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娟
(蘭州工業學院電氣工程學院,甘肅 蘭州 730050)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逐年成倍增長,這一方面為各大企業輸送了豐富的人才資源,另一方面加大了學生的就業難度。為了積極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的號召,“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在高校逐漸呈現出常態化,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質量不僅需要學校的優質教學資源和先進的教學理念,雄厚的師資教學團隊及學生的努力,還需要有大企業的指引和實踐,從而取得突出的教育教學效果。為此,基于產學研深度合作的創新型人才協同培養目標,各大高校只有把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夠引起學生們的足夠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才得以穩步發展。
在“雙創”教育背景下,國內很多院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既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選擇,同時也是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到一個國家和民族未來發展前景。從企業的角度來講,其在招聘大學生時更希望能招聘到具有創新應用能力的綜合型人才。因此,提高學生創新能力至關重要。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而與那些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只能稱得上是制造大國但是卻不能稱之為創造強國。所以這就意味著提高我國創新創造水平刻不容緩。人才是發展的基礎,無論是哪個行業,要想發展就離不開高端人才。所以人力資源已經逐漸成為企業非常寶貴的資源之一。
與國外一些國家相比,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不能與西方國家相媲美。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優秀傳統文化的泱泱大國,尤其是已經傳承四千七百多年的優秀茶文化,其不僅已經融入到中華兒女的生命里,而且也在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與專業文化課程不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并不是為了教授學生知識,而是要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形成創新創業的意識,也就是在他們心中埋下創新創業的種子,這樣才能給他們提供一個新的未來發展方向。在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同樣要講究方法和策略,不僅要讓學生深入理解創新創業理論知識,還要懂得創新創業的內涵。茶文化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中不但能夠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解讀創新創業教育,而且還可以使他們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國茶文化。我們知道,當前茶企業越來越多,而對于茶企業而言,他們也希望能夠引進具有茶文化素養的人才。當然,對于一部分學生而言,他們也完全可以在茶行業通過自主創業的方式來打造自己的商業帝國。而要想達到這些目標,學好茶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茶文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高低與每位青年大學生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關,可以說,創新創業教育能否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直接決定了學生對整個教育教學工作的滿意度和認可度。眾所周知,與那些發達國家的大學生相比,中國學生的學習成績往往名列前茅,但是在創新應用方面卻明顯不足。這就意味著要想打造世界“一流高校”、“一流學科”,首先要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應用能力,而創新教育就曉得尤為重要。考慮到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逐漸成為提高大學生就業率的必然選擇。歸根結底,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大學生未來發展競爭力的重要基礎。但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茶文化視域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
大力發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下,國內各個院校更應該把握好時代發展機遇,既要做好專業文化教育、素質教育,同時還要把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到一個應有的高度,讓學生能夠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健康成長。從學生的角度來講,他們也應該轉變傳統的學習觀念,不僅要用專業文化課程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更要重視創新創業教育,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然而,根據有關調研結果可以看出,雖然國內很多大學院校開展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但很多工作都流于形式,根本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不僅導致有限教育資源的浪費,而且也不能讓學生從中受益。比如,多數大學院校根本沒有打造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團隊,基本上都是由各任課教師或者輔導員、班主任負責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但很明顯,由于這些教師根本沒有接受過相關專業機構的培訓,缺乏創新創業教育能力培養,無法勝任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工作。還有部分學生根本沒有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與意義所在,未能嚴格要求自己,使得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流于形式。
雖然大學是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但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所以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教育教學基礎設施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是為了提高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而是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培養他們創新創業的意識、觀念,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他們提供一個與傳統教育發展方向不同的就業思路。除此以外,創新創業教育旨在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思想,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創新創業的艱辛和不易,就學生而言就是一筆非常寶貴的無形財富。中國茶文化不僅涵蓋茶藝、采茶、種茶、選茶等內容,而且還包含茶精神、茶德等哲學內容,所以加強對中國茶文化的學習對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也是非常有利的。但實際上,幾乎所有的大學院校在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都忽視了茶文化的融入,不利于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
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質量既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保障學生未來發展競爭力的重要選擇。無論是對于大學院校還是教職員工,其都要保證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規范化、有序化、常態化,讓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影響力輻射到校園的每個角落,也讓每個大學生都能從中受益。當然,大學生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受體,他們對待創新創業教育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到創新創業教育的時效性和實施性。同時班主任、年級輔導員要大力宣傳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引起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高度重視,使他們積極主動配合教師的工作,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打造一個現代化、常態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在這個過程中,要合理應用茶文化,讓茶文化成為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的不竭動力。
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不僅是提高大學院校未來發展競爭力、完善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維護學生根本利益的必然選擇。從學校的層面上來看,其要正確處理好專業文化課程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之間的關系,既要保證學生能夠按時完成基本的學業任務,同時還要通過創新創業教育為學生未來發展增加籌碼。首先,學校要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宣傳力度,使每個教師、學生能從內心深處承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這樣才能得到他們的支持;其次,學校要打造一支專業、高端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隊伍,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接受最專業、最有效的教育指導,增強學生對創新創業的信心;最后,各任課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教學的機會為學生解讀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并將創新創業教育內容與專業課程內容有效融合,使學生在學習專業文化知識的同時能不斷積累創新創業教育知識。
已經傳承有四千七百多年的中國傳統茶文化不僅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資源,如果運用得當,茶文化也可以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與活力。創新創業教育更要注重內涵培養,因為學生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很可能會使他們一蹶不振。但是,如果學生能形成高尚的創新創業精神,那么這種精神就會成為他們在創新創業路上披荊斬麻、奮勇直前、無所畏懼的不竭動力。所以,這就意味著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并試著將茶文化融入到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中。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高低與每位青年大學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過去,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服務群體是畢業生,但受新時代環境影響,讓各個年級的大學生都能成為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服務的受眾群體,極大地提高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影響力。茶文化視域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仍存在問題,此類問題直接影響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順利推進。為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就必須針對其存在的問題,認真探析、對癥下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