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冀
(衡水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這些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國際形勢的愈加開放,我國加大了對外交往力度,更加注重與他國進行文化交流與傳播。同時也順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要求,與他國有著更加頻繁的經貿往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傳播。在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當下,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也更加密切,同時也促進了文化的相互傳播與交流。而由于日本與我國相鄰,所以我國與日本之間的交流也愈加頻繁,文化經濟不斷的交融與發展。在此情況下,為了推動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進一步發展,各大高校也紛紛設置了日語專業,為社會培養了很多優秀的日語人才,從而為中日兩國關系更好的發展奠定基礎。但是就目前高校的具體教學情況來看,日語教學僅僅停留在表面,只是根據教材講解相關的語法知識等,并沒有從中日文化的角度進行教學,這樣就導致日語專業的學生僅僅學習了相關語言,可以運用日語進行交談,但是卻對日本的歷史文化知之甚少,不了解日本這個國家的文化底蘊。對于這一問題,高校日語教師應該有所認識,并明確日語教學中融入日本文化的必要性,注重將日本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茶文化引入教學中,因為茶文化是日本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蘊含著日本的民族文化精神,高校日語教師將其與教學相結合,可以有效的提升日語教學的質量與效果,使學生更好的學習日語,了解日本文化,更好的使用日語。
在將高校日語教學與日本茶文化相結合的過程中,教師自己應該充分了解中日兩國的茶文化,明確二者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在了解日本的茶文化之前,首先要對我國傳統的茶文化有所認識,因為其是日本茶文化的起源。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民間就已經有品茶的風氣,在我國關于茶文化的經典著作《茶經》中就有所記載,而日本茶文化學習了我國的茶文化,汲取了其中的精華思想與文化底蘊,再將其與本地的實際情況與禪宗文化相結合,最后形成了日本自己的茶文化體系。在對日本茶文化的起源進行探究之后,可以發現其大約誕生于16世紀前后,當時日本并沒有茶文化,同時日本本土也沒有茶葉,茶葉是從中國引入日本的。而且在那個時候,日本人對喝茶興致缺缺,不喜歡喝茶。直到奈良時期,茶葉被正式傳入日本,才讓日本的茶文化有所發展。就日本茶文化的具體情況來看,其發展歷史較短,但是特征卻是十分鮮明的。
就日語和漢語二者之間的關系來看,二者具有較多的相似之處,但在我國高校日語教學中仍然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文化融合教學方面,不僅未引入日語文化,同時對我國傳統文化也缺乏重視。就目前各大高校的日語教學情況來看,日語教師僅僅是基于語言這一角度對學生進行日語教學,更加強調學生的日語表達能力。而就日語這一專業的培養方案來看,更多的也只是為了讓學生學習日語的相關知識,沒有認識到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與能力的重要性,高校日語教師也是如此。大多數日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僅僅注重語言層面的教育,沒有結合中日兩國之間的文化進行教學。比如,在高校日語教學中,有一些內容是與日本文化知識相關的,這個時候需要教師講解日本的代表性文化——茶道。但是高校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并沒有基于文化這個角度對學生進行教學,同時也沒有深入的探討茶文化的相關內容。此外,就高校日語教師自身而言,其也沒有全面的了解日本文化,所以也不能將日本文化與茶文化教學充分的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而是將二者相割裂,獨立的對二者進行教學,這樣就導致學生不能既學好日語,又充分的了解日本文化,這與日語教學的本質背道而馳。并且就相關調查來看,高校大學生對日語課程興趣缺缺,認為日語課堂過于枯燥乏味,課堂氛圍嚴肅、沉悶,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傳統單一,既不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也不能引起自己的學習興趣,這就導致高校日語教學質量與效果較差。
