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剛看市
近一周來,相關部門對動力煤價格的極限施壓措施取得明顯成效,產地和港口動力煤價格普遍出現明顯回落,晉陜蒙3 ?。▍^)5500kcal/kg 動力煤的出礦價格已經被嚴格限制在1200元/t以內;北方港口現貨動力煤價格更是出現恐慌性下跌,其中5500kcal/kg 和5000kcal/kg 兩種主流動力煤的現貨價格分別從10 月中旬高點時的2600 元/t 左右和2300 元/t 左右,降至10 月29 日的1500 元/t 左右和1250元/t左右。
一方面,從輿論和信息層面對動力煤價格持續施壓、而且力度不斷加大。梳理國家發改委官方微信發現,10月19日近十天來,至少19次發布涉煤信息,持續為煤炭保供、促使和引導動力煤價格下行發聲,簡單羅列如下:
10 月19 日:國家發改委研究依法對煤炭價格實行干預措施;國家發改委組織召開煤電油氣運重點企業保供穩價座談會;國家發改委在鄭州商品交易所調研強調依法加強監管、嚴厲查處資本惡意炒作動力煤期貨。
10 月20 日:多措并舉推動煤炭增產增供取得明顯成效;國家發改委組織赴河北秦皇島港督導煤炭保供穩價工作;國家發改委組織赴河北曹妃甸港督導煤炭保供穩價工作;國家發改委在河南煤炭儲配交易中心鶴壁園區調研,強調嚴厲打擊煤炭現貨市場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經濟秩序行為。
10 月21 日:國家發改委組織開展煤炭生產、流通成本和價格調查;
10 月22 日:國家發改委組織查處發布涉煤造謠信息行為;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止煤炭企業牟取暴利的政策措施。
10 月23 日:煤電企業眾志成城多措并舉,共同打好煤炭保供組合拳;發展改革推“十文”,煤炭價格顯“實溫”。
10 月24 日:國家發改委派出多個調查組 實地開展煤炭價格成本專項調查;煤炭主產區坑口煤價明顯下降;重點煤炭企業以實際行動積極穩價;晉陜蒙多措并舉增產增供,市場煤價理性回歸。
10 月25 日:榆林一人因散布“煤價當晚上漲100元”不實信息被行拘;國家發改委依法加強對煤炭中長期合同履約信用監管;國家發改委依規對煤炭等能源價格指數行為啟動評估和合規性審查;電廠供煤持續大于耗煤,存煤水平快速提升;靈活運用政策工具,多地采取措施開啟煤炭降價工作;國家發改委赴中央企業調研推動煤炭增產增供。
10月26日:國家發改委研究建立規范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引導煤炭價格長期穩定在合理區間;煤炭價格開啟下降通道。
10 月27 日:國家有關部門嚴肅清查整頓違規存煤場所;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煤炭價格干預的具體措施;國家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開展煤炭現貨市場價格專項督查,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10 月28 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會議研究煤炭企業哄抬價格、牟取暴利的界定標準;
10 月29 日:國家發改委成本調查顯示,煤炭生產成本大幅低于煤炭現貨價格。
另一方面,從管理和具體工作層面,通過繼續增加煤炭產能和不斷調低動力煤指導價格,對動力煤價格走勢持續施壓。主要體現在:
繼10 月14 日國家礦山安監局安全通報,此前已經有153 處煤礦符合安全保供條件、允許增加產能(每年大約增加產能2.2億t)之后,10月25日,“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辦公室”下發通知,再度將晉陜蒙新4?。▍^)的35處煤礦補充納入今冬明春重點保供煤礦名單,允許這些煤礦在符合安全和環保要求前提下,在接到通知后先按調整后的規模(合計增加產能0.78億t)組織應急保供生產。
