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璐 秦維鐸 李寧 祝勇
摘要: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中最關鍵的環節,是新技術、新發明實現科技創造經濟價值的核心環節。醫院的科研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注重醫院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對促進醫療科研發展具有十分長遠的重要影響。要切實推進醫院科技成果轉化,必須轉變觀念,建立健全管理體制,設立專項資金,建立試點基地,搭建平臺,積極引進人才。
關鍵詞:醫院;成果轉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2--01
引言
隨著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社會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必須依靠科學技術。因此,科學技術應該以市場為導向,以促進經濟發展為主要目的。實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關鍵是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創造經濟價值的作用。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中最關鍵的環節,是新技術、新發明實現科技創造經濟價值的核心環節。黨的十八大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的核心位置。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由之路。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是評價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內容。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對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深遠影響。
1、醫院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
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中最關鍵的環節,是新技術、新發明實現科技創造經濟價值的核心環節。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是評價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內容。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對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深遠影響。近年來研究發現,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不足20%,遠低于發達國家60%-80%的水平。醫院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數以萬計,其中不乏國際先驅、國際領先者或填補國內空白的成果。然而,真正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只有8%左右,與美國、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70%的轉化率相差甚遠。
隨著醫療事業的逐步推進,臨床科研在提高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與科研的深入和科技的不斷創新密切相關,科研成果的數量和質量是衡量一個單位科研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大型綜合醫院是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醫療機構。核心工作是醫療服務,基礎工作是教學任務,科研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大型綜合醫院是知識密集型組織的典型代表,也是科技成果集中的地方之一。重視大型綜合醫院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對促進醫療事業的進步和科研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影響醫院科技轉化的主要因素
2.1項目審批忽視醫療市場需求
醫療市場需求是醫療科技成果轉化的基礎和前提。市場需求決定著醫療成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大多數科研項目都是基于文獻綜述,選題過于強調理論研究和學術價值,對其臨床應用價值和市場應用前景關注甚少。這種忽視醫療市場需求的做法,是臨床醫院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根源。
2.2科研成果轉化效率低
在我國,醫學院校科研人員大多通過以下途徑完成科技成果轉化:1、科研人員的私人關系;2、由醫院相關科研管理部門推動;3、企業直接聯系科研人員;4、政府科技部門轉型平臺。醫院缺乏高水平的技術轉化團隊,無法提供成果登記、成果推薦、成果交流等服務,這大大降低了醫學科研機構的成果轉化水平。由于對有發展前途的科技成果或成熟技術沒有及時有效地進行宣傳和轉化,錯過了快速搶占市場、獲取產業利潤的機會。
2.3評價機制不合理
目前,國內醫院的科研績效評價主要依據經費數、科研經費、發表論文數和成果獎數,而忽視了對向市場和社會轉型最能體現科研工作真正價值的評價,導致醫務人員的科研動機具有很強的功利化傾向。這種不科學的評價機制,使得大多數科研人員只關注科研過程的前半部分,忽視了科技成果的市場化,導致科研經費的巨大浪費和科研項目的投入產出比偏低。另外,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政策不完善,對科技成果轉化經濟效益的比例沒有明確規定或比例偏低,這也影響了科技人員轉化科技成果的積極性。
3建議
3.1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科研體制