在高校日語教學中,實踐活動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可以將其運用在茶文化與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加深入的學習日語,了解日本茶文化,領悟日本文化的精髓。在實踐教學中,高校日語教師可以基于茶文化的禮數,現場為學生進行演示,讓日本茶文化的內容直觀的呈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可以近距離的對其進行觀察,對茶文化的點茶方法和相關茶道的入門知識有所了解。在演示結束之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點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基于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使學生在觀看教師演示或者動手實踐中對日本的茶文化有著更加深入的認識,同時明確其與中國茶文化的聯系與區別,進而使其對兩國的茶文化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就日本茶文化的具體情況來看,其中具有較多的講究,不僅需要注意火候等方面的內容,而且對茶的味道等的要求也較為嚴格,此外,還需要注重點茶的禮數,在這一過程中,追求的是一種儀式感,通過這復雜的流程有利于提高人的心智,通過實踐活動,有利于使學生學習到茶文化中的禪意,深入的認識到日本茶文化的底蘊,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日本的國家背景文化,提升其審美情趣。
就高校日語課程來看,其本質就是一門語言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學生需要在課堂中和日常生活中不斷的練習,進而提升自己的日語表達能力。在高校日語教學中,由于日語課程的時間是十分有限的,即使教師將日語教學與日本茶文化相融合,但是涉及的內容仍然較少。對于這一情況,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第二課堂進行教學,不斷的對茶文化知識進行擴展,使學生了解更多的茶文化知識。首先,高校日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茶文化充分的融入其中,從而提高日語課堂的教學效果和質量,并且還要充分發揮茶文化的作用,鼓勵學生在課外參加各種各樣與茶文化相關的活動。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日本茶文化知識競賽,或者開展相關的專題講座,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的專業知識不斷的得到強化,增加學生的日語詞匯儲備量,充分的將日本茶文化與日語教學相結合。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日本經典文學著作,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通過多個渠道去學習和了解日本茶文化,這樣可以彌補日語課堂教學時間不足的局限性,使學生學習更多的日本茶文化的相關知識,更好的學習日語。再次,在日常日語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分析學生的日語學習的具體情況,針對性的進行日語教學,選擇學生喜歡的文化知識,并鼓勵其終身學習,強化其終身學習日語的意識。最后,在日語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進行挖掘和分析,讓學生在學習中了解中日間茶文化的差異,進而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國傳統文化,掌握日本語言文化中的精髓。
日語與中華文化的聯系是十分緊密的,雖然日語是日本的語言,但是就其本質來看,日語是一種語言工具。每一個國家的語言都存在這個國家的文化,同時也有特殊的意義。因此,在高校日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基于文化角度將日語與漢語進行充分的結合,同時也要注重日語和文化之間的共有特征。首先,在高校日語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了解日本文化,而且還需要充分的掌握本民族文化,從而將二者結合起來開展日語教學。日語與中華文化也具有一定的聯系,教師應該從這一方面著手,不斷對日語教學模式加以創新,從而提高日語教學質量與效率。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茶文化也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有利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對此,高校日語教師在將日本茶文化與日語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應該基于中日兩國茶文化的差異,將特色的文化導入日語教學中。除此之外,在將高校日語教學與茶文化相融合的過程中,應該著重注重某一方面的文化,需要詳細的對其講述,而不能僅僅是概括性的進行教學。比如,在課堂上教學日本茶道的相關內容時,日語教師可以基于多媒體技術播放茶藝表演的視頻,并根據具體的視頻內容將相關的重點詞匯進行板書,再進行教學,在學生學習了這些專有名詞之后,教師再擴展茶文化知識,從而使學生可以深入的了解茶文化知識,更好的學習日語。
將茶文化融入高校日語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日語學習興趣,使其在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的基礎上學好日語。而且通過向學生講解什么是日本茶道,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日本茶道精神,而且有利于其更好的學習日語,了解日本傳統文化的精神,并且與茶文化對日語中的文化內涵有所了解。除此之外,通過觀看茶藝表演的相關視頻和自己嘗試點茶,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注意力集中于日語課堂中,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日本茶文化的魅力,意識到每個國家的文化都各有特色,進而提升其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