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強

最近一個話題引起了我的關注。侄子今年上小學四年級,每天寫作業到夜里十二點左右。嫂子每天都和侄子大戰一場,為了讓寫作業費盡了她全部的精力。然而侄子的學習成績卻沒有一點提高,甚至孩子學習成績越來越差。我就在想,家長把心操碎了,為什么孩子成績反而越來越差呢?
侄子不僅僅是成績上不去,而且出現了許多“副作用”。由于長時間做作業沒有時間出去活動鍛煉,體重直線上漲;長時間的不正確坐姿導致近視眼度數日益增大,小小年紀竟然戴上了眼鏡。我就在想,究竟是孩子笨還是我們家長的教育方法不對?無獨有偶,我女兒上小學了,我發現她正在走她哥哥的道路,寫作業“磨洋工”,半個小時能做完的作業硬是用了兩個小時,一給她輔導作業家里就會“雞飛狗跳”。我和孩子父親時常因為這個吵架,對孩子的教育觀成了我們家庭矛盾的主要導火索。于是我就反思,是不是我們的教育方式起到了反作用。
我想不管孩子的學習好壞,家長首先應該給孩子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環境,不要讓孩子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多給孩子鼓勵和贊美,來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更多的是要讓孩子懂得學習的意義和做人的道理,讓孩子對生活充滿熱愛和信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育孩子是我們現在遇到的最大的課題,未來改變家長的觀點是對孩子教育最重要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