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靜雅林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設計研究總院
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迅速提高,國內城市也都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的建筑群范圍也在迅速地增多。但施工單位只為了提高施工速度,導致大多數城市的建筑物風格千篇一律,沒有特點,不能很好地展現地域文化,對居民的生活、心態也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優秀的建筑風格不僅可以體現城市的地域文化,展現城市的獨特魅力,還可以裝飾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讓城市居民即使在快節奏高壓力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因此,建筑設計師在設計建筑物的時候,應該將優秀的建筑結構與當地獨特的地域文化相結合,設計出富含地域文化的建筑風格。只有這樣,才能夠建立起城市特有的地標建筑,提升城市面貌的整體美感,帶動城市經濟迅速發展。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程度已經十分成熟了,無論是施工建筑質量亦或是施工效率都非常的高。國內建筑行業想要更進一步,就要在建筑設計上下功夫。評判一個城市發展水平的高低,城市建筑物的建筑風格優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1]。優秀的城市建筑風格,可以更加立體地展現城市的地域文化和精神內涵,就像城市的明信片一樣。
想要通過建筑風格表現出城市特有的風俗文化,可以通過三個步驟達成。
首先,要通過圖案設計,色彩搭配等操作設計出精美的建筑圖案,讓人在直觀的視覺體驗中對建筑物有一個良好的印象。
其次,要通過設計獨特的建筑物結構,建筑物圖案等建立起獨特的建筑風格,吸引人們的注意。
最后,要將建筑物的建筑風格抽象化,立體化,增強建筑物的象征意義,賦予建筑物獨特的精神內涵。
我國疆域遼闊,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孕育出了數以千計不同種類的地域文化。文化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美食、民族節日等都是對地域文化的完美體現。而能夠直接體現地域文化區別的表現形式,就是各個地區不盡相同的建筑物建筑風格。因為各地區氣候環境以及地理環境的不同,導致各地區人民在建造住宅的時候設計的住宅樣式也不盡相同。
譬如北京的四合院,陜西的窯洞,都是地區人民將自身的風俗文化與氣候環境相結合設計出來的建筑住宅。這樣的建筑住宅不僅舒適實用,而且建筑風格中展現了地區文化,非常的美觀。這啟示國內的施工單位在工作過程中,要將施工地區的地區文化與建筑結構相結合,創造出擁有獨一無二建筑風格的建筑,為市民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提升城市面貌的美感,促進城市經濟的迅速發展。
首先,無論多么優秀的地域文化,如果難以傳承下去就沒有任何意義。古往今來,文化傳承的方式有很多種,人們通過文字記載,言傳身教等方式將珍貴的非物質文化傳承下來,而除了這些傳承手段之外,在建筑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也是一種不錯的傳承手段。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很長,可以不受時間的限制。將地域文化與建筑設計相結合,不僅可以更好地展現出該地區的地域特色,而且還可以長時間的保留地域文化,被后人所了解[2]。
第二,上海的東方明珠,巴黎的埃菲爾鐵塔等,這些除了是所在城市的地標建筑之外,還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旅游觀光景點。它們不僅代表著地域文化,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城市經濟水平的進步。這啟示我們,在建筑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不僅可以建立出獨一無二的地標性建筑物,展示城市特有的文化風采和思想內涵。而且優美的城市建筑群還可以吸引其他地區游客的關注,促進城市經濟水平的進步,帶動城市綜合實力的發展。
第三,傳統的建筑群不能吸引人們的目光,本身價值單一。如果能夠在建筑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建造出具有地區特色以及精神內涵的建筑物,建筑物本身就已經不是單純的建筑,而是一件藝術品。它的產品價值將會大大提升,促進城市經濟的迅速發展。
文化傳承在建筑設計中最主要的體現,就是該地區特有的文化符號。我國各地區自然氣候的不同導致了各地區的民族地域文化不同,雖然我國地域文化形態各異,但都可以通過抽象化的符號加以解釋。文化符號是一個地區獨特文化的抽象體現,展現了該地區獨特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內涵。文化符號在建筑設計中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既可以是建筑圖案,紋飾等,也可以是獨特的房檐結構或者門窗結構等。
