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護理模式在產科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4月-2021年4月進行分娩的產婦380例作為對象,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n=190)和觀察組(n=190)。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予以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護理模式。比較護理后兩組產婦在不同產程的疼痛評分及滿意度評分。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產婦第一、第二及第三產程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產婦在服務態度、護理能力、心理護理和護理操作等方面的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產婦(P<0.05)。結論: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護理模式有效緩解產婦疼痛程度,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護理模式;產科;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2--01
分娩是產婦所經歷的一種自然的生理過程。在此期間,產婦會產生心理和生理上的應激反應,影響其對分娩的適應能力。尤其對于初產婦因相對缺乏相關經驗,容易出現緊張等情緒,這會給產婦帶來更多的心理負擔,影響分娩時的疼痛程度、分娩時的情緒狀態。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整個分娩過程中,對產婦給予情感和心理支持,并提供生理協助,促進順利分娩。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7年4月-2021年4月進行分娩的產婦380例作為對象,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n=190)和觀察組(n=190)。對照組年齡(24-37)歲,平均年齡(27.53±5.61)歲;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9.24±2.15)周;觀察組年齡(25-36)歲,平均年齡(28.12±6.35)歲;孕周(37-43)周,平均孕周(40.04±1.21)周。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模式,對產婦進行常規健康教育,指導產婦分娩,對產婦進行觀察。觀察組予以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護理模式。(1)由1名經驗豐富的助產士負責全程陪伴產婦,助產士負責與產婦及其家人進行充分溝通,說明產婦的分娩過程、情況、產后注意事項等。(2)始終陪伴產婦一側,監測產婦和胎兒情況,回答產婦的問題,緩解產婦的不適和緊張,增加產婦順利分娩的信心。(3)指導分娩時產婦的呼吸和用力方法,提醒并鼓勵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堅持和加油;分娩期間,密切關注產婦和胎兒的生命體征、精神狀態和失血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處理,并及時安慰產婦。(4)分娩后,及時告知新生兒情況。產后觀察產婦2小時,指導正確的母乳喂養方法,鼓勵母乳喂養。
1.3 觀察指標
(1)分娩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對兩組產婦護理后第一、第二及第三產程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評分范圍為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嚴重。(2)滿意度。根據產婦的主觀感受,在服務態度、護理能力、心理護理和護理操作幾方面評價,可以分為滿意、一般和不滿意。每項為20分,滿意度70-80分;基本滿意度得分在60到79分之間;不滿低于60分。
1.5統計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X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產婦分娩疼痛評分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產婦第一、第二及第三產程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的滿意度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產婦在服務態度、護理能力、心理護理和護理操作等方面的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產婦(P<0.05),見表2。
3.討論
采用常規護理,護理人員會過分依賴醫生的建議,整個護理過程不全面,針對性不強。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護理模式除了為產婦提供情感支持外,還能通過指導產婦用力、呼吸等使產婦全身放松,配合分娩,縮短整個分娩過程。本研究中,護理后觀察組產婦第一、第二及第三產程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護理模式能夠有效降低產婦在分娩過程的疼痛程度。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護理模式更注重“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在產婦整個分娩過程中給予產婦家庭式的關愛。當產婦開始出現陣痛時,助產士會嘗試各種方法來緩解其不適,如按摩、用熱毛巾擦出汗、引導產婦在適當的時間深呼吸、鼓勵產婦,使產婦保持舒適、放松的心態。時刻關注產婦心理變化,有效消除產婦不良心理因素。
綜上所述,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護理模式有效緩解產婦疼痛程度,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郝敏. 助產士陪伴孕產婦分娩在妊娠過程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9, 19(13):193-195.
[2]明振葉, 李紅麗. 助產士主導伙伴式導樂陪伴在初產婦分娩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9, 23(9):118-120+124.
[3]徐晶晶, 曹書艷, 章瓊. 一對一陪產模式結合體位管理在分娩過程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華南預防醫學, 2019, 45(6):80-82.
[4]吳窮. 責任制助產護理對初產婦分娩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 2019, 34(1):117-118.
作者簡介:向煥茜,女,本科,1993.11,重慶,漢族,護師,產科,助產,重慶市婦幼保健院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