繼10 月16 日主管部門鼓勵大型煤炭生產和貿易企業承諾“在環渤海港口下水的發熱量5500kcal/kg 的動力煤平倉價在1800 元/t 以下”之后,在10月26日召開的煤炭保供穩價電視電話會議上,明確要求主要產地5500kcal/kg動力煤的出礦價格不高于1200元/t、北方港口平倉價格不高于1500元/t(高于此價格的動力煤,相關港口將不予裝船)。
10 月27 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組織相關企業和部門召開會議,研究對動力煤坑口價格和終端銷售價格進行臨時干預措施,動力煤坑口價格將由國家發改委統一制定基準價,其中5500kcal/kg動力煤的基準價格為440 元/t(含稅),最高上浮幅度20%、即528 元/t,對其他熱值動力煤價格的要求,以5500kcal/kg 動力煤熱值均價為基礎進行折算(下同);屆時,5500kcal/kg 動力煤在北方港口的平倉價格可能被限制在800元/t以內。
值得關注的是,北方港口現貨煤價快速下行局面,使得下游地區動力煤消費企業和貿易企業的觀望氣氛明顯升溫,這也應該是在冬季煤炭消費和需求高峰即將到來之際,國內海上煤炭運價出現回落的主要原因之一(見附圖)。

一、前三季度煤炭市場運行特征
(一)煤炭產量穩中有增。前三季度,有關各方扎實推進煤炭增產保供工作。重點煤炭企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挖潛增產;有關部門加快推進煤礦手續辦理和產能核增,部分具備增產潛力的優質煤炭產能陸續釋放。尤其7 月份以來,內蒙古涉及產能約1.4 億t/a 的露天煤礦取得接續用地批復,開始陸續復產;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新疆等5 ?。▍^)對涉及產能4350 萬t/a 的處于停產狀態的聯合試運轉到期煤礦,同意聯合試運轉時間再延長1年,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增產增供。此外,有關部門全力推動煤炭中長期合同對發電供熱企業直保并全覆蓋,組織協調煤源補簽中長期合同,確保發電供熱用煤需要,堅守民生用煤底線。隨著主產區煤礦產能加快釋放,煤炭增產增供政策效果逐漸顯現,全國煤炭生產情況逐步改善。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 月份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原煤產量29.3 億t,同比增長3.7%;其中9 月份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產量3.3億t,同比下降0.9%。
(二)煤炭進口降幅持續收窄。2021年以來,為滿足國內市場用煤需求,我國從印尼、俄羅斯、美國等國煤炭進口量增勢強勁,全國煤炭進口量同比小幅下降、降幅持續收窄。據海關數據,1-9月份全國累計進口煤炭2.3億t,同比減少903萬t、下降3.6%,降幅比1-8月份收窄6.7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全國進口煤炭3288萬t,環比增長17.2%、同比增長76.1%。
(三)煤炭消費旺盛,增速逐步回落。前三季度,我國宏觀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全社會用電量累計同比增長12.9%,電力需求快速增長,加上水電出力不佳,前9 個月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11.9%,電煤需求快速增長,是拉動煤炭消費增長的主力。在碳減排、“能耗雙控”以及限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等措施影響下,鋼鐵、建材、化工行業生產強度逐步下降,生鐵、焦炭、水泥等相關產品產量增速回落,鋼鐵、建材行業煤炭消費量相應回落。總體上,前三季度我國煤炭消費量同比快速增長,增速逐步回落。
