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雨,翟 娟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信陽 464100)
中國作為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大國,茶葉品種豐富多樣,如較為常見的普洱茶,有著良好的養生功效,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普洱茶主要產自我國云南地帶,該地區茶農數量多達500~600萬,相關從業人員更是超出1000萬,為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如今電子商務平臺的出現,給茶葉銷售帶來良好的發展前景,采取線上線下雙向結合的方式,為人們提供更多快捷方便的服務,受到人們一致的推崇和認可。普洱茶雖產自南方,但具有可長期儲存的特性,且用途廣泛、功效眾多,而電子商務營銷可結合茶葉這一優勢,打破時間和地域的界線,較好地銷售于全國及世界各地。因此,鑒于普洱茶的優勢,研究茶葉電子商務營銷策略迫在眉睫,為推進茶文化發展提供借鑒意義。
近年來,我國普洱茶行業發展迎來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從線下營銷模式逐漸演變為線上營銷、線上線下雙營銷途徑,越來越多的人清晰地認知到電子商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業界人士不惜花費重金,聘請優秀的電商賣家,同時依托先進技術,擴展營銷渠道,促進互聯網消費群體的不斷增長。當前南方普洱茶線上銷售呈現高速發展態勢,且銷售數量與日俱增,結合相關資料可知,從2017年到2018年僅僅1年的時間,普洱茶創造的市場價值從12.05億元,上升至16.01億元,同期也存在供大于求的問題。從整體上來看,普洱茶交易規模處于持續增長趨勢,有著進一步的發展空間。在科技的推動下,電商行業得到迅猛發展,電商平臺的創建規模及數量也在不斷提升,有關學者指出,預計未來5年內,普洱茶經濟增長值有望達到91.90億元。
在信息技術空前發展的同時存在網站信息安全問題,從而阻礙電子商務發展。電子商務平臺的創建,涵蓋商業機密及用戶隱私,如黑客攻擊引發的“泄密門”事件,使得網絡安全問題尤為突出,造成人們網絡平臺的安全感降低。同時,結合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現狀來看,目前尚未形成健全的網絡信用體系,導致社會各界的信用數據存在缺失問題,再加上網絡環境的虛擬性,無法鑒別交易參與者的身份,對電子商務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電子商務作為近年來的新興行業,電子商務環境尚未成熟,對商家的審批缺少監管力度,或是缺少相關法律文件,使各商家為謀取經濟利益甚至出現不正當競爭的手段,造成消費者對商家信譽度降低。由于部分茶商缺少對電商的認知,或是過于擔心經濟損失,從而在電商發展上停止腳步。對于已形成線上營銷的茶商來說,需要不斷優化客觀公正的網絡環境,同時,國家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最大化地保障茶商權利。隨著不良茶商事件的營銷報道,使消費者缺失對一些網絡商家的信任,從而選取線下采購的方式,雖然已有相關法律文件對商家和消費者的保護,但結合高速發展的網絡趨勢來看,立法仍存在不足之處。
雖然很多商家認知到電商營銷模式的重要性,但不容樂觀的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或是缺少專業技術人才,并沒有創建一支優秀的營銷隊伍,使得普洱茶電子商務營銷出現滯后局面。與傳統營銷模式不同,電子商務營銷模式需要從業人員既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又具備應急處理的能力,否則營銷工作無法達到理想效果,尤其是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難以利用電子商務技術,獲取應有的經濟利潤。
在現代電子商務空前發展的態勢下,物流產業應運而生,該產業的運輸水平,直接影響到商品價值和服務價值。也就是說,商品能否完好無損地移交到消費者手中,是對消費行為是否滿意的重要體現,表明物流產業發揮著關鍵作用。云南省作為生產普洱茶的大省,地區相對偏遠,由于經濟水平相對不足,短期內難以形成本土獨具特色的物流企業,因此本地庫管管理、產品運輸水平亟待提升。
電子商務發展歷程較短,很多消費者存在盲目認知,極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限制了消費行為。比如,有效消費在購買普洱茶產品時,除了查看歷史交易記錄外,還極易受到評論的影響,但有些評論是商家使用不正當手段“刷”出來的,會對消費者形成一定的誤導。雖然經過近幾年的“熱炒行為”,普洱茶成為人人皆知的產品,但未深入了解該產品,再加上知名品牌少之又少,宣傳方式上大相徑庭,但價格差異化顯著,使消費者存在無從下手、難以分辨的問題。
