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恒 賀冉
摘 ?要:在市場經濟發展進程中,亂砍濫伐現象屢見不鮮,導致森林面積不斷減少,繼而引發各種環境問題,例如水土流失、霧霾、沙塵暴、泥石流等,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威脅。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做好植樹造林工作。近幾年國家開始提高對植樹造林工作的重視程度,但是在具體植樹造林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樹木死亡的現象,影響了植樹造林工作的進程。文章主要針對提高秋季植樹造林樹木成活率的具體措施進行分析,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樹木的成活率,擴大植樹造林面積。
關鍵詞:植樹造林;秋季;技術措施;林木
引言
植樹造林有助于提升我國綠化水平,改善我國生態環境,為人們創造 良好的生活環境,因此在現代化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各地區人們應加大 對植樹造林工作的重視,并結合當地植被和氣候特點,有針對性的采取技術 措施,才能夠為提升,林木成活率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從 秋季季植 樹造林活動入手,分析林木成活率的技術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1 秋季造林的主要好處
秋季造林的主要好處有以下三點:一是秋季植樹造林避開了夏季高 溫干旱季節,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秋季氣溫適中,水分蒸發量較小, ?苗木與新換土壤適應期較長,適合苗木生長;尤其適合常青類和抗寒能力 較強的苗木生長。待夏季高溫到來之前新植苗木早已根深蒂固,能夠經受 “烤”驗。二是秋季造林避開苗木病蟲害高發季節,有利于苗木健壯生 長。苗木病蟲害的高發季節多在春末初夏季節。春季栽植的苗木正是嫩葉 生長階段,如果防治不及時,往往是葉光莖損。然而,秋季造林時氣候涼 爽,害蟲大多開始收斂結繭,各種病害發生率也較低,是苗木成活生長的 大好時機;到初夏病蟲高發季節,苗木已具備了一定的抵御能力。三是秋 季造林避開綠化大忙時期,有利于組織高質量苗木,降低工程成本。往往 春季綠化時間緊、任務重,為了搶時間、爭速度,各用苗單位紛紛搶購苗 木,致使苗木一時緊張,供不應求。還有許多苗木經紀人超前搶購苗木 “庫存”于道路兩側,簡單覆土,造成苗木收漿、干枯。不少用苗單位不 得已而求其次,不僅降低了苗木質量,而且還抬高了苗木價格,使造林資 金得不到充分利用,降低了造林質量。秋季造林則可以使用苗木選擇余地 大,資金也得到了調節。
2 植樹造林技術措施
秋季造林因降雨量少、氣溫逐漸降低等原因,易受干旱、凍害影響, 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造林成活率明顯降低。秋季造林的技術要求很高。
2.1 ?選擇合適的栽種時間
由于苗木在秋季會進入到休眠階段,而地上水分蒸騰速度變慢,各種 營養物質消耗的速度相比其他季節也有所減緩,但是苗木根系在地下則是 非常活躍的,各種生理活動仍在繼續,所以秋季是苗木種植的最佳時節, ?能夠有效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具體的栽種時間是每年的十月初到十一月 中下旬。如果時間太早的話,地上各種代謝活動都比較活躍,營養物質留 存的比較少,水分蒸發比較快,不利于苗木扎根成活。如果栽種的時間比 較晚,外部氣溫過低,不利于苗木扎根,導致苗木根系不穩,進而造成苗 木死亡。
2.2 ?把握適宜栽植時間
秋季造林最佳時間,一般從樹木開始落葉起到土壤結凍前。這時苗木 進入休眠期,地上部分水分蒸騰量已降到最低程度,各種營養物質消耗已 達到最低,而土壤中根系的生理活動仍在繼續進行,對苗木成活有利。過 早栽植,地上代謝等各種活動比較旺盛,水分容易丟失,影響苗木成活; ?栽植過遲,地溫偏低,不利于根系恢復。
2.3 ?科學栽植
