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梅,熊 威
(湖北工業大學,湖北 武漢 430000)
隨著我國經濟互聯網等的快速發展,社會正在逐步轉型,在此期間,一些外來的文化充斥著中國人生活中,使得當代年輕人將自己的傳統文化擱淺,同時,他們的社會觀念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如果大學生不能堅定自己的正確思想意識,很可能被如今不良的社會風氣影響。再加上我國教育中更重視學生分數的高低,在思想教育方面存在嚴重的空缺,我國需要加大對高校學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因此,本文通過研究茶文化來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熏陶,提升大學生對茶文化的了解,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思想境界并樹立其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中國文化滲透著中國精神,是先輩積攢下來的精神財富,中國的文化也是世界的瑰寶。我們應該將自家的文化發揚光大,而不是一味的崇尚外來文化以至于忘乎自我,失去了本性。中國文化還是教育的承載者,他們包含了一代又一代的思想教育,啟發著并警示著后人不能忘本,將華夏文明流傳于世。
素質教育理念已經被倡導并實行多年,但是,由于應試教育滲透之深,到目前仍然存在著許多只將成績作為評判學生好壞的教育事件,高校依舊沒有完全逃脫應試教育,思想教育方法還是傳統的老舊方式,有的教材內容甚至都沒有多大的變化。其實,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是發展不全面,思想不先進的孩子。不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甚至是與之相違背的。因此高校可以從中華傳統文化入手,將茶文化列入到學生教材內容中,利用學生對茶文化的好奇心以及茶文化的豐富知識和所存留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思想境界的提高,填充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空白。例如,茶文化中“和清敬寂”的教育思想是值得大學生去學習和感悟的,通過茶的文化理念對課堂進行改進和創新,結合不同的元素使課堂變得耐人尋味。還有一些高校只是表面上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即使開了新的課程也只是流于表面功夫,并未真正的去深入到學生的課堂之中。很多大學老師上課不負責,學生逃課、睡覺等行為處處可見,教師還習以為常,最后考試時給學生畫畫重點,課堂教學非常隨意。其實產生這些現象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高校對學生思想教育方面不重視,伴隨著學生上課形式流動性的增強,教師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更是隨之飄散,很多教師只管教好自己的課,學生思想層面出現了斷層現象,以至于學生不如社會后不能很好的適應環境而產生一系列的負面問題。如果高校將茶文化深入融合到學生的課堂中,學生思想受到茶文化的進一步熏陶和感染,通過教師對關于茶的知識的講解,促進學生學習更多有趣的知識文化,從而提高學生對自己精神世界空缺部分的填補。
我國國民現在最缺乏的就是文化的傳承以及思想的陶冶,由于網絡信息以及高科技的發展,我國傳統文化逐漸被忽視,很多國人的思想也逐漸歪曲,過洋節、盲目追星等都是當代青年正在經歷的,因此,文化需要傳承,觀念需要擺正,這樣一個國家才能長久發展,屹立不倒。茶文化是道家、儒家以及佛家思想集中的核心體現,是我國文化的餓精粹之處,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演變變成今天我們所周知的模樣。然而,這么優秀的傳統文化卻快被國人的愚昧所埋沒,變得暗淡無光。國粹不應該受到這樣的待遇,更不應該變成這樣的結局。如果高校將茶文化列入學生學習的內容里,茶文化被學生所認識和學習,大學生作為國家的青年人才,傳播力量大,將會很好的將茶文化傳播開來,讓更多的國人感受到自己國家傳統文化的魅力。大學生不僅要學習茶的知識,更要將其中蘊含的哲理和精神散發出來,讓更多的人了解其真正的內涵。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教學生學習茶畫。練習茶書法,傾聽茶故事并學會品茶等各種不同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吸收茶文化所蘊藏的哲理,感悟如何為人處世。學生在學習茶知識的同時,不知不覺中就受到茶文化的洗禮,有助于茶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我國學生的教育一般對其中小學重視程度比較高,但是當學生從高中到大學后,學生由經常有看管式的學習轉變為自主式的學習,大學學生學習更多的是靠學生的自覺,很多學生由于高中的過飽和學習,以至于大學用更多的時間去玩樂,可以看出我國對大學生教育重視程度遠遠不足。首先,高校對學生學習課程的設置非常落后,即使目前我國教育部呼吁對教學像形式等進行整改,但是很多高校依然沿用著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很好的完成課程目標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大學生思想教育課程是將不同專業的學生組成一個大班進行教育。這種大班級混合思想教育的方式非常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將優秀的學生埋沒于人海中。其次,高校的課程設置幾乎不存在個性化的教育方案,教師不能對學生“差別對待”,總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以至于學生政治思想教育很多都是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教到學生心里。