市場化科研體系的建立,要求科研人員在項目選擇階段要考慮臨床需求,同時要以市場為導向,了解市場需求,把握市場動態,使科研成果具有市場前景和生命力。科研人員除了要考慮技術的可行性和市場的可接受性外,還要從發展的角度看待科研和市場,始終把握市場的方向,優先考慮有市場潛力的科研項目,用市場觀和發展觀指導科技成果的產出和轉化。科研人員要摒棄發表論文和成果報獎的科研觀念,培養成果產出思維,以充分發揮科技潛力,促進生產力的提高,明確認識到科研成果只有滿足市場需求,才能為市場所接受,才能轉化為生產力。
市場化的科研體制有助于引導科研人員樹立市場意識,自覺把市場和社會需求放在重要位置。這就要求研究者不僅要對國內市場,而且要對國際市場,不僅要對現實市場,還要對潛在市場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可見,以市場為導向的科研體系是促進市場和技術雙重優勢的項目創造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良好基礎。
3.2加強醫院成果轉化的指導
雖然國家和醫院都出臺了促進成果轉化的文件,但本研究發現研究者對這方面了解甚少。因此,醫院應加強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指導,提高文獻的宣傳和認識,鼓勵科研人員積極開展成果轉化。
醫院要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文件的學習指導機制。就國家政策而言,政策文件之間往往存在一些關系。比如,有的是表明執行國家政策的態度,有的是細化執行國家政策的要求,有的是規定執行國家政策的配套措施,有的是執行國家政策的具體措施和方式。如果研究者不特別關注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就難以準確把握政策文件之間的關系,更難以把握科技成果轉化政策的精神實質。以醫院公文為例,由于研究者的雙重身份,他們既是成果的輸出者,又是臨床一線工作者,研究者在醫院公文的實施上不能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另外,如果醫院沒有相應的文獻宣傳,那么研究者就沒有辦法了解或只聽到文獻成果轉化的情況。因此,醫院應通過建立文獻學習指導機制,提高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意識。
醫院應建立成果轉化的“綠色通道”。科研成果轉化涉及多學科、多方面。當科研人員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往往單靠一個部門解決不了。但由于職能定位不同、政策熟練程度不同,不同部門可能會產生矛盾和對立的局面,使科研人員進退兩難,導致科技成果無法順利轉化,同時,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也嚴重受挫。因此,醫院應通過“綠色通道”的設置,優化和簡化成果轉化審批流程,提高醫院成果轉化工作效率,增強科研人員的歸屬感和滿意度。
3.3完善醫院評價與激勵機制
研究發現,大多數研究者對成果轉化感興趣,能夠正確認識到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他們中有少數人出于個人升遷和發展需要,對成果轉化感興趣。總之,醫院科研人員對成果轉化有著強烈的愿望。雖然有少數人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成果轉化意愿,但他們自己可能難以轉化成果,或者時間和精力有限。筆者認為,如果醫院能得到有效的引導和支持,那么科研人員的轉型意愿還有上升的空間。科研人員的轉化意向是促進成果轉化的主觀方面,客觀方面是醫院應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和多渠道的激勵機制。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要改變單純以學科數量、研究水平、研究項目經費、論文數量、獲獎數量等為評價標準,堅持學術價值與市場價值相結合,先進技術與技術應用相結合。醫學科學研究可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發展研究。對三者采取相同的管理模式,既不能適應科技自身的發展規律,也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因此,根據三者的特點,建立不同標準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勢在必行。基礎研究的評價標準應更多地體現在學術和社會反響上,具體體現在論文和獲獎水平上;應用開發研究的評價標準應更加注重成果轉化和市場化程度。
結語
良好的科技成果轉化環境需要政府、醫院和企業的共同努力。調查發現,影響醫院科技成果轉化的最主要企業因素包括企業對科技投入、醫院傳播和成果價值重視不夠。因此,企業應認識到科技創新能力對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創新意識,把技術進步的動力引入到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中來。企業要遵循市場發展規律,滿足自身科技需求,引進醫院科技成果。同時,在醫院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要加強與醫院科研人員的密切聯系,確保科研人員對企業的實際需求有詳細、充分的了解,把科技成果轉化的風險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趙穎,張錦源,任春娟,等.某三級甲等醫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探索與實踐[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20(4):273-276.
[2]沈彬,趙穎,袁淑蘭.大型綜合醫院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轉化醫學雜志,2020,v.9;No.48(03):34-37.
[3]尼燕,張黎.河南省公立醫院專利情況分析及對策研究[J].河南科技,2019(21).
[4]李汝德,趙曉英,劉洋,等.轉化醫學視角下某省級醫院科研投入產出分析[J].衛生軟科學,2019,v.33;No.283(08):25-27+37.
[5]石微微,楊岸超,李藝影.公立醫院及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醫院,2019,023(01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