秋季植樹造林的過程十分復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 會影響 到苗木的成活率。我們必須科學栽種, ?做好整地、選苗運苗、 ? 栽前處理以 及栽后管理等工作。針對整地方面,應該確保挖穴能夠與苗木需要的實際 尺寸相符合。如果種植區域是緩坡地,那么就需要清除雜草,然后焚燒。 ?如果各方面條件可以的話也可以對種植區域進行全墾。假如種植區域是 陡坡地,那么為了避免出現水土流失現象,應該留出水平植被帶。如果想 要種植果樹的話,則需要對平緩的地方實行全墾,能夠改善土壤結構,為 苗木的成活提供必需的養分。苗木的選擇直接關系到苗木的成活率,所以
必須重視選苗運苗過程。首先,應該選擇那些木質比較好、沒有病蟲害、 外皮沒有損傷的苗木。其次,選擇那些根系相對比較完好的,而且必須保 證每根苗木都有十條以上的二十到二十五厘米的側根。針對帶土的苗木, ?應該保證土球的直徑是苗木根莖的七到十倍左右,能夠緊緊地包裹苗木根 莖。此外,盡量選擇當地撫育的苗木,這樣的苗木能夠更適應當地的氣候 條件和土壤條件,成活率更高。如果必須外調苗木,需要做好苗木的遮蓋 工作,避免苗木根部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導致水分大量流失,降低苗木成活 率。 ? 在真正栽種之前還應該對苗木進行處理, ?截去苗木冠部, ?這樣能夠減 少苗木本身的水分流失。截干的高度應該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在栽種的時 候,一方面要考慮苗木的種類和具體作用,同時還應該對苗木的生長特性 全面了解,如果樹種本身屬于干性,那么截干的高度就不宜過低,一旦過 低就可能導致苗木日后成長的位置偏低,不利于后期的養護工作。如果是 為了城市綠化而栽種苗木,那么截干的高度就應該適當增加,通常會保持 在二點五米以上,如果是荒山造林,那么截干高度就需要在二米到二點五 米之間。要想保證苗木的成活率,在栽種時就應該完全按照實際栽種要求 進行,對每個環節都能夠認真負責。
3 秋季造林的重要性
秋季造林有很多好處存在,本文主要歸結三大點,即:一是在秋季植 樹造林中,能夠避免由于夏季高溫帶來的干旱,有利于苗木保持水分,在 提升成活率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秋季的氣溫比較適中,苗木的水分蒸發 量一般比較小,由于苗木需要較長時間去適應土壤,為此充分的水分有利 于苗木的成活。尤其對于那些長青類與抗寒能力強的苗木生長是非常有利 的。秋季栽植以后,待夏季來臨時,苗木已經根深蒂固,有一定能力承受 夏季高溫干旱氣候;二是在秋季造林時,能夠避開病蟲害季節。如果在春 季栽植,苗木正處于嫩葉生長的階段,如果養護工作與防治工作不到位, ?極有可能給苗木帶來病蟲害,降低苗木的成活率。而秋季造林氣候比較涼 爽,害蟲絕大部分活躍不頻繁,這大大降低了苗木病害發生幾率,能夠為 苗木創造更好的生長環境;三是秋季造林能夠避開綠化大忙時期,這有利 于保障苗木的質量,降低苗木的種植成本等。在春季往往綠化時間不充 足,任務也很重,導致各個用苗單位搶購苗木,使得苗木緊缺,為了能夠 滿足各個用苗單位的需求,供應商會忽略苗木的質量而大量供應,導致苗 木質量下降,不利于其成活。而秋季造林能夠有充足的苗木供應,并且能 夠保證其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世界各國在積極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環境污染和生 態破壞越來越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的 和平相處至關重要。鑒于此,現階段我國在發展中加大了對秋季造林技術 的研究力度,通過合理的技術可以對造林時間進行延長,同時提升林木成 活率。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區在積極展開秋季造植樹造林活動的過程中, ?必須從地區特點入手,有針對性的選擇并創新技術措施,才能夠有效提升 林木的成活率。
參考文獻:
[1]美麗古麗·阿西木.春秋植樹造林的技術要點[J].農村科技,2020,(2):56-85.
[2]李雪蓮.關于我省東部秋季造林的技術探討[J].青海農林科技,2019,(1):29- 30.
[3] 柴賢 , 舒相才 . 騰沖縣全面轉變植樹造林方式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 , 2019,(31):10969-10970.
[4]甘義進.植樹造林的文化內涵及其啟示[J].江西社會科學,2020,(5):23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