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微時代”逐漸到來,“微博”“微信”“微電影”“微課”“微言大義”等新的形式,賦予了語文教學新的形式和發展內容。“微作文”是一種基于語文基礎,將一篇復雜的內容文字以簡單精練的方式表達出來的題型。一方面“微作文”的寫作可以提升學生的歸納整理能力,另一方面“微作文”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便于學生在寫作中提煉主要內容,融入自己的思考,同時能夠顯著提升學生寫作文能力和語文綜合素質。
關鍵詞:智慧閱讀平臺;微寫作;綜合素質
一、 引言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與教育的融合已逐漸成為一種趨勢。線上教育的發展延伸了語文發展的內容和素材,也增加了學生對語文素材的接觸面,線下教育在中國沿用了幾千年,有其不可取代的優勢,但仍有不可忽視的弊端。總的來說線上教育和微寫作的融合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學生素材積累不夠、抓不住重點、不知道如何選取閱讀素材、學生自律性和積極性不高等,這些問題使得微寫作流于形式,如何將線上教育與“微作文”相結合,促進小學語文的發展水平,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二、 實施基于智慧閱讀平臺“微寫作”的背景和意義
微寫作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能夠訓練學生的思維活動水平,同時也能顯著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小學生的寫作是從能寫出通順的句子,開始到300字的小作文、從600字作文再擴展到800字。學生在寫作文過程中要逐漸學會優化結構,運用修辭,學會審題、表明主旨。但實際上要讓小學生僅在小學階段寫出字數如此多的作文十分困難,絕大部分的小學作文仍然是記流水賬湊字數,這樣不僅無法達到寫作的要求,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和教師的負擔。
“微寫作”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它的主要特點是用簡短的語言,讓學生在凝練出文章主題的同時,融入自己的思考。這樣的寫作避免了小學作文無營養的輸出,也更符合小學生目前的身心發展水平,有利于幫助其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也能夠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使小學生養成歸納整理的良好習慣。為了利用智慧閱讀平臺打造一個高效、有趣且有利于小學生進行訓練的寫作平臺,文章從“微作文”在智慧閱讀平臺上的運用角度進行論述。
三、 基于智慧平臺教學微寫作的實現途徑
(一)“微選題”激發興趣,聯系生活實際
小學教師要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基本原則,寫作內容選材要科學合理,但最根本的是要提升小學階段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語文作為三大基礎性學科之一,在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占據了重要地位,在小學階段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除此以外,小學階段是提升小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小學生思維活躍,學習對待事物往往有不同的見解。教師要指導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但要想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要加強語文和現實生活的聯系,并將教材上的知識加以應用。
“語文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小學生總是能不經意地通過生活尋找語文寫作素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語文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現實生活出發尋找寫作的主題。例如,常見寫作主題“我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一類和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的主題。教師要指導學生抓住幾大關鍵點: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事情帶來的影響、為什么難忘等,除了語言精練以外,對于一些不可缺少的關鍵點應該盡量做到詳略得當。“微作文”雖然不用對一些無意義的內容進行過多描寫,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微作文”在進行事件類主題描寫時,文章的結構要更加清晰。因此教師一定要強調一些“順序詞”的應用,如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在智慧閱讀平臺上,教師可以將一些寫作技巧、寫作技法單獨作為一個模塊,以推文的形式發送出去,也可以根據題材放一些范文,這些范文最好不是“微作文”的形式,以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文章。文章下也可設置亮點區,讓學生對范文亮點進行點評,這樣可以在無形中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
(二)“微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于寫作文而言,這里的“米”就是學生所選取的材料。有內容可寫,且能把內容充分完整地表達出來,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大難點。小學階段學生對于外界事物接觸較少,自身經歷閱歷相對較少,在寫作時無法找到合適的內容。
積累素材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閱讀,并將適用于各種寫作場景的材料進行整理,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并摘抄記錄。選取適合小學生階段閱讀的書籍是重要一步,當然僅僅讓學生閱讀教師所指定書籍,學生自律性難以保障,且吸收程度也很難達到想要的效果。因此,教師可以聯動智慧閱讀平臺,輔助學生閱讀。
