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明 孫傳偉
摘要:目的:研究處于恢復期精神分裂癥的病人,給予人文式的關懷護理可否起到臨床上效果。方法:對我院2019年 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20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等分為2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60人):常規護理;觀察組(60人):人文關懷護理。從入院開始,每隔三個月統計兩組患者的精神病量表(SRPS)以及社會功能缺陷量表(SDSS)。結果:與對照組的常規護理病人相比,觀察組的人文關懷護理病人其精神病測定和社會功能缺陷測定結果均有顯著的提高,其兩組數據的比較結果也符合統計學理論。(P<0.05)。結論:人文關懷護理可以緩解恢復期精神分裂癥病人的各項指標癥狀,讓他們可以正確認識到自己的情感的同時提高社會生活的能力,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關鍵詞:心理障礙;人文關懷護理;精神分裂癥;社會能力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3-01
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即便是在醫學技術發達的現代社會,精神分裂癥仍然是無法痊愈的高復發率疾病。尤其當其臨床特征消失,進入到恢復期后,往往更容易被忽視,這也是導致該病在此時期高復發率的關鍵所在,由此,對待病人的長期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患者減輕痛苦,加快康復,降低對社會的危害[1]。此次研究選取了120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護理研究,其對應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來我院治療精神分裂癥的120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選取標準:臨床診斷均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關于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病程均大于6個月;無嚴重基礎性疾病或器質性疾病;無其他精神性疾病或精神藥物依賴性疾病[2]。將患者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60例,其中男性34人,女性26人,年齡均分布在32~58歲之間,平均年齡(42.56±3.22)歲。對照組60人,其中男性31人,女性29人,年齡均分布在35~59歲之間,平均年齡(42.76±2.98)歲,兩組數據經統計學分析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人文關懷,具體方法如下:
1.2.1 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 首先居住房間的墻體顏色可以選擇能夠使患者精神放松的冷色調,如綠色或者藍色。然后定期更換患者一日三餐菜式,滿足不同患者的不同口味,同時還可以提供更多的選擇,比如水果、甜品之類的。最后除了提供患者生活的必需品外,還可以提供一些供患者精神放松的設備,比如電視機或者運動器材等。
1.2.2 保證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 每天開展一次40min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患者往健康積極的方向審閱自身,鼓勵病人之間相互認識、相互交流并可以共同參與社交活動,社交活動的形式可以有集體看電影、廚藝比賽、唱歌跳舞技能表演等,訓練患者的語言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判斷是非能力,提高患者的社交技能
1.2.3 情感關懷 每周提供三次親屬探望的機會,讓患者能夠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同時可以對自己的生活情況進行訴說。在健康狀況允許的條件下,還可以讓患者到院外呼吸新鮮空氣,感受大自然的溫度,不僅可以減少其精神壓力,還能夠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
1.4護理觀察指標?為期1年的觀察時間結束后,由相同的護理者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和社會功能缺陷量表(SDSS)的評估。BPRS一共l8項,單項評分1-7分,每一項打分越低說明患者康復的情況越好。SDSS評分為0~80分,超過50分表示患者熱鞥仍然具有輕度的焦慮,分數越低患者康復的越好。
1.5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8.0進行分析,計量方式采用t檢驗,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方式采用卡方檢驗,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前BPRS和SDSS評分均無明顯差異,P> 0.05;護理后,觀察組BPRS和SDS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下表1、2:
3討論
人文關懷式護理,顧名思義即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理念”的護理[3],對不同需求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模式。從各方面來滿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需求,使患者能夠盡快恢復心理健康和社會能力。在本次研究的護理過程中,主要通過特定的生活環境、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躍的活動組織、充足的情感關懷等方面來進行護理。本次護理后人文關懷護理組的BPRS和SDSS評分均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兩組數據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本次研究充分表明,人文關懷式護理應用于正在恢復期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是有效果的。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式護理是可以改善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自我認知情況以及社交能力的,但是還不能夠完全消除患者的病征,患者還是會產生焦慮、限制自己的思維、不愿意積極的參加社會活動等,同時這給廣大醫護工作者也提供了思路,可以在將人文關懷式護理應用到臨床上的同時再進行繼續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范翠儀. 人文關懷運用于恢復期精神分裂癥護理中的價值分析[J]. 家有孕寶,2021,3(3):229.
[2]]彭偉容,何汝冰,劉艷萍等.人文關懷在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04):29-30.
[3] 李亞平. 人性化護理管理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研究[J]. 繼續醫學教育,2017,31(6):110-111.