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運國利


摘要:目的:本文將主要研究120電話指導現場第一目擊者心肺復蘇對院前急救心肺復蘇成功率及患者預后的影響分析。方法:將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進行急救心肺復蘇的猝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觀察組患者給予120急救電話指導心肺復蘇的方法,而對照組則是接急救電話后并未進行醫療指導,以此來比較兩組之間的心肺復蘇成功率、存活率、可自理生活率以及不可自理生活率。結果:兩組患者心肺復蘇成功率對比:觀察組患者的復蘇成功率高達97%,而對照組患者的復蘇成功率只有70%,因此觀察組患者的復蘇成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 結論:120急救電話指導第一急救現場心肺復蘇有利于提高猝死患者的心肺復蘇成功率,較好的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值得臨床醫學推廣應用。
關鍵詞:120電話指導 第一目擊者 心肺復蘇 院前急救 成功率 患者預后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2--01
猝死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危急情況之一,猝死分為很多種,但根據有關調查結果表明,源于心源性猝死占所有猝死情況的比重最大。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死于心臟驟停的患者為2500萬人左右,其中有70%左右的事件都發生在院外。為了提高目擊者的急救實施率以及患者的存活率,本文主要就120急救指導現場第一目擊者心肺復蘇對院前急救心肺復蘇成功率及患者預后的影響分析進行了探究,具體情況見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文將選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進行急救心肺復蘇的猝死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所有患者的來院順序將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觀察組患者給予120急救電話指導心肺復蘇的方法,而對照組則是接急救電話后并未進行醫療指導,以此來比較兩組之間的心肺復蘇成功率、存活率、可自理生活率以及不可自理生活率。觀察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在35~75歲,平均年齡為(54.1±4.5)歲;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在30~70歲,平均年齡為(44.5±5.2)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具有可比性,并沒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
1.2急救方式
1.2.1對照組:對照組的所有患者都是第一現場目擊者接通急救電話后并未進行相應的醫療指導,在醫護人員向目擊者詢問患者的基本癥狀以及具體位置后,即刻調遣本院的醫護人員到達現場,對患者進行現場檢查、急救治療以及相應的運轉工作。
1.2.2觀察組:觀察組的所有患者都是第一現場目擊者接通急救電話后,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具體內容有:(1)首先指導現場施救者判斷患者是否處于呼吸心臟驟停而需要及時進行心肺復蘇的狀態,如果是則立即進行急救指導;(2)院前醫護人員應該囑咐施救者讓電話處于免提狀態,這樣既能方便施救者聽清具體指導方法又能便于施救者一邊聽從醫院的急救指導一邊對患者進行急救,極大的節省時間;(3)隨后現場施救者將手機放置地上或者是耳邊,讓患者處于平臥姿態,隨即解開患者的衣領以及腰帶;檢查患者的口鼻腔是否有分泌物或者是嘔吐物,如果有則馬上將患者的頭部輕輕偏向一側進行清理;如果遇上患者有假牙的情況,則需要取下患者的假牙再進行口鼻腔分泌物的處理;(4)而后現場施救者立即將自己的雙手交叉,雙臂垂直在患者兩乳頭中間的連線處進行按壓急救;按壓頻率為每分鐘100次以上,深度大于5cm,輔之于人工呼吸對患者進行急救。
1.3評價指標:兩組患者心肺復蘇成功率對比;兩組患者預后情況對比。
1.4統計學分析
將本文涉及數據全部錄入到Excel表格,使用SPSS20.0軟件包處理所有試驗數據,不良事件發生率、臨床療效為計數資料([n(%)],=0.05為校準數據,X檢驗),平均年齡為計量資料([n()],(P<0.05)為校準數據,t檢驗),分析組間數據差異及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心肺復蘇成功率對比
經過表中可知,觀察組患者的復蘇成功率高達97%,而對照組患者的復蘇成功率只有70%,因此觀察組患者的復蘇成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體主要表現如下表1所示。
2.2?兩組患者預后情況對比
經過表中可知,觀察組患者的存活率達67%,可自理生活者有30%,僅有一人不能自理生活,而對照組的存活率只有33%,不能自理生活者高達50%,因此觀察組患者的預后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體主要表現如下表2所示。
3.討論
綜上所述,120急救電話指導第一急救現場心肺復蘇有利于提高猝死患者的心肺復蘇成功率,較好的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急救現場目擊者在心肺復蘇知識方面上的不足,值得臨床醫學推廣應用。因為猝死情況帶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仍然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的提高心肺復蘇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陳官華. 電話指導心肺復蘇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J]. 山東醫藥,2010,50(14):91.
[2]衛鵬羽,朱曉鳳,黃紅英. 電話輔助心肺復蘇在院前急救中的研究進展[J]. 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8(04):240-241.
[3]王妍. 院前急救前調度電話指導(MPDS)對急救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J]. 名醫,2019(0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