教師是學生學的引導著,如果教師教學思想不及時的進行更新,一傳十,十傳百,學生的思想怎會有創新有改造?我國教師思想教育方式還停留在傳統落后的教學層面,教學理念過于陳舊并且教師教學水平一般,有些甚至還嚴重缺乏專業道德素養。出現了中小學教育在積極的改進和創新而大學高校的教學形式還原地踏步甚至落后的局面,最能體現的就是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空白現象。除此之外,大學政治教師資自力量不夠,很多教師缺乏專業課程的設計能力,無法與時俱進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另一方面,大學政治教師逐漸低齡化,其自身的思想教育本身還不夠成熟,更不要說要教會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教育觀念。
茶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一角,儒家、道家和佛家等不同的文化都集中體現于茶文化之中,并隨之歷史長河的演變而成為今天的茶禮、茶德等文化,這些文化是我國思想教育的一個分支,對國民德育的影響非常深遠,具有很大的思想教育價值。因此,高校應充分重視茶文化中所蘊含的德育,通過茶文化培養學生德育意識,將茶文化貫穿到教師教育理念中,充分挖掘出茶文化的德育思想,高校可以在教室以及學校的各種環境中張貼關于茶文化的知識內容,使學生耳濡目染,擴大其教育作用,教師還應對其教學內容進行改進和設計,還可設置關于茶的學習實踐任務,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文化和思想的氛圍中,將貧瘠的教學課程更加豐富化,從而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著重培養,有效提升其自身的價值觀念。
高校的教育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看教師是否擁有極高的綜合素質和責任意識,不管是政治教師還是其他課目的教師,如果其有比較新的教育觀念,很高的專業知識水平,教師就越想將專業知識與道德思想傳授于學生,對于學生的政治思想越有責任意識。因此,高校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在對茶文化進行積極引進時,注意要緊隨時代的發展腳步,對教師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和創新,同時教師還應該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知識水平,不能停止對知識的學習,并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以及開闊自己的眼界,從而促進學生知識面的開拓。高校可以對教師進行及時的培訓工作,舉辦專家座談會以及知識競賽等讓學生深入學習茶文化以及茶中所蘊涵的思想。
教師素質問題也是當今社會非常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教師自身素質影響著更多學生的思想觀念,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刻不容緩。學校不僅需要對教師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工作,更應該對其也進行一定程度的思想教育,使教師認識到自身素質的重要性,提升其教學的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另外,國家非常重視大學生創新發展,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結合自身教學經驗,不斷引導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使學生在實際的動手操作過程中親身體驗學習的快樂以及茶文化的內涵。學校還要結合當今最為流行的信息技術,建設思想政治的教育平臺和網站,豐富網站中關于茶的知識體系,為學生建立并提供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并設立監督系統,促進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從而使學校、教師和學生都做出積極的改變,從不同層面出發提升學生思想教育水平,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
茶不僅需要用嘴品,更需要用心品。學習茶文化,感悟茶思想,將茶文化與大學生的思想有機融合,在學生學習茶知識的同時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通過茶文化的學習進而感受人生的哲理,彌補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漏洞和空缺,并將自家文化發揚光大,成就國家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