因此,閱讀首先要解決第一個問題是閱讀題材的選取。教師除了鼓勵學生對教材上的文章加以運用之外,也可以在智慧閱讀平臺布置不同題材閱讀素材,如科普類常用題材《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十萬個為什么?》《科學改變人類的一百個瞬間?》等,來滿足學生對世界萬事萬物的好奇心。另外,還有道德教育文學素養類《愛的教育》《我的大學》;經典名著類《西游記》《紅樓夢》;奇思妙想類《魯濱孫漂流記》,以及一些優秀的中國神話寓言類,趣味故事等。教師在智慧閱讀平臺上除了要將各類閱讀素材分門別類地呈現以外,還要做好批注,指導學生有目的性地積累素材。或者教師可以在智慧閱讀平臺上每周指定一本讀物,統一安排閱讀進度,讓學生簡單概括閱讀的收獲。
閱讀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是閱讀積極性。小學生精力旺盛、注意力難以集中、執行力差,教師可以采用閱讀激勵機制,以積分打卡或獎品的方式,激勵學生進行閱讀,在不同的閱讀書籍設置閱讀進度,便于學生更好的閱讀,鼓勵學生將自己所看書籍分享給其他同學,并提供分享理由,讓學生學會發現文章中的亮點,這樣也能提升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閱讀要解決的第三個問題是有效積累素材。素材的積累不能太過混亂,而是在大量的閱讀素材中有選擇性地積累,因此在閱讀的時候可以做上標識。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主對教材進行學習、歸納。教師也可以在智慧閱讀平臺上設置素材庫,鼓勵學生將自己整理好的素材上傳。
(三)“微練習”熟能生巧,交互式學習
練習是學生將所學到的東西綜合運用于寫作的重要步驟,是從理論到實際的重要跨越,這一步如果跨越的好,就能夠顯著增強學生“微寫作”的信心;如果跨越不好,很容易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影響,因此教師在這一步的引導極其重要,在練習上教師要抓住以下幾個重點。
第一,明確練習的目的和主體。第二,明確練習是否有相關的素材,讓學生有內容可寫。第三,明確練習所要達到的效果。第四,明確寫作并非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教師需要在輔助練習的過程中做好動態的評估,學生要在不斷試錯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寫作技巧。
四、 利用智慧閱讀平臺對學生進行微寫作訓練的有效策略
(一)評論式點評
評論式點評和“微作文”相同之處是二者都不需要過長的篇幅。一方面,評論式點評有助于學生捕捉熱點事件,在點評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有利于后續議論文題材的寫作。另一方面,評論式點評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水平和邏輯能力,也便于教師在智慧閱讀訓練平臺上進行投放,操作性強。例如,教學統編版語文教材《草船借箭》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教材中的不同人物做出點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主性。
(二)“微感悟”式創作
朋友圈、微博等在廣大群眾中是十分受歡迎的,它受歡迎的主要原因是能夠記錄自己的生活,同時也能緩解精神壓力。這些形式同樣可以綜合應用于智慧寫作訓練平臺,但不能完全照搬。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仿寫是創作的開始”,對于一些好的文章,教師要鼓勵學生適當借鑒,挑選出一些經典文章讓學生進行仿寫。在這個過程教師要強調仿寫不等于抄寫,要讓學生在模仿行文結構、句子特點的情況下,有自己的創新。
例如,曾有一篇十分經典的寫景文章《桂林山水甲天下》,整篇文章運用了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對比等方式,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寫景文章,教師要鼓勵學生采用相似的寫作手法,讓學生在仿寫中找到自己的風格,掌握寫作技法。
(三)“微訓練”精簡句子
要寫好“微作文”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讓句子既能概括文章主題,又能夠銜接上下文,既足夠精簡,又能傳神地表達出文章相應主題。在整個“微作文”的寫作中,句子占據核心地位。要使寫的句子符合“微作文”的要求,
要經過長期訓練。教師要重點加強學生對句子的把握能力,通過擴寫句子片段、刪除贅余成分、補充句子缺失成分、修飾句子的重點部分、改動句子使句子,銜接緊密、續寫句子,發揮學生想象力等多種手段,讓學生寫作句子的基本功達到一個較為理想的水平。
(四)“微點評”構建交互式平臺
點評是評估學生學習效果,了解學生學習進度的重要步驟,通過智慧閱讀平臺,教師和學生可以進行交互式溝通。教師在評點學生作文時,要客觀中肯,在批改作文時也要給出學生下一次寫作的努力方向,尤其是對于作文中亮點較多的,要給予表揚鼓勵,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一方面,教師在批改的過程中要做好旁批和備注,另一方面,智慧平臺的評價并不是一個單向的過程。除了教師評價外,教師還應該設置學生互評模塊,將學生所寫“微作文”以匿名的方式,隨機匹配給全班學生,每一份作文由兩名學生進行打分,分差相差不大的情況取平均分,分差相差過大,則自動提交至教師處,形成第三方評價。這樣不僅能有效減輕學生負擔,也能夠促進學生間的溝通與交流。
五、 結語
微寫作篇幅短小,但形式靈活,在內容上既避免了學生投機取巧以字數取勝的心理,也避免內容華而不實、文章毫無亮點情況的出現。簡單凝練的話語對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寫作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微寫作也是促進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動力。“微作文”借助智慧閱讀平臺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也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助于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吳炯芳.小學語文微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52):47-48.
[2]涂紅梅.借助微寫作,優化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以《水滸傳》名著閱讀教學為例[J].新課程導學,2021(13):41-42.
作者簡介:康洪萍,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逸景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