(四)全社會煤炭庫存量偏低。2021年以來,我國煤炭市場供需總體偏緊,各環節煤炭庫存量偏低。9 月末,全國煤炭企業存煤4800 萬t,環比下降2.3%、同比下降25.0%;全國火電廠存煤約0.8億t,環比下降18.4%、同比下降44.5%,存煤可用約13 天;全國主要港口存煤5234萬t,環比增長0.2%、同比下降18.4%。其中,環渤海主要港口存煤1761萬t,環比增長3.4%、同比下降10.5%。
(五)煤炭市場價格高位運行。
動力煤長協價格波動上行。10 月份秦皇島港5500kcal/kg 下水動力煤中長期合同價格754 元/t,同比上漲207 元/t、漲幅37.8%。1-10 月份動力煤中長期合同價格均值630 元/t,同比上漲90 元/t、漲幅16.6%。
動力煤市場價格大幅上漲。9 月30 日,山西大同5500kcal/kg 動力煤坑口價1400 元/t,比8 月末上漲490 元/t、漲幅53.8%,同比上漲990 元/t、漲幅241.5%。
煉焦煤長協價格總體平穩。9 月份,山西呂梁部分十二級主焦煤合同價格1590 元/t,與8 月份持平,同比上漲210元/t、漲幅15.2%。
煉焦煤市場價格明顯上漲。9 月28 日,CCTD 山西焦肥精煤綜合價格4055 元/t,比8 月末上漲685元/t、漲幅20.3%,同比上漲2825元/t、漲幅230%。
國際煤價大幅上漲。2021年以來,世界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逐漸復蘇,國際能源和煤炭需求旺盛,而市場供應偏緊,國際煤炭價格大幅上漲。9月份印尼動力煤出口指導價150.03 美元/t,比8 月上漲14.5%,同比上漲203.6%;9月24日,澳大利亞峰景礦硬焦煤中國到岸價436.00 美元/t,比8 月末上漲60.6%,同比上漲203.8%。
(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2021 年以來,煤炭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回落。1-8 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同比增長4.4%,增速比1-7月回落4.4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7%。
(七)行業效益逐漸恢復。1-8 月份,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營業收入17857.5 億元,同比增長39.3%;利潤總額3290.3 億元,同比增長145.3%。8月末規模以上煤炭企業應收賬款3859.2億元,同比增長34.0%。
二、今冬明春煤炭供需形勢預判
(一)煤炭供應將保持增長。煤炭增產增供將加快推進。10 月1-13 日,重點煤炭企業日均煤炭產量693 萬t,環比9 月日均增長4.5%,重點企業煤炭產銷勢頭良好,煤炭增產保供效果逐步顯現。后期,煤炭企業將加快推進煤炭增產保供工作,全力增加煤炭供應量。相關部門將共同推動具備增產潛力的煤礦盡快釋放先進產能,促進煤礦依法依規穩產達產。在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預計我國煤炭產量將保持增長。有關各方將繼續增加煤炭進口,滿足國內重點用戶和民生用煤需求,全國煤炭累計進口量增幅有望由負轉正。
(二)煤炭需求將比較旺盛。隨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繼續恢復,我國宏觀經濟有望保持穩定恢復態勢。各地區各部門將加強跨周期調節,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經濟穩中向好,預計我國能源需求和發用電量將保持較快增長,這將對煤炭需求形成支撐。
(三)煤炭市場供需將逐漸由偏緊向基本平衡方向發展。綜合來看,預計今冬明春期間,煤炭需求尤其是發電供熱用煤需求將比較旺盛,煤炭供應有望保持增長,煤炭市場供需將逐漸由偏緊向基本平衡方向發展,煤炭價格逐漸向合理區間理性回歸。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部統計,2021年1-9月份,協會直報大型煤炭企業原煤產量完成20.8 億t,同比增加7749 萬t,增長3.9%;營業收入(含非煤)為27187.6 億元,同比增長19.0%;利潤總額(含非煤)為1665.3億元,同比增長86.6%。
