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太空公司Relativity Space表示,其公司研發的3D打印火箭人族1號將于2022年初發射。并且, 第二次發射計劃在2022年6月進行。
按該公司原計劃,第一次火箭發射的時間定于今年冬天,從時間上看,計劃推遲了兩個月。Relativity Space稱,“我們可以在短短兩個月(60天)內制造出火箭,并試圖減少零件數量,提高可靠性。”

據公開資料,Relativity Space正在建造首個自主火箭工廠并為衛星發射提供服務。“我們正在顛覆60年的航空航天事業,3D打印火箭可實現在幾天內建造和飛行,而不是幾年。”
與傳統的火箭制造技術相比,這或許是在太空中建設人類的未來。使用3D打印火箭零件將減少100倍,其生產時間可節省10倍,并且沒有固定工具。
之所以能實現火箭的制造是將3D打印、人工智能和自主機器人技術融合,RelativitySpace打印的火箭結構和引擎,可明顯地減少接觸點和交貨時間、簡化供應鏈,并提高整體系統可靠性。
據公開消息,2022年1月,RelativitySpace總部將設備制造廠搬遷至加利福尼亞長灘。Relativity Space的首席執行官蒂姆·埃利斯告訴媒體,“那里是前波音C-17飛機的制造廠,占地超過100萬平方英尺。”

他補充說道,“工廠中間根本沒有柱子,就像一個自由支撐的天花板。它可以舉起重物的巨型橋式起重機,所以它已經配備了很多部件,使其成為一個非常棒的航空航天工廠。”
新總部將容納2000多名員工、一個金屬實驗室、一個機械車間、數十個公司的3D打印機托架和一個任務控制中心。
目前,Relativity Space的洛杉磯工廠包括四棟建筑,擁有2萬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和生產設施,負責設計、工程和生產人族1號運載火箭和3D打印機。
此前,Relativity Space獲得了一份為期20年的獨家使用協議,用于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斯坦尼斯航天中心建造22萬平方英尺的廠房,加快人族1號運載火箭的開發。
Relativity Space這項3D打印火箭的技術很快受到了投資者的關注,在今年6月,RelativitySpace完成了6.5億美元的E輪融資后,其估值已飆升至42億美元。
除了人族1號,該公司還開發了另一種重型火箭,稱為“人族R”,并且可以完全重復使用 。
包括其發動機相關的有效載荷整流罩,并且能以可重復使用的配置向低地球軌道(LEO) 發射超過2萬公斤重量荷載。RelativitySpace稱,“人族R將從2024年開始,從航空海岸卡納維拉爾角發射。”
Relativity Space開發的人族1號和人族R有所不同。人族1號是一次性使用的運載工具,可與ABL Space或Firef ly Aerospace等公司的中型火箭競爭;而人族R則可與SpaceX的獵鷹9競爭。

“歸根結底,發射到軌道是業務的全部內容。當然,這些都是實現目標的重要信號和動力,但僅靠基礎設施并不能獲勝,但它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因素。”埃利斯說。
除了打印火箭,埃利斯還提到了3D打印的其他可能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肯定能不斷升級和重新配置這個未來的工廠,以便能建造我們接下來要進入的航空航天領域的其他東西。”
人族R具有空氣動力學特性、算法生成和優化的結構。Relativity Space的專有3D打印工藝由軟件和數據驅動的制造,專有的3D打印材料以及傳統制造無法實現的獨特設計幾何形狀,從而推動了行業復合進步和迭代的更快速度。

人族R為商業和政府客戶提供經濟實惠的LEO及其他空間訪問。人族R旨在為地球、月球和火星之間提供太空貨輪“服務”。
據報道, 人族1號的發射成本估計為1200萬美元,旨在將1250公斤荷載運載到近地軌道;而人族R的定價尚未公布。 ( 綜合整理報道)(編輯/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