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作為調整行政行為中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法律規范,其基本理念與精神對政府的合規運行與社會的蓬勃發展意義重大。由杜文勇編著、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的《行政法理論、規范與實務》一書,作者以行政法的邏輯原理為基準點,在系統探究其中本質的基礎上對其中各項行政行為進行深入解讀,為讀者提供了行政法理論與實踐的范本。
行政法之人民主權理念源于我國之國家體制。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經人民直接與間接選舉組成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并授予政府相應的職權,要求政府在職權范圍內管理國家事務、公共事務與社會事務并接受人民代表大會監督。
行政法之限制公權力、保障私權利的理念暗合我國近年來的“精簡機構、簡政放權”政策。放眼于宏觀層面,“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三位一體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共同建設均為限制公權力、規范公權力的精神與內涵體現,在這一理念基礎上,法無授權不可為,唯有確保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其職權范圍內依法行使權力,才能避免行政主體超越自身權限過度干預公民權利與自由。
行政法的衡平理念也彰顯了其作為法之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一方領域之本質屬性。行政法對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方之間的法律關系進行調整時會兼顧雙方之間的利益、國家利益與公共利益的平衡,當其中平衡性出現偏差或失誤,即應當盡快扶正。需注意的是,衡平理念關注并追求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方之間的利益平衡,但由于行政主體天然的強勢地位,在該理念運用的過程中需適度向相對方一方傾斜,從而實現結果的公平。
行政法的惠民理念基于其衡平理念的深度認識發展而來,是新時期建設服務型政府與構建和諧社會目標的重要展現。惠民理念著重強調對公民私權利的保護與服務,其公共服務理論確立了現代行政權的新發展方向,指明行政主體為其所管轄地區的人民提供服務、促進人民幸福生活的職責。該理念的興起帶動了公眾參與政治事務積極性的提升與范圍的擴大,為行政機關切實良好行使行政職能,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工作精神提供內在與外部支撐。
廣告
書名:《行政法理論、規范與實務》
作者:杜文勇著
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1.宗旨。本書嘗試構建新型教材編寫體例,遵循法律碩士專業的實踐訓練邏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宗旨,合理設計教材結構和體例。
2.思路。按照理論—規范—救濟(案例分析)的主線,將行政法理論、法律規范和司法審判三者有機結合,注重法律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3.結構。本教材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總論)主要概述行政法的五大核心問題——行政法原則、行政主體、行政行為、行政程序和行政救濟。力求突出重點,結合案例闡明行政法的基本理念和精神。下篇(分論)采用類型化的方式,對目前行政訴訟法確定的受案范圍進行分類梳理,對每一種類型的案件從理論、規范和救濟(案例分析)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從而為學生將來從事行政法律實務提供一個可操作的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