不同地區的建筑結構有著明顯的不同,建筑學家可以僅憑建筑結構就推出這是哪個地區的建筑物[3]。譬如國內著名的北京四合院,就是以四個方位的房子圍合起來的內院式住宅,國內只有老北京才有的獨特建筑結構,不僅經濟實用,而且看起來整潔美觀,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人們提到四合院就會想到老北京,這就是文化符號帶來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地區知名度,促進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
建筑設計師在設計建筑物的時候,雖然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但不能空想,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物質資源進行建筑設計。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保證建筑物的干燥,通風。還要根據當地的物質資源選擇建筑材料,在山林地區建造土質建筑就不合理。苗族傳統建筑吊腳樓就是建筑設計因地制宜最成功的典范,苗族、壯族等民族生活的地區潮濕溫熱,地勢高低不齊,野獸橫行。
通過就地取材使用山林中的林木進行建造,依托山地或湖畔建立高高的吊腳樓,不僅干燥通風,還可以預防野獸的入侵,保護住宅不受侵擾。吊腳樓被譽為最好的生態建筑形式,因此,建筑設計師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因地制宜,這樣既可以凸顯地域文化,還可以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建筑設計師有時為了凸顯建筑風格,可以適當地對建筑材料進行創新。獨特的建筑材料構建出來的建筑物會展現出與周圍建筑物不一樣的風采,也可以使用地區特有的建筑材料進行設計,保持地區建筑風格展現的特色文化[4]。譬如在修建苗族吊腳樓的時候,可以使用當地獨有的木質材料進行建筑的構造,因為材料相同,所以新建筑物的色調以及建筑結構都與老建筑物保持一致,從而強化了地域文化在建筑風格中的體現程度。
建筑設計師在對建筑材料進行創新的時候,要考慮到新型建筑材料與傳統建筑材料之間的色彩搭配以及質感差別。建筑材料都有自己專屬的色彩,譬如青瓦和青磚都具有天然的顏色,而現代建筑材料最常用的紅磚則是人工制造的色彩。在使用傳統材料進行制造的時候,適當的采用新型現代建筑材料進行色彩搭配和質感調配可以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建造出富有特色的建筑物,不僅可以提升建筑物的藝術價值,還可以提高城市面貌的整體美感。
色彩搭配不必多說,通過建筑材料專有的色彩進行搭配建造出的建筑物,可以在直觀體驗上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增強人的第一印象。而質感則是建筑材料帶給人的感受,傳統的建筑材料質地粗糙堅實,讓人感到非常的親切。當代建筑設計師應該將新型建筑材料與傳統建筑材料相結合,建造出經濟實用且讓人賞心悅目的建筑物。
建筑設計師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要將地域文化在建筑風格中的體現放在第一位置,建筑設計師在設計建筑物的時候不能單純地停留在文化符號以及結構設計的表面層次,還要有更深層次的設計思想,將地域文化抽象化,立體化。這樣的建筑物才可以在帶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的同時,還經得住人們的推敲,引申出它的象征意義和精神內涵[5]。
譬如苗族、壯族等民族居住的吊腳樓式建筑,不僅凸顯了該地區少數民族獨特的風俗文化,也體現了當地居民與當地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的完美適應。苗族壯族等民族居住的地區多山多水,平原較少,而且野獸橫行。吊腳樓式懸空建筑非常適合當地居民的居住,苗族人民利用山林中非常常見的木質材料進行建造,依靠山勢或河畔修建主屋,再在主屋的基礎上懸空修建其他房屋。這樣修建出來的房屋不僅干燥通風,避免潮濕,高懸的房屋還可以減少野獸帶來的威脅。
吊腳樓式建筑就地取材,大大減少建筑材料運輸的費用,與當地氣候環境相匹配。獨特的建筑結構也非常具有美感,從其獨特的建筑結構中,可以看出苗族壯族等少數民族的建筑智慧,象征著苗族壯族人民不怕艱難,吃苦耐勞的頑強奮斗精神。由此可以看出,設計師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僅僅注重視覺效果是完全不夠的,還要在建筑物中注入抽象化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內涵,只有這樣,才能建造出如同藝術品一般的建筑物,提高城市面貌的整體美感,促進城市經濟的迅速發展。
城市的建筑物建筑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發展水平,優秀的建筑風格可以展現城市獨有的地域文化和精神內涵,促進城市經濟的迅速發展。想要設計出優秀的建筑風格,建筑設計師在進行建筑設計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文化符號的應用,因地制宜使用建筑材料,要注重建筑物的文化和精神象征意義。只有這樣,才能夠建造出傳承地域文化,展現城市精神風貌的地標性建筑,讓中華文化在建筑風格中永遠的保留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