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赤壁市實驗中學 孫丹鳳
湖北省赤壁市余家橋學校 石 凱
閱讀《發明與創新·中學生》2020年9月刊中《蠟燭熄滅方法多》一文后,我們深受啟發,于是組織我校科技創新興趣小組的學生們去實驗室進行驗證。
在實驗的過程中,有的同學發現,用玻璃容器倒扣燃著的高、矮兩支蠟燭時,不一定是高蠟燭先熄滅。
于是,我們對蠟燭熄滅實驗進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探究。
玻璃鐘罩、蠟燭、酒精燈、火柴。
(1)把高度相同的蠟燭和酒精燈放在實驗桌上,用火柴點燃蠟燭和酒精燈。
(2)用玻璃鐘罩罩住燃著的蠟燭和酒精燈。
過一會兒發現,蠟燭熄滅后,酒精燈還能繼續燃燒。
蠟燭熄滅后,氧氣并沒有消耗完,容器內還有氧氣。蠟燭為什么比酒精燈先熄滅?
我們指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到,蠟燭的著火點在190℃左右,酒精的著火點在80℃左右。隨著玻璃鐘罩內氧氣含量不斷降低,蠟燭火焰變得越來越小,當蠟燭燃燒釋放的熱量沒有達到其著火點的溫度時,蠟燭就熄滅了。酒精的著火點低,所以在蠟燭熄滅后酒精燈還能持續燃燒一段時間。
大小不同的玻璃鐘罩、燒杯,蠟燭若干,火柴。
(1)把高度不同的蠟燭放在實驗桌上,用火柴點燃蠟燭。
(2)分別用玻璃鐘罩、燒杯罩住燃燒著的、高度不同的蠟燭,觀察蠟燭熄滅的順序。
(3)移動蠟燭的位置,觀察蠟燭熄滅的順序。
(4)改變蠟燭的高度差,觀察蠟燭熄滅的順序。
用體積大的玻璃鐘罩進行實驗時,矮蠟燭先熄滅;用體積小的燒杯進行實驗時,高蠟燭先熄滅。改變兩支蠟燭的位置以及兩支蠟燭的高度差時,有時蠟燭同時熄滅。
(1)玻璃鐘罩內,高度不一的蠟燭熄滅的順序有三種情況:高的先熄,矮的先熄,同時熄滅。
(2)實驗中因為蠟燭燃燒產生的熱量(向上)與生成的二氧化碳(向下)相互作用形成熱氣流,導致蠟燭的熄滅順序會因蠟燭高度、位置的不同而改變。
玻璃鐘罩、蘸有石灰水和酚酞溶液的紅色濾紙若干,蠟燭若干,火柴。
(1)在玻璃鐘罩內部的上方和下方貼上相同的蘸有石灰水和酚酞溶液的紅色濾紙。
(2)用玻璃鐘罩罩住燃著的高、矮兩支蠟燭,觀察蠟燭熄滅和濾紙紅色消失的先后順序。
高蠟燭先熄滅,且上方濾紙的紅色先消失。
玻璃鐘罩內的高蠟燭先熄滅是因為容器上方的二氧化碳濃度高于下方的。
可采用多種不同形狀、不同容積的玻璃容器進行對比,對間隔、高度差不同的兩支蠟燭進行交叉實驗,把容器的容積、蠟燭間隔、高度差數據具體化,從而歸納出蠟燭熄滅順序的規律。為了使實驗數據更充分,還可以加入氧氣和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器,定量測出兩種氣體濃度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