排名前10家企業原煤產量合計為15.8億t,同比增加9269 萬t,占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產量的53.9%。其中,8 家企業產量增加,合計增產11921萬t;2 家企業產量下降,合計減產2651 萬t。具體情況為:國家能源集團41287 萬t,同比增長4.6%;晉能控股集團28492 萬t,同比增長14.3%;中煤集團18316 萬t,同比增長10.7%;山東能源集團16202 萬t,同比下降14.0%;陜煤集團15720 萬t,同比增長10.5%;山西焦煤集團13148 萬t,同比增長19.2%;潞安化工集團6860 萬t,同比增長6.1%;華能集團6358 萬t,同比增長12.5%;國電投集團5795 萬t,同比下降0.1%;淮河能源集團5537 萬t,同比增長0.5%。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中旬全國煤炭價格穩中有漲。各煤種具體價格變化情況如下:
無煙煤(洗中塊,揮發分≤8%)價格2593.8 元/t,較上期上漲663.8元/t,漲幅34.4%。
普通混煤(山西粉煤與塊煤的混合煤,熱值4500kcal/kg)價格1556.8元/t,較上期上漲418.8元/t,漲幅36.8%。
山西大混(質量較好的混煤,熱值5000kcal/kg)價格為1759.4 元/t,較上期上漲422.5 元/t,漲幅31.6%。
山西優混(優質的混煤,熱值5500kcal/kg)價格為1820.6 元/t,較 上期上漲422.3 元/t,漲幅30.2%。
大同混煤(大同產混煤,熱值5800kcal/kg)價格為1880.9 元/t,較 上期上漲466.7 元/t,漲幅33.0%。
焦煤(主焦煤,含硫量<1%)價格為4100元/t,與上期持平。
上述數據顯示,10月中旬全國煉焦煤價格持續走穩;動力煤、無煙煤價格持續上漲,且漲幅再次擴大。
此外,10 月中旬全國焦炭(二級冶金焦)價格4086元/t,與上期持平。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煤炭保供穩價工作、確保群眾溫暖過冬的決策部署,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多措并舉推動煤礦挖潛增產,產運需各方共同發力增加市場供應,煤炭保供穩價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國煤炭供需形勢明顯好轉。
全國煤炭產量明顯增加。10月中下旬以來,全國煤炭日均產量連續數日保持在1150萬t以上,比9 月底增加了近110 萬t,最高達到1172 萬t,創近年來日產量峰值。煤炭期現貨價格快速下降。動力煤主力合約連續8 日下跌,累計跌幅50.9%,10 月29日報收于970元/t。港口5500kcal/kg動力煤平倉價已降至1500元/t以下,坑口5500kcal/kg動力煤價格已降至1200元/t以下,一周內下跌近千元。秦皇島港存煤突破500 萬t。秦皇島港煤炭場存穩步提升,尤其是大秦線檢修結束后,進煤量明顯增加。
隨著供需形勢逐步好轉,全國統調電廠存煤水平快速提升。10 月5 日以來,全國統調電廠供煤已連續25 日大于耗煤,10 月19 日以來電廠供煤大于耗煤持續超過100 萬t,近期連續數日供煤突破800 萬t,最高達到832 萬t 歷史峰值,比耗煤多200萬t,存煤水平達到1.06 億t,比9 月底增加超過2800 萬t,可用19 天。其中,東北三省電廠存煤已超過1270 萬t,較9 月底提升近1 倍,可用天數提升到32 天。按近期供煤水平測算,電廠存煤預計3日內可超過1.1億t,可用天數達到20天,為確保電力安全供應和人民群眾溫暖過冬奠定良好基礎。
