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艷華
(灤州市衛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河北 灤州063700)
最近,一則關于中學生做引體向上體能測試的新聞在各大媒體平臺上刷屏。某中學一個班級做了一項體能測試,20個學生中有兩個學生做了2個以上,一個學生做了1個,剩余的1個都做不到,甚至握住單杠后幾秒都堅持不了,其體育老師更是評價“動作能達到合格的一個也沒有”。這絕不是個例,而是我國青少年體能的普遍現狀。只要留心,總能看到學生在軍訓、運動會上暈倒的報道。再看看自己班級內,有多少肥胖、超重、不喜歡運動,甚至不能跑操的學生。這表明,目前我國青少年的體能體質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大障礙。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主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沒有良好的體質做基礎,如何能擔當起建設國家的重任?提高學生的體能,增強學生的體質迫在眉睫。
2.1 保證學生的運動時間和運動量。職業高中學生的學業壓力相對小于普通中學,運動時間相對充裕。除了每周的兩節體育課外,規定每天堅持早操或課間操一千米,作為學生的基礎運動。下午安排一節課外活動課作為學生自由運動時間,鼓勵學生自由選擇運動方式,發揮學生的運動特長,發展學生運動興趣。要保證學生每天不低于一小時的運動時間。
2.2 學生體能訓練內容要全面均衡。目前很多學校的學生運動時間和運動量基本能夠得到保證,但是運動形式單一,主要就是跑步。學生普遍下肢鍛煉較為充分,上肢運動不足,體育技能得不到發展,身體的柔韌性和協調性得不到發展。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不但要考慮到學生基本體能和身體素質的發展,還要顧及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以及學生身體各部位協調能力的鍛煉,以促進學生體能和技能的同時發展,綜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
2.3 體能訓練要堅持循序漸進。體能提高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體能訓練要堅持循序漸進。職高仍是學生身體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教師在設計體能訓練內容時,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安排適量的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無論是體育課教學,還是階段性的體能訓練,都要根據人體發展規律、機體適應強度以及超量原理,制定出詳細的運動步驟、運動方式和運動過程,保證體能訓練科學有序進行。防止出現急功近利、損害學生身體現象的發生。
2.4 豐富體能鍛煉的形式。體能發展的全面性、均衡性,要求體能運動形式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因此,教師要根據“體育課程標準”要求,結合學校的體育設施情況,為學生設計盡可能多樣的運動形式,以適應學生不同運動興趣的需要。比如,在鍛煉上肢的運動中,可以設計啞鈴、杠鈴、實心球等器具,也可以選擇引體向上、倒立、立臥撐、俯臥撐等運動形式。運動的多樣性,既可以避免單調運動引發的厭煩心理,還可以激發學生進行更多的嘗試,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
2.5 多途徑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一曝十寒,是大部分人體育鍛煉失敗的根本原因。因此,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比培養學生的興趣更重要。堅持每年舉辦春秋運動會,充分利用社團活動舉辦豐富多彩的體育比賽,除了常見的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賽外,還要引進具有時代特點的體育比賽,比如健美操、趣味體育等多種運動方式。各種體育比賽和活動,能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增加運動的趣味性,更好發展學生的運動機能,促使學生體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