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硅湖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昆山 215332)
我國是茶葉的消費大國,同時也是茶葉的種植大國。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國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就曾經大量種植茶葉。在現代社會,茶葉是普通百姓家庭再尋常不過的物品,我國每年由茶葉帶來的經濟占據國民經濟的相當重的比例。從古至今發展的絲綢之路已經跟茶葉成為密不可分的部分。尤其是隨著現代交通業的發展,交通資源配置也越來越完善,給茶葉經濟的增長提供了保障。
交通資源配置主要是對在貨物運輸過程中涉及到的交通運輸資源進行配置,它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六個方面:
在做交通資源配置之前,需要對資源配置項目的可行性進行研究,主要包括經濟可行性、技術可行性等。同時還要與區域發展實際相結合,使得配置的交通資源能夠匹配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交通資源配置工作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和完善的工程,主要包括前期的規劃、中期的建設、后期的運營使用以及完善等工作,它是一個步驟比較繁瑣的巨大工程,注重的是交通資源配置的過程。
由于交通資源配置是一個比較大的工程,并且需要投入較多的交通設備,因此它屬于資金密集型產業。同時在配置交通資源的時候還需要克服一些地形等自然條件的障礙,以保證資源配置工作的順利進行。再加上交通資源配置工作的前期可行性研究以及勘測、規劃等時間較長,導致整個工程的建設周期也比較長。
在交通資源配置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依靠預測來設計的,因此交通資源建成后能否真正達到預期效果是不確定的。
交通資源配置產生的影響是有界限的,只在某一交通資源比較完善的區域產生作用,超出范圍的話交通帶來的便利性將會大打折扣。
交通資源的完善能夠帶動區域的發展,同時加強區域與外界的聯系,為區域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茶葉經濟受交通資源配置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下面分別進行介紹:
茶葉經濟的生產布局受到交通運輸空間結構的影響。整個交通運輸系統是由“車站”、“線路”等交通資源相互連接的網狀結構。交通運輸系統中由于車站、線路的距離遠近不同,使得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交通條件。茶葉生產企業對交通運輸的依賴性比較強,因此,交通運輸的空間結構對茶葉經濟的生產布局影響較大。
無論是固定交通資源還是移動交通資源都能夠影響一個區域內交通的可達性,給區域內的茶葉經濟帶來一定的競爭優勢。通過交通資源配置和交通的地理位置發生的改變,茶葉經濟所依靠的人流、物流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并且與茶葉相關的產業也會得到拓展。通過有效的交通資源配置,茶葉在運輸過程中所消耗的時間被進一步縮短,大大提高了茶葉運輸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同時使得茶葉產地的茶葉儲藏量減少。同時進一步打開茶葉產地的市場大門,活躍了茶葉市場的經濟。
總之,改善區域交通條件,完善區域交通資源配置,能夠加強區域內茶葉經濟的集聚作用,提高茶葉經濟的規模效應。同時茶葉經濟的區域優勢能夠通過便捷完善的交通條件凸顯出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加入,從而對茶葉經濟的產業優勢進行不斷創新,使得茶葉經濟能夠朝向更高階段發展。
在盛產茶葉的區域,茶葉經濟是交通運輸主要的服務對象。無論是茶葉的運輸還是從業人員的流通都要借助于交通運輸系統。可以說在茶葉產地,茶葉經濟的發展水平決定了交通運輸發展水平。茶葉經濟的發展與否和外界的聯系十分緊密,因此需要發達的交通運輸來為茶葉的銷售提供便利,加強茶葉經濟的內外聯系,不斷促進茶葉經濟和交通運輸之間的協調發展。
在茶葉生產區域,茶葉經濟的水平對交通資源配置的完善起到促進作用。主要表現為幾下方面:首先茶葉經濟的提高必然意味著茶葉相關活動的增強,茶葉營銷活動、茶葉從業人員流動增多,刺激了交通運輸需求的增長,而交通運輸需求的增多必然會加強交通運輸的供給,交通運輸的供給意味著需求更多的交通資源。其次,茶葉經濟的提高會增強區域經濟的競爭實力,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區域經濟建設也會得到進一步改善。交通運輸作為區域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會是區域建設投資的一個重要方向,有更多的資金流入到交通資源配置上來,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更發達的交通條件。