為將煤炭保供任務落到實處,助力煤炭市場價格理性回歸,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晉能控股集團、山西焦煤集團、潞安化工集團、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近日承諾:今冬明春發熱量5500kcal/kg動力煤坑口價不超過1200元/t。
2021 年第四季度,在承擔原有的中長期合同電煤保供任務的基礎上,晉能控股集團承擔著廣西、江蘇、吉林、安徽、上海、浙江6 省份2030 萬t煤炭保供、東北地區40 萬t 發電供熱企業保供任務;山西焦煤集團承擔著河南省500 萬t、遼寧省50 萬t 保供任務;潞安化工集團承擔著山東省400萬t 保供任務,以及部分山西省內電廠的供暖用煤;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承擔著海南省170 萬t保供任務。
連日來,內蒙古多措并舉,加快推進具有增產潛力的煤礦產能核增。9 月份以來,隨著各項增產措施落實,內蒙古煤炭產量顯著增加,日均產量超過280 萬t,10 月份以來日均產量穩定在300 萬t以上。
2021 年,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支持下,內蒙古共核增煤礦產能1.38億t。
當前,國能準能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把煤炭保供作為最緊迫任務,抓緊抓實增產增供,充分發揮央企能源供應“穩定器”作用,措施堅決有力,安全生產持續穩定。按增產保供計劃,準能集團全年預計自產商品煤5672 萬t,超年計劃372 萬t;其中,第四季度計劃自產商品煤1440 萬t,增產152萬t。
此外,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鄂爾多斯市政府近日召開煤炭保供專題會議,要求各煤炭企業全力增產,保供穩價。鄂爾多斯煤炭協會牽頭組織,多家煤炭企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承諾從2021 年10 月21 日18 時起,已簽訂煤炭供應中長期合同者,按照合同約定價格執行;未簽訂中長期合同的市場煤要在10 月19 日坑口價基礎上,降價不低于100 元/t。
10 月29 日海運煤炭運價指數下跌。OCFI 報收1331.88點,環比下跌22.6點。分子指數來看,沿海線指數報收1339.97點,環比下跌22點;沿江線指數報收1320.7點,環比下跌23.4點。
具體到航線,沿海方向,秦皇島至上海航線2~3 萬t 船舶平均運價為56.2 元/t,期環比下跌1元/t;秦皇島至上海航線4~5 萬t 船舶平均運價為50 元/t,期環比下跌1 元/t;秦皇島至乍浦航線4.4~4.8 萬t 船舶平均運價為51 元/t,期環比下跌1 元/t;秦皇島至寧波航線1.5~2 萬t 船舶平均運價為66 元/t,期環比下跌1 元/t;秦皇島至廣州航線5~6 萬t 船舶平均運價為67 元/t,期環比下跌1.1 元/t;秦皇島至廣州航線6~7 萬t 船舶平均運價為57 元/t,期環比下跌1 元/t。
沿江方向,秦皇島至江陰航線1.6~1.9 萬t 船舶的平均運價為63.1 元/t,期環比下跌1 元/t;秦皇島至江陰航線4~5 萬t 船舶平均運價為52 元/t,期環比下跌1元/t;秦皇島至張家港航線2~3萬t船舶平均運價為59.3 元/t,期環比下跌1 元/t;秦皇島至南京航線2~3萬t船舶平均運價為64.3元/t,期環比下跌1元/t;秦皇島至鎮江航線2~3萬t船舶平均運價為62.2元/t,期環比下跌1元/t。
近日海運煤炭運價指數延續下降趨勢。臨近10月底部分產地因“煤管票”不足以及疫情影響,煤炭產量略有下降,整體產地銷售情況良好,坑口煤價繼續下跌。北方港煤炭下水需求減少,主要以長協保供煤為主,港口庫存有所增加。國家保供穩價政策連續出臺,貿易商有拋貨的意愿。電廠庫存總量本月明顯增加,因市場變化劇烈而放緩采購,其他非電終端跟隨觀望,對煤價下降仍有期待。海運市場商談情況冷清,船舶北上意愿不強,近日運價繼續下降。
環渤海港口壓港情況:天津神華碼頭到港船舶預計等3~5天,南疆碼頭無壓港現象;國投曹妃甸港錨地合計14條船舶,預計等1~2天;京唐港錨地合計37 條船舶,預計等3~4 天;黃驊港神華碼頭錨地合計52 條船舶,預計等4~5 天,黃驊神華雜貨碼頭無壓港現象;秦皇島港錨地合計43 條船舶,其中6、7、9公司預計等4~5天。
