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卜然
(望都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河北 望都072450)
母牛乏情、不排卵、胚胎死亡、流產、難產等都屬于母牛繁殖障礙,一些繁殖障礙是可逆的,通過改善條件或治療后可以恢復繁殖機能,一些繁殖障礙是不可逆的,即一旦失去繁殖能力,就無法治愈或恢復。繁殖障礙是使動物繁殖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了解引起繁殖障礙的原因,對于正確治療繁殖疾病、提高奶牛繁殖率具有重要意義。
1.1 先天性疾病。雌性動物先天性畸形和異性孿生母犢均可引起雌性動物不孕。
1.2 飼養。①營養水平。犢牛生長發育過程中,由于飼養管理不善,犢牛營養不良造成其繁殖功能喪失;營養過剩造成的母牛過度肥胖,胚胎死亡率增高,護犢性差,犢牛成活率低。②飼草和飼料被農藥污染,飼草和飼料在加工和貯藏過程中還可能霉變均對胚胎發育有影響。
1.3 環境因素。高溫和高濕環境不利于胚胎發育,對母牛的繁殖也有影響。
1.4 管理。配種員技術不佳、配種時間掌握不準是引起繁殖障礙的重要管理原因。這是降低配種受胎率的原因之一。分娩接產操作不當,消毒不嚴等,也是導致繁殖障礙的重要原因。
1.5 卵巢囊腫和產后子宮內膜炎引發不發情或不規律的性周期,嚴重的使母牛失去繁殖功能。
2.1 科學的營養,合理的日糧,保證奶牛繁殖的營養平衡。泌乳早期,大多數奶牛處于能量負平衡,可能導致產犢后第一次發情排卵的時間間隔也長,因此泌乳早期日糧中的能量、蛋白質、粗纖維和其他營養物質全要達到平衡,能夠避免因蛋白質過高導致奶牛流產和胎衣不下。此外,日糧應該以優質粗飼料構成,以促進奶牛食欲。泌乳晚期和干奶期奶牛合理日糧,避免奶牛過肥或者過瘦引發難產,防治胎衣不下和卵巢囊腫等疾病。
2.2 應注意防暑降溫,防寒保暖。夏季應該有良好的通風,冬季盡可能少的冷空氣侵入。奶牛小區道路兩旁和圈舍周圍進行綠化,勤消毒,保持環境衛生清潔。
2.3 奶牛人工授精和接產要嚴格消毒,對引起母牛繁殖障礙的卵巢疾病、生殖道疾病和產科疾病三大類疾病,重在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沒有利用價值及時淘汰。從奶牛分娩開始,要重視產科疾病和生殖道疾病的預防,對于提高奶牛繁殖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