者、專家、相關從業人員可以找到具備共識的集體,而學術期刊則可以為其提供一種有效的溝通途徑及交流媒介。學術期刊能夠消除地域、語言等所產生的限制,其刊登著大量的專業研究成果及優秀學術作品,是學術共同體進行平等、友好交流互動的有效平臺。同時學術共同體能夠有效地提升學術期刊的水平,從而推動其良好地發展。
(二)有助于學術目標的研究實現
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其需要不斷得進行知識的積累、研究及創新,在此過程中專家學者及相關從業人員需要對專業領域知識進行獲取,而學術期刊則為其獲取專業知識提供了重要的媒介途徑,從中獲取更為豐富多樣的研究成果、學術文獻,這也表現出了學術期刊在推動學術共同體建設中所起到的作用。學術期刊的出版物所提供的學術研究成果傳播功能,能夠使不同的學術思想、知識理論得到傳播,可以將其視為普及科學知識的重要途徑,而這也為學術目標的研究及實現提供了介質工具,因此學術期刊的良好發展也有利于學術共同體的建設。
(三)有利于學術期刊等級的提升
學術期刊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想保持良好的活力,需要有優質的學術著作作為支持,同時學術期刊的選題、策劃、欄目等也會對刊物的質量產生影響,可以說優秀的學術期刊在相關專業領域內有著帶頭的意義及價值。在此情況下,學術共同體的建立能夠為學術期刊注入活力,使學術期刊的刊物處于專業的前沿,及時掌握學術領域的最新動態,通過保證學術期刊的先進性來提高其質量,并且學術共同體的建立,能夠促進群體的交流互動,從而使專家學者與從業人員分享、匯報及評價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而這也為學術期刊提供了選題方向,并向學術共同體進行約稿,以此來為學術期刊刊物質量提供保障,進而推動學術期刊級別的提升。
四、學術共同體建設與學術期刊發展的創新路徑分析
(一)將學術共同體理念落實到學術期刊發展中
在學術期刊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其與學術共同體之間有著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作用,因此可以將學術共同體建設的原則、價值、模式等應用到學術期刊發展中。同時學術期刊需要為學術共同體提供交流平臺,從而做到資源共享、知識共享、發展共享,其有利于學術的研究及發展。
(二)進行新型智庫的建立
智庫是從事信息分析、調查研究和決策咨詢等工作的服務組織與研究機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以戰略問題和公共政策為研究對象,以公共利益為研究導向,以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為研究目標,以社會責任為研究準則的專業研究機構。對學術期刊而言,尤其是一些專業期刊,往往由于研究圈子的局限,同類期刊中總會看到同樣的作者,尤其是知名作者和其團隊更是各家期刊競相爭搶的對象。此種情況不利于學術期刊的人才資源儲備及特色化發展,因此,將學術期刊的作者群體拓展到智庫,能夠有效地跳出現有的專業研究群體范圍,使學術期刊的作者來源得到進一步擴充。此外,新型智庫的研究專家不僅可以為學術期刊撰稿,還可以擔任審稿、選題策劃等工作。對新型智庫而言,學術期刊的優秀作者可以成為新型智庫的研究專家、數據專家。
(三)進行學術交流平臺的建立
為了擴大學術期刊的影響力,在實際中可以根據辦刊情況及實際條件建立網絡對話平臺,這樣可以在傳統學術研討會形式外提供更為便捷的學術交流途徑,使專家學者更好地尋找具有共識的群體,從而推動學術共同體的建立。同時學術交流平臺的建立也能為學術期刊的選題提供更多的信息參考,在線上對學術研討信息進行采集從而獲取專業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汲取其中精華進行匯總后在學術期刊上刊登,這樣可以及時地發表學術熱點內容,并保持學術期刊的新鮮度,使線上學術交流平臺的紐帶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四)加強對文稿的審核把關
在學術共同體中可以將學術期刊視為其組成的一環,學術期刊在選題、策劃的過程中需要與共同體成員的學術目標相一致,通過共同努力來推動學術發展,保證學術著作的質量。為此對于文稿需要進行嚴格地篩選,以學術發展要求來加強對來稿的評議,從而及時地找出稿件中的問題,有效篩選出高質量、高水平的學術著作,使其展示出學術研究成果的價值,為專家學者的學術研究提供更多的文獻資料,從而有助于學術共同體研究目標的實現。在稿件審核中要注重公平性、透明性,這樣可以使學術共同體良性競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總結:
學術共同體的建立有利于學術的繁榮發展,同時其也能夠助力學術期刊質量的提高,其有利于學術期刊級別的提升。為此在實際中需要對學術共同體的建立原則、要求等進行了解,結合學術期刊的特點將二者進行融合,并在發揮學術期刊的媒介及平臺優勢來為學術共同體的建立提供條件,使二者能夠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對于上文所提出的基于學術共同體對學術期刊發展進行創新的措施還需以實際情況為基礎來進行分析,以學術期刊類型對相關措施進行選擇及調整,進而實現推動學術期刊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蔣國珍.學術期刊的學術堅守和與時俱進[J].中國遠程教育,2017,000(011):40-41.
[2]龔紫鈺.學術期刊共同體:內涵特征,功能定位與建設路徑[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
[3]史琳,張舒逸,楊婧.科技期刊與學術共同體協同發展研究[J].傳媒論壇,2020,v.3;No.61(13):99-99.
[4]王波.新時代中國學術期刊的發展之路[J].中州學刊,2019,No.271 (007):171-172.
[5]王杰.從一個刊物的發展歷程看學術共同體的建構[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17,020(001):1-12.
[6]王浩斌.學術共同體、學術期刊與學術評價之內在邏輯解讀[J].中國社會科學評價,2015,000(003):69-81.
作者簡介:吳秋花(1981—),女,海南??谌?,大學本科,《南海學刊》編輯部編輯,出版中級,研究方向為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