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陽陽 李樹卿 王文月 侯慶秋 田 磊 石林君
(廊坊市農林科學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小型西瓜是近幾年選育的西瓜新品種,其果型小、品質優、口感佳,方便攜帶,深受瓜農和消費者的喜愛。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西瓜的消費需求由大果型向小果型轉變,對小型西瓜的需求量逐年增長。小型西瓜的銷售價格較高,一般是大西瓜的2 ~3 倍,經濟效益高,市場前景廣闊。目前,全國多地都在發展種植小型西瓜,種植規模增長迅速。
在小型西瓜生產中,常常會遇到裂瓜的問題,一旦發生,果實失去商品性,影響經濟效益。裂瓜已經成為限制西瓜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西瓜裂瓜多發生在果實迅速膨大期,主要是由于瓜皮生長速度跟不上瓜瓤的生長速度,導致瓜皮受力不均,出現裂瓜現象。常表現為橫向或縱向不規則開裂,有的是從花蒂處開裂。生產上小果型西瓜品種比大西瓜品種裂瓜嚴重。因此,找出小型西瓜裂瓜的原因,科學管理,做好預防工作在生產中有著重要意義。
1.1 品種原因。小果型西瓜品種容易裂瓜,有些品種皮薄、質脆,本身耐裂性差,生長過程中很容易發生裂瓜現象。
1.2 溫度原因。西瓜是喜溫作物,每個生長階段所需溫度各不相同,小型西瓜坐果后,一般白天溫度控制在28 ℃~35 ℃,夜間溫度保持在15 ℃~20 ℃。白天長時間棚溫過高,會使西瓜生長過快,當晚上棚溫降低后,瓜皮生長速度減慢,很容易發生裂瓜。此外,果實發育初期如遇長時間的低溫、寡照,幼瓜生長發育緩慢,果皮容易發生木栓化,待晴天溫度升高后,果實生長發育恢復正常,當瓜瓤生長速度超過瓜皮的承受能力時就會發生裂瓜。
1.3 水肥原因。小型西瓜進入坐果期要控水控肥,促進西瓜由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保證正常的花芽分化,這也是西瓜不裂瓜的前提。膨瓜期需要充足的水肥供應。一旦管理不科學,操作不當,就會造成裂瓜。如果前期控水過度,膨瓜期給水過急過大,容易出現裂瓜。此外,施肥比例不均衡也是造成裂瓜的重要原因。土壤中有機肥不足,氮肥施用過量,尤其是膨瓜期偏施氮肥,會使瓜皮韌性變小,易發生裂瓜。
1.4 激素原因。坐瓜靈使用不規范造成裂瓜。坐瓜靈作為一種植物激素,在小型西瓜生產過程中,能夠大大提高坐瓜率。當使用時期和濃度掌握不當,就會造成裂瓜。有些瓜農在西瓜膨大后期施用,造成西瓜內部和外部細胞分裂不同步,發生裂瓜。
2.1 品種選擇。生產中應選擇品質好、抗病性強的耐裂西瓜品種。如超越夢想、京彩等小型西瓜品種。
2.2 溫度調控。小型西瓜坐瓜后,要合理控制棚溫,可以通過放風調節棚內溫度,避免出現棚溫忽高忽低的情況。當遇到溫度驟降時,要做好夜間的保溫工作,避免因夜溫低導致瓜皮硬化;白天棚溫過高時,及時放風,防止西瓜因生長過快發生裂瓜。總之,在小型西瓜的不同生長階段,要將溫度控制在適合西瓜生長的最適范圍內。
2.3 水分管理。在定植水充足的基礎上,掌握定植后到授粉期,土壤不干不澆水,以達到控水壯秧的目的。坐瓜前要適當澆水,防止膨瓜期土壤過于干旱。坐瓜期要適當控水,利于坐瓜。進入膨瓜期后,需水量大,供應要均衡,避免短期內澆水過大。瓜在采收前一周要停止澆水。
2.4 合理施肥。小型西瓜施肥管理應遵循“前控、中促、后保”原則。西瓜作為喜肥作物,生長期短,但需肥量大。整個生育期吸收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在底肥增施腐熟的有機肥基礎上,施入氮、磷、鉀三元素復合肥。進入膨瓜期后,要多施高鉀肥,適當補充磷肥和鈣肥,減少氮肥施用量,可以增強瓜皮韌性,防止裂瓜。同時,定期噴施葉面肥,補充鈣、鎂、硼等微量元素,也可以有效預防裂瓜的發生。
2.5 正確使用激素。坐瓜靈屬于植物激素,主要成分是氯吡,具有細胞分裂素活性,在西瓜上使用可以提高坐果率,起到果實膨大的效果。坐瓜靈是在西瓜雌花開花當天或開花前1 d 噴瓜胎,噴施一定要均勻,濃度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避免出現畸形瓜、裂瓜等問題。
2.6 其他管理措施。對于營養生長過旺的植株,可以在幼瓜前3 ~4 片葉處用手輕捏莖蔓,使營養向幼瓜輸送。定瓜時應選擇果形周正、長橢形的幼瓜。當結瓜部位功能葉片生長勢較強時,可以去掉部分葉片,防止幼瓜因短期營養多生長過快發生裂瓜。坐瓜后還可多保留1 ~2 條側蔓,達到分流營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