茶葉經濟的產業結構可以借助良好的交通條件進行調整,以更好地發揮茶葉經濟的區域功能,吸引更多的外資加入。由于不同區域的茶葉結構、產量等有所不同,因此應該根據區域茶葉經濟的具體情況來配置相適應的交通資源,比如說線路布局、交通資源類型等,能夠最大限度地開發茶葉經濟的潛能,帶動關聯產業的發展,讓便利的交通資源能夠更好地為區域茶葉經濟及關聯產業的發展服務。
我國茶葉種植主要遍布于中部、西南以及東南地區,這種地理位置的差異造成不同地區茶葉的發展動力不同,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茶葉經濟也得到了有效的發展。除此之外,交通條件的不同也造成了這些地區的茶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東南沿海地區的交通較為便利,交通資源和茶葉產業布局距離較近,為茶葉的運輸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同時也節省了茶葉的運輸成本。而中西部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相對落后,這種交通的不便很難為茶葉經濟的增長提供競爭優勢。因此,在發展中部和西南地區的時候應該注重對其交通資源配置的完善,為茶葉經濟的增長提供大運量運輸。尤其是中部地區,它作為連接東部與西部的橋梁地區,更應該加快完善交通資源配置,更好地發揮橋梁作用,使得西部的茶葉資源能夠快速流轉。
交通是茶葉經濟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促進茶葉當地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對于區域茶葉經濟來說,交通運輸能夠保持其健康穩定地發展。面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動蕩,擴大交通資源配置能夠有效拉動茶葉相關產業的投資需要,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一支“穩定劑”,以此來緩解由于經濟危機帶來的產業萎靡的情況。同時交通資源的完有助于構建現代化的交通運輸體系,滿足茶葉經濟發展的交通需求。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交通資源不斷完善能夠滿足茶葉經濟的運輸等需求,同時要注意到交通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比如說環境污染、土地資源利用等多種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投入經濟成本或者社會成本來解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跟交通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互抵消。
雖然茶葉經濟能夠依靠日漸完善的交通資源來得到增長,但是交通資源帶來的促進作用卻是有限的。雖然說交通的便利能夠縮短茶葉區域之間的距離,加強了茶葉區域與外部區域的交流,但是交通資源的配置并不是無序化的,需要跟當地經濟的發展相適應,因此,在完善交通資源配置的時候要結合區域自身的發展實際,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不同區域之間的交通之間的協調性,以此促進與茶葉相關的要素能夠在各個區域之間流通順暢,為茶葉經濟探尋更大的發展市場。
不同茶葉經濟區域之間的交通資源如果能夠相互協作,形成一個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的交通運輸網絡體系,那么就能夠促進全國范圍內茶葉經濟的發展。因為不同茶葉區域的交通資源能夠形成優勢互補,把與茶葉經濟相關的比較分散的活動集中起來,更能有效激活茶葉經濟的發展潛力,形成促進茶葉經濟發展的生產合力。同時,不同茶葉經濟區域之間交通資源相互連接,更加能夠突破區域之間流動的障礙,使得跟茶葉有關的要素在區域之間能夠快速、有序地流動,加強區域之間茶葉經濟的相互交流與合作,使得茶葉經濟網絡的整合能力和協調能力能夠借助于交通運輸網絡來實現。
依靠完善的交通資源能夠有效降低茶葉的生產和運輸成本,同時擴大茶葉經濟的發展范圍,為茶葉經濟及其相關產業提供更加便利的投資環境,因此可以說完善的交通資源配置是茶葉經濟發展的硬性條件。在一個盛產茶葉的區域,茶葉在本區域產業中占據主導地位,是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同時便利的交通資源能夠使得跟茶葉相關的要素相對集中。但是這些還遠遠不足以支撐茶葉經濟的發展,茶葉經濟的發展還需要相應的經濟政策支持,來幫助茶葉經濟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