維護網絡安全、優化網絡環境,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動普洱茶電子商務健康有序的發展,對此應加強網絡信息安全與信用體制建設。從政府部門角度來說,應完全法律法規,使各項制度文件更具目的性和針對性,對于不良商家或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應加大懲處力度,為網絡環境文明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與此同時,央行應加強對各銀行監管力度,規范電子支付服務行為,降低不良風險。此外,企業要結合實際發展狀況,加大對網站平臺的安全保護,積極引進優秀的技術人才,不斷更新網站功能,杜絕安全問題的產生。最后,商務部門嚴格管控電子商務信用行為,嚴懲信用及道德缺失商家;同時行業之間可簽署誠信文件,提升內部信用等級。
對于秩序混亂的電商環境,要加大市場監管力度,結合具體情況形成標準化、體系化的管理規范;同時可創辦普洱茶電商協會,加強行業交流,對惡性競爭行為起到警示作用。依據電子商務發展規律及前景,國家及時出臺科學完善、操作性強、有針對性的電子商務法規,嚴加打擊非法情況,有關部門要增設管理小組,對茶商要進行定期和抽查監管。因此,國家、社會和消費者應共同打造健康、有序、和諧、安全的電子商務環境,推動行業的平穩發展。
由于很多茶商不具備專業技術及能力,對此應加大對員工的學習培訓力度,豐富與茶文化相關的電子商務知識,為進一步提升專業技能,可結合培訓情況組織強化訓練活動,聘請優秀的行業專家來舉辦講座,引進優秀的技術人才。同時,還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模式,使高校為結合市場需求、社會需求及企業需求,培養大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以此緩解人才短缺的狀況。
政府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動物流建設。首先,要加大專項投入,緩解物流企業壓力。其次,要促進第三方與物流企業的深化合作,提高貨物運輸速度、改善服務質量。第三,要打造產業園與物流園聯盟,創建標準化、一體化物流運輸線路。最后,應嚴格執行相關標準,結合普洱茶特點及行業發展情況,規范茶葉運輸物流,加強審核審批環節,與茶商強強聯合,創建健全的產業鏈。
為加強對普洱茶品牌的推廣,政府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特別是要重視對外品牌推廣,結合普洱茶優良保健功效,應重點突出,為強化人們對該茶的深入了解,可結合獨特的茶文化特色,講解茶藝及沖泡技巧。同時,定期舉辦一些活動,做好對茶文化、茶企業的統一宣傳,增強茶商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構建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會形象,贏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對于茶商企業內部來說,要保質保量的生產和加工普洱茶,力爭獲得雙重商標,即“地理商標”和“企業商標”,增強品牌信譽度;同時,要不斷擴展網絡銷售渠道,強化對茶品牌、茶文化的宣傳和推廣,力爭在激烈的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此外,除了增強企業自身的知名度外,還應與消費者之間創建良好的溝通交流關系,結合消費者對茶品種、保健功能的實際需求,做出相應地調整,從而獲取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在電子商務行業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下,傳統營銷模式無法滿足大眾多元化生活方式,難以符合時代發展需求,而普洱茶行業更是如此,為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勢必打破單一化的銷售渠道。對此,政府應制定相關制度,優化網絡環境,加強網絡信用體制建設,嚴格監管電子商務市場;同時茶商企業應正確應對網絡環境,加強電商專業認知、提高技術人員,提高普洱茶產量及品質,拓展銷售渠道,提高與消費者互動,增加信用等級,贏得廣泛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因此,結合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趨勢,制定茶行業營銷策略,對發展茶文化、茶產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