環渤海港口庫存情況:秦皇島港庫存472 萬t,國投曹妃甸港庫存262萬t,京唐港庫存415.2萬t,黃驊港庫存210萬t,合計1359.2萬t。
進入冬季,拉尼娜現象可能再次出現,寒潮等極寒天氣增多,南方電廠日耗還會增加。而北方從煤礦到港口,會遇到凍車、凍煤的影響,煤炭運輸效率會受影響。因此,電廠一定要增加存煤數量,以高庫存來應對即將到來的“迎峰度冬”用煤高峰。
1.電廠加快存煤
冬季用煤旺季到來之前,電廠和港口大量存煤,既可以遏制煤價過快上漲,也可以滿足冬季用煤需求。經過了近2 個月的積極存煤,電廠庫存得到提升,其中統調電廠存煤已經突破1億t。但從電廠存煤情況來看,無論是統調電廠還是重點電廠,存煤數量較之前均出現一定數量的增加,但是較2020年同期相比,差距還是不小。利用冬季到來之前的有限時間,全力增加電廠存煤,將庫存提高到高位,從而滿足冬季期間的下游用煤需求。
2021 年9、10 月份,電廠存煤出現一定數量的增加。但我們還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從上周開始,產地和港口煤炭價格持續下跌。貿易商和下游用煤企業觀望情緒濃厚,成交量偏少,用戶減少拉運,等待降價。其次,電廠機組檢修結束后,隨著民用電和工業用電負荷的恢復,電廠日耗會大幅增加,存煤可用天數會隨之減少。再次,大秦線恢復運輸后,盡管運量增加,但由于政策風險加大,貿易商發運數量減少。此外,華北地區即將進入供暖期,煤炭需求增加,大秦線需要將部分資源調往華北電廠,流向環渤海港口的資源可能會出現不足。
2.詢貨有所增多
產地方面,拉煤車減少,終端觀望情緒濃厚;疊加疫情影響擴散,高速路管控嚴格,部分煤礦庫存積壓。港口方面,部分用戶出現抄底,詢貨增多,并積極派船拉煤,盡快將庫存打高,來應對即將到來的嚴寒天氣。一系列政策出臺后,終端在煤炭政策頻出下,“買漲不買落”心理,多觀望待降緩購。港口方面,隨著政策的持續發力,現貨市場逐漸降溫,十天的時間里,市場煤價格下跌了1200元/t。部分貿易商出現恐慌性拋售,港口報價持續下探,而下游用戶觀望情緒濃厚,成交稀少。
在港口煤價跌至心里價位之后,電廠、建材、化工等用戶積極詢貨,增派船舶趕往北方港口拉煤。當前下游部分電廠庫存依舊低位運行,隨著冬季的臨近,下游終端仍有一定補庫壓力,采購需求持續存在;加之運力的緊張,后期市場仍很活躍。東北地區已經供暖,河北等北方地區已于11 月1 日供暖,而再過兩周時間,冷空氣的降臨,華中、華東地區也會降溫,水電減弱,空調負荷增加,帶動用煤數量增加。盡管重點電廠和沿海電廠存煤均出現增加,但存煤數量較2020 年同期相比,相差甚遠,大部分沿海和內陸電廠補庫和冬儲采購需求仍較為旺盛。
3.供需兩旺將再現
在加快煤礦核增手續流程,保證煤炭總體供應的前提下,煤炭主產區產量呈現明顯的提升。近日,全國煤炭日產量超過1150萬t,其中,晉陜蒙日均產量860 萬t,創2021 年以來新高。長協合同力爭全覆蓋,以及保供煤的投放市場,使得市場煤價格快速下跌。10 月25日,大秦線檢修結束后,鐵路運量增加,北方港口庫存恢復性增長,貨源結構有所改善;而環渤海港口也對長協保供煤采取優先接卸、優先靠泊等措施。在多方協作之下,煤炭庫存加速由主產區向下游進行轉移,重點電廠庫存逐漸向上修復。
目前,南方天氣適宜,煤炭消耗相對減少,電廠被動壘庫。未來10天,將有較強冷空氣影響新疆北部及西北地區東部,冷空氣將東移影響中東部大部地區,拉動采購備貨需求開始出現。隨著天氣逐漸轉冷,北方供暖季到來,電廠要擔負發電、供暖兩重任務,煤炭需求將進一步增加。此外,今冬可能出現寒潮天氣,并可能形成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冬季偏冷的概率較大。如果2021年真的出現冷冬,那么煤炭需求將超出預期,對煤炭保供增產增運提出嚴峻考驗。隨著相關政策的落地,預計下周開始,貿易商恐慌性甩貨接近尾聲,港口和產地煤價將逐漸穩下來,上游加快發運,下游積極補庫,煤炭市場供需兩旺將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