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江市瑞昌市夏畈鎮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今年9月初召開的瑞昌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和10月初召開的瑞昌“兩會”精神,緊緊圍繞瑞昌市委提出的“開放引領、綠色示范、工業強市、實干爭先”發展戰略,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奮力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努力把素有“青銅故里、剪紙之鄉”的夏畈鎮,建成經濟強鎮和生態文化旅游名鎮,在瑞昌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中作示范、勇爭先!
聚焦產業轉型升級 打造特色經濟強鎮
工業興則夏畈興,工業強則夏畈強。夏畈鎮牢固樹立發展第一要務、工業第一戰略、項目第一根本的理念,持續強化工業主導,再創夏畈鎮工業新輝煌。
抓產業挖潛力。充分發揮夏畈的工業基礎和資源優勢,搶抓開放機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富民強鎮。實施創新驅動,推動傳統優勢礦山企業轉型升級,大力支持江瑞冶金、龍瑞物華、蘇瑞礦業等企業實施技改、降本增效。堅持市場導向,重點圍繞石灰石精深加工利用,開發冶金熔劑、冶金輔料、高溫陶瓷等特種材料,提升石灰石資源價值鏈,服務好礦山運輸廊道建設,打造瑞昌重要的綠色建材生產基地。
抓招商注活力。發展靠項目,項目靠招商。該鎮認真落實瑞昌市“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三年行動。堅持以該市“3+N”產業為重點招商方向,聚焦電子信息、木業家居、新材料三大產業集群,持之以恒做好延鏈、補鏈、壯鏈文章。打好專業招商、以商招商、資本招商“組合拳”,聚力招大引強,著力引進一批投資大、科技水平高、市場前景廣的優質企業,提升產業聚集度和本地配套率,力爭每年引進簽約資金超億元企業1個、超千萬元企業3個。
抓服務添動力。樹牢“環境是金、服務至上”理念,緊扣營商環境這個“牛鼻子”,在增效率、降成本、優服務上持續發力。對已落戶的天啟新材料、吉恩重工、群恩五金、元盛工貿、邦盈水泥、曙光海纜、維客森智能家居等項目,實行“保姆式”服務,以優質服務扶持壯大重點企業,力爭到2025年,該鎮協調服務的企業年產值超10億元的2家、超億元的5家;稅收過億元的企業1家、過千萬元的4家;升為規模以上的企業10家。
聚焦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打造生態旅游名鎮
夏畈鎮緊緊圍繞打造生態文化旅游名鎮的目標,以青銅為魂,以剪紙為媒,深度開發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打造瑞昌生態旅游產業新標桿。
景區檔次有新提升。科學編制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用好非遺文化、民俗風情、生態風光等特色資源,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按照銅源剪影文化園和銅嶺古銅礦遺址一體打造的思路,進行規劃設計,形成銅源剪影文化園、銅嶺銅文化遺址博物館2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相互呼應的新格局,為創建瑞昌首個國家5A級旅游景區奠定基礎。強化剪紙藝術的傳承、保護和利用,全面支持剪紙產業發展,打造江西剪紙名鎮。
景區建設有新面貌。升級鎮域旅游環境,全力推進351國道沿線、武九鐵路沿線、南陽河沿線、通站路沿線,以及禁地畈等景區周邊村莊的環境整體提升工作,美化線路,提升品質。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新建一批停車場、旅游公廁、標識標牌等旅游配套設施;加快旅游公路建設,建成景區至官田湖四大家魚原種場魚文化館旅游公路,規劃設計沿南陽河旅游公路,積極向上爭取立項,努力構建全域旅游交通體系。推動景區科普示范基地建設,爭創江西十大科普小鎮。做活“旅游+”文章,促進融合發展。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確保效果”的思路,建成一批住宿餐飲、休閑體驗、購物娛樂、特色康養等服務業態。
生態保護有新品質。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創建江西生態鄉鎮。加強垃圾焚燒、秸稈焚燒巡查與管控,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源排查整治與農藥化肥減量行動,切實從污染源頭做好防控工作。嚴禁沿河污水排放,做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持續高位推進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和綠色礦山建設,支持江瑞創建國家級綠色礦山。堅持綜合施策、系統整治,扎實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文章,鞏固提升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工作實效。
聚焦鄉村全面振興 打造宜居宜業幸福家園
夏畈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全力做好“三篇”文章,即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現代農業、鄉村建設,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堅決落實脫貧攻堅“四個不摘”和“四個只增不減”要求,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持“試點先行、典型帶動”的思路,高標準推進銅嶺村、三眼村兩個鄉村振興重點村建設,堅持以秀珍菇基地為龍頭,繼續壯大村級股份制集體經濟,實現鄉村振興向整體推進、向全域拓展。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扎實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鎮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9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不少于1.75萬畝,確保糧食安全。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秀珍菇、水稻、大棚蔬菜等,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培育體驗農業、休閑農業、定制農業等新業態,創建一批省級田園綜合體和休閑農業精品園區。實施農產品加工提升行動,支持農業龍頭企業新建精深加工項目,擦亮“禾之原”品牌,讓“禾之原”品牌在九江有地位,在江西有名氣。
強力推進鄉村建設。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持續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和污水、黑臭水體治理,全力推進廁所革命,在全市勇爭先。縱深推進美麗宜居示范鄉鎮創建活動,積極探索“美麗宜居+活力鄉村”聯動建設新模式。全面提升集鎮面貌,沿集鎮外圍(即351國道沿線、南陽河沿線、通站路沿線)打造“兩橫一縱”亮麗風光帶,規劃建設集鎮農貿市場、公共停車場等一批公共服務設施,完善集鎮功能,把集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
聚焦民生保障“升級版” 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夏畈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真正把群眾“盼”的事變成政府“干”的事,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
社會服務有溫度。著力在改善服務、狠抓落實上下功夫。加大就業培訓力度和招工力度,努力讓更多閑置勞動力就業。嚴格落實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堅持動態管理機制,拓寬社會救助范圍。加強親情連線工作室管理,建立健全農村留守老人、兒童關愛服務制度。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大力推進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力爭參保率達100%,讓全民共享發展成果。
社會事業有高度。建立“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常態化制度,更新“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清單。建成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成13個村(居)幸福食堂,持續推進全鎮公辦學校、幼兒園免費午餐全覆蓋。完善公共衛生防疫服務體系,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繼續支持夏畈中心衛生院與瑞昌市人民醫院共建縣域醫療共同體,繼續支持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夏畈中心小學的剪紙非遺傳承基地建設,繼續支持14個村(居)級活動場所建設提升工程。
社會治理有深度。加強綜合執法隊伍建設,推動依法治理上水平。推進安全生產專項行動,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健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不斷提升防汛抗旱等防災減災救災水平。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主線,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強化鎮、村兩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來源:江西省鄉村振興局)
責任編輯: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