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強調,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2021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作為總要求,把降碳擺在更加突出、優先的位置,推動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編制“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實施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持續推動地方、重點行業和企業開展達峰行動。制定《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按時提交本世紀中葉長期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戰略。
以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為核心,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完善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制度,開展生態系統保護成效監測評估。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強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保護與治理。抓緊研究確定生態修復標準和生態補償標準,加快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不斷壯大